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浙江省舉行第四十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建武,呼吸科專家、浙大一院呼吸內科副主任沈毅弘,開化縣縣長魯霞光介紹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3月29日,我省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截至3月29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218例。3月29日,我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截至3月29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7例,累計出院病例9例,現有重症病例1例。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6521人,尚有2827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3月26日,我省報告1例境外輸入關聯本地確診病例,給我們進一步敲響了警鐘,提醒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尤其是國際疫情大流行呈加速趨勢,更要全面防範輸入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風險,各方面防控工作一絲一刻都不能放鬆。
目前,該患者正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對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已全部採取集中隔離措施。我們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全面貫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進一步守牢防線、打好硬仗,狠抓精密智控體系建設,切實鞏固和發展全省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勢頭。
發布會對全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情況作了簡要通報——
一、完善境外疫情輸入精準防控、閉環管控。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全面加強境外人員入境和防疫管理。目前,全國各口岸已同步執行暫停外國人入境、由第一入境點所在省份對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等措施,形成了多管齊下的舉國防控強大合力。我省快速適應新形勢新要求,調整完善境外疫情輸入聯防聯控機制,確保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鏈條」精準防控、閉環管控。
——「全員」是指管控對象從原先面向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的入境人員轉為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入境人員。我省堅持我國公民和外籍人員、海外僑胞和留學旅居人員、直接來浙和經中轉來浙人員一視同仁,嚴格做好隔離管控和檢測診療工作。
——「全方位」是指紮緊扎密「一碼一庫一平台一指數」精密智控網,特別是依託「大數據+網格化」,切實加強境外返鄉人員信息摸排,硬化實化入境信息預申報機制,健全聯繫人清單制度,對入境來浙人員信息做到「預先知、登機知、落地知」。
——「全鏈條」是指嚴把申報、入境、轉運、隔離、社區管控和醫療救治「六道關」,實現入境來浙人員從「大門」到「小門」無縫對接。加強與省內外航空、港口、陸路各入境口岸協調銜接,建立入境來浙全程「點對點」轉運機制,不讓「潛在的風險源」成為「移動的傳染源」。
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是當前疫情防控的突出隱患,也為社會公眾高度關注。我省對所有無症狀感染者嚴格按照確診病例的管控要求執行。一經發現,立即收入定點醫院進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須經兩次連續標本核酸檢測陰性,且採樣間隔時間大於24小時。在定點醫院解除隔離後,參照確診病例康復期管理要求,轉至集中隔離點繼續觀察14天。
為最大限度防範風險,我省對所有入境來浙人員在開始和解除集中隔離時均開展實驗室檢測,全面排查無症狀感染者。一經發現,隨即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鎖定可能的密切接觸者並落實隔離措施,確保第一時間切斷傳染途徑。
在我省疫情防控體系中,健康碼起著重要的支柱作用。作為精準識別風險的有效手段,健康碼在防控境外疫情輸入這場阻擊戰中,必須更充分地加以運用。
3月26日,我省下發第3號「疫情防控責任令」,要求各地切實守牢社區商區廠區等「小門」防線,嚴格執行公共場所、公共運輸工具等「亮碼准入」,並對入境人員全面推行健康碼國際版。截至今天12時,全省累計發放健康碼8107.5萬張,其中國際版6.5萬張。我省還率先完成與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對接,上線健康碼跨省互認功能,通過在後台共享信息,對各地來浙人員自動生成浙江健康碼,為暢通人流、物流、商流提供保障。
在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的同時,我省切實加強對浙籍僑胞、留學生的關心關愛。通過組織防疫物資、派駐醫療專家組、開通網上醫院等多種方式,為海外遊子提供來自家鄉的應急救援,傳遞守望相助的各種關切。為便於確需回國的僑胞和留學生出行,開通從義大利米蘭至溫州臨時航班,優先考慮老、弱、孕等人員返浙返鄉。浙江海外僑胞抗疫關愛基金已經設立,先期將重點救助浙籍人員較為集中的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等10個國家僑胞和留學生群體。
二、落實和深化穩企業穩經濟各項政策措施。
風險挑戰期也是發展窗口期。對我省來說,越是在經受疫情衝擊的困難時候,越要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為本的鮮明導向,千方百計支持企業過好產能恢復、近期經營、市場開拓、轉型升級「四關」,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追回來、造成的損失搶回來。
針對廣大企業產業鏈修復、資金鍊對接等「堵點」,尤其是小微企業和相關服務業因「停擺」所面臨的現實困難,我省全面實施「1+X」惠企政策,重點抓好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30條、「五減」共克時艱18條、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18條等措施落地。堅持休養生息,以縣(市、區)為單位,以政府減支推動企業減租、銀行減息,通過政銀企聯動,確保全年為企業降本減負3000億元以上。同時,加大穩外貿工作力度,加強投資對經濟的牽引作用。
由於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日益具有戰略性意義。省政府制定提振消費的實施意見,統籌謀劃「六項行動」。要積極打造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構建一批「夜經濟」試點城市,培育500家「老字號」企業,唱響「浙里來消費」金字招牌。加快生活服務業數字化,鼓勵「雲逛街」,促進「宅消費」,創新「安心送」「社區集採集送」等無接觸式消費模式。在當前提振消費,關鍵在於扭轉因疫情所造成的生活慣性。許多城市為此推出消費券、旅遊券等措施,引導大家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讓經濟「微循環」重新暢通,推動城鄉居民生活回歸常態。
會上,幾位負責人還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自發布疫情防控2號責任令46天之後,浙江省又發布了疫情防控3號責任令,引起了廣泛關注。請問在三級響應的情況下,出台這個責任令,主要是基於哪些考量?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疫情防控以來,我省至今才發了3個責任令,應該說都是點穴式針對特定問題。雖然問題的切口看似不大,都對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起關鍵性作用,甚至具有風向標意義。
當前,防境外疫情輸入是我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對各方面風險因素必須充分估量,保持高度警惕。3號責任令強調,對來自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入境人員,一律採取14天集中隔離健康觀察。隨著國家新近出台相關政策,這一做法將在全國按照首站負責制的原則加以實施。所以,集中隔離對任何入境人員一視同仁,我省各地必須不折不扣執行到位。
應該看到,隨著三級響應的實施,各地都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秩序的全面恢復,但這項工作需穩中求進。作為我省精密智控機制的基礎工具,健康碼具有精準識別風險的功能,必須進一步充分運用。我們不能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綠碼了,就覺得掃不掃碼一個樣,甚至簡單地取消了。在輸入性疫情面前,不能有半點僥倖,不能亡羊補牢。要繼續切實管好各類「小門」,健康碼就是管「小門」的利器。
當然,隨著公共場所的開放開業,客觀上需要恢復人氣。與三級響應相配套,有關措施應當疊代。比如,不一定都要測體溫,有的社區路障也不一定要保留。
防止過度管控,是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的鮮明態度。回想2月上旬出台2號責任令,就是為制止管控層層加碼給群眾生活帶來不便。但在今天,疫情警報還沒有解除,像健康碼這樣一種運用大數據進行柔性管理、隱性管理的機制,必須繼續用到位。從另一個角度講,公共場所管得規範一些,大家更會放心前往,才會切實形成有健康保障的恢復人氣。
近日,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取消全省統一的公共場所開放開業負面清單,那麼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非遺館、劇場、音樂廳等公共場所何時開放?開放後又將如何做好防疫?
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建武:自從我省防控調整到三級響應以來,我廳及時出台文件指導各地場館恢復開放。截至3月26日,全省共有76家圖書館,63家文化館、158家博物館,還有溫州、紹興等地的非遺館已恢復開放。不過,根據上級要求,演出場所、歌舞娛樂場所、上網服務場所等人員聚集的文化場所暫不營業,個別地方已經營業的地方也立即暫停營業,具體復業時間將另行通知,請大家再耐心等待下。
雖然演出場所還未復業,但是我們的文藝院團堅持停工不停功、停演不停練,積極醞釀「上好戲」,組織文藝創作、文藝排演,謳歌抗擊疫情感人事跡。據統計,全省共創作完成了347個文藝作品、上千件美術作品,凝聚了人民群眾強大的精神力量。
對於已恢復開放博物館、圖書館等各類場館,我們嚴格按照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的要求,著力做好疫情防控、人員限流和信息登記工作。對擬開放的區域和服務項目,合理安排參觀線路和時間,實行觀眾錯時、分散式參觀。切實加強公共衛生管理,對公共空間定期進行環境保潔和消毒處理。為控制人流,恢復開放的公共文化場所全部採取預約進場方式進入,希望大家理解並能合理安排時間預約進入。
來源:浙江法制報(首席記者 王索妮 見習記者 胡宗昊 記者 許金妮)
浙江法制報 公眾號
微信號 : zjfzb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XVGLXEBrZ4kL1ViRx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