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遠門家裡植物怎麼澆水?用這4個妙招,讓它自己「喝水」

2019-11-01   健康園藝

對於很多花友來說,都有過出門一趟旅遊幾天回來後發現家中植物蔫了、枯了甚至死了的經歷,當時總是十分心痛。而這些問題的來源就是植物缺水。所以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出遠門時該怎麼讓植物「自己喝水」,回來後依然富有生機甚至長得更好!

首先我們得分清哪些植物需要喝水,哪些可以不需要管。對於需水量不大而又比較耐旱的植物,比如仙人掌、多肉,可以在臨行前澆一次透水,放在陰涼通風處,一周後回來不會有任何問題。

但對於每隔兩三天需要澆水甚至每日都得澆水的植物,就需要讓它們自己喝水才行。

下面是幾種讓植物自己喝水的方法:

一、塑料瓶供水

1、首先給土壤澆一次水,保持土壤的濕潤。只有土壤是濕潤的,瓶子裡的水才不會很快的被乾燥的土壤吸收光。

2、用剪刀把塑料瓶剪掉一半,留下有瓶蓋的那半截,然後用針在瓶蓋上戳幾個小洞,洞儘量小一點 ,不能過大,否則漏水過快會使土壤過濕。

3、你需要將瓶子倒插入花盆的土壤裡面,之後灌滿水。因為孔很小,所以後面幾天水就可以慢慢流出以維持土壤的濕潤,大家還可以根據植物所需的水量,選擇不同大小的瓶子,出門的幾天就不怕植物缺水啦!

二、酒瓶供水

1、給土壤澆一次水,保持土壤的濕潤。

2、選一個開口長而窄的瓶子,紅酒瓶或者大點的調料瓶都可以,一般裝滿水能夠為0.4到0.6平方米的土壤供水三天。土壤面積沒這麼大的也可以用可樂或者啤酒瓶。

3、給瓶子裝滿水,然後用拇指堵住瓶口將瓶子倒插入土壤中,固定好,不晃來晃去的就行。瓶頸至少需要埋入土裡2/3。為了避免瓶口被堵住,可以在瓶口遮一塊紗網

三、棉線澆水

1、給土壤澆一次水,保持土壤的濕潤,然後在植物旁邊放一個水瓶,大小可以根據植物需要的水量以及你出門的時間來決定。

2、剪一條長的棉線或者尼龍線,鞋帶也是可以的,然後將它一頭放進水瓶的底部,另一頭插入植物根部的位置,約土壤下7cm深。容器夠大的話還可以給多個植物一起澆水呢!

3、往水瓶里注滿水,要是植物此時正旺盛生長的話還可以加點液肥在水裡。水瓶儘量不放在太陽直射的地方避免蒸發太快,但若是植物需要放在有陽光的地方,可以將瓶口貼住來減緩水分蒸發,但是注意別貼住棉線了。

而且瓶口一定要高過植物的根部,才能保證線里的水能從高處往低處流,水瓶低的話可以墊點東西增高。

四、浸盆法補水

這個方法適用於耐濕的植物,不適合耐旱或者陽性植物。

1、先將盆栽植物放在3~5cm深的水裡,放置10分鐘以上,由於毛細作用土壤能夠從吸水孔慢慢吸水,直到土壤完全濕潤後再拿出來。

2、拿出來之後,放到適當遮陰通風處,準備一個水槽,外賣盒都可以。3、在裡面裝上鵝卵石,加水後讓水位低於鵝卵石,之後將盆栽放在鵝卵石上,這樣就可以持續保持土壤微潤,而不會讓盆土積水。

網上也有很多可以自動澆水的滲水器或滴水器,或者自動澆水裝置,大家有條件的也可以選擇哦!這些自製方法都是很簡單的,大家趕緊試試吧。只要植物在家活的好好的,咱們出門就能徹底嗨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