「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孩子再善良,也要讓他做事狠一點

2021-02-25     爆炸母嬰課堂

原標題:「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孩子再善良,也要讓他做事狠一點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孩子再善良,也要讓他做事狠一點

在中華傳統美德中,講究的是「百行善為先」,佛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可真到社會中,遇到各種不道德的人,也有一種俗語說的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要想生存必須懂得叢林法則,即優勝劣汰、弱肉強食、過度軟弱只會被人欺負。

孩子的過度軟弱,更易被人欺負:‍

閨蜜為人忠厚老實,小時候經常被幾個校園惡霸叫成「跑腿妹」,後認識我們這幾個朋友才變得硬氣,出校園後還結識了外向的男朋友,不久便結婚生子。

前幾天,同學聚會閨蜜提到,自己家的孩子剛上幼兒園也經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原來是閨蜜的孩子過於善良老實聽話,融入不到新集體,每次都被同班的小男孩捏臉蛋卻什麼都不說,閨蜜還是接孩子放學時,看到寶寶的臉青一大塊覺得不對勁,追問她才知道原因。

於是向寶寶的班主任反應,警告小男孩告知家長後,這件事才得以結束。

所以,父母教導孩子過於善良未必是件好事。趁孩子還小, 父母要教他學會這「2狠」,長大後才不會被人欺負。

父母要教孩子哪「2狠」?‍‍

第1狠: 忍讓有度

在多個孩子玩耍嬉鬧中,很容易出現這樣的場景:

玩著玩著就看到孩子們爭搶玩具,有的孩子比較「虎」,在不合自己心意後,上來就打對方小朋友一巴掌。任多想息事寧人的父母,看到自家孩子受委屈後,也會燃起心中的怒火。

雖然都說在孩子被打後,打回去是不對的,但父母也不要讓孩子過度忍讓。明明不是他的錯卻要讓他承擔,一次兩次甚至多次後,孩子更容易變得軟弱可欺。

反之,教孩子適度反擊,如再遇到別人打自己時,大聲告訴對方:「 如果你再打我,我可就打回去了!」父母為了提高孩子的膽量以及自信心,還不妨在家中進行模擬演習哦。

第2狠:學會拒絕

很多家長在育兒過程中,都會重點突出「分享」,「樂於奉獻」。並且,有些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後,每天都在孩子小書包中提前準備很多玩具和小零食,遇到其他小朋友一起吃一起玩。

然而有些時候拒絕也是一門必修課,雖然這件事做起來不容易,但為了避免給孩子造成更多的心理負擔。當他遇到讓自己不舒服的行為時,就應該學會拒絕,特別是拒絕不認識的陌生人,以防被拐騙。

當陌生人以孩子喜歡吃的零食、糖果、蛋糕誘惑時,家長要教孩子,語氣柔和地道謝後拒絕,如「 謝謝叔叔/阿姨,我剛才吃過了或者是我已經吃飽了。」

有壞心思的人看到小朋友不上鉤,那麼也就無計可施了。所以,教孩子學會拒絕,利用語言的魅力,他會終身受益。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你是如何教孩子拒絕別人和忍讓有度的?不妨在下方留言分享給其他寶媽哦~

收藏

舉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f5q3HcBMMueE88vXG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