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要淘汰的不是35歲的人,而是…

2019-11-15     鏈鏈招聘

35歲,一個尷尬的年齡。

對於職場人來講,超過35歲,除了要面對房子、孩子教育、父母養老等問題外,更恐懼的是「不再年輕」。

是的,職場正在清理35歲的人,因為35歲以後意味著,簡歷可能會收到「年齡不符」的拒信,哪怕你在名企,也有被隨時清理的風險。

綜上便是網上所流傳的「35歲危機」。

這種危機已經造成一些超過35歲的從業者,開始擔心自己被裁員、被失業。但仔細想想,難道只有超過35歲的職場人有著極大的就業壓力嗎?其實論道就業壓力,現在的應屆畢業生壓力也不小,初入職場就面臨著「淘汰」;看似已經穩如泰山的職場老手,也可能面對被「淘汰」的命運...IBM40歲+的高管同樣也會面臨失業的風險。

換句話說,人人都會有焦慮,人人都會面臨著被淘汰。

任正非曾說過:「30多歲,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所以,與其擔心被裁,不如提高抗風險能力,正確對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正道。

低質量的勤奮正在毀滅你

上學的時候,肯定有不少的學生上課下課都在學習,天不亮就去教室學習,但最後考試卻排名靠後…但相反,也有些學生上課鈴響了,他才走進教室,平時也沒見他多忙,成績卻靠前,所以說這是一件讓身體非常遭罪的事。成績差而又有上進心的人為了成績能夠趕上去,晚上又挑燈夜戰,頭髮掉了不少,但之後的結果往往仍然不好。

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除去智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習的思維不對,沒有時間讓自己停下來進行思考,思考「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思考「應該掌握哪些重點」;思考「應該在哪些地方仔細鑽研」等等。

同樣,到了工作之後,要明確自己做這項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對公司來說能創造哪些利益?對自己來講能鍛鍊到哪些能力?

不走心的努力,都是看起來很努力。

如果你初入職場,不要再為「低質量勤奮」痛苦拉鋸,人生更應該是分清輕重緩急,有規劃和思考,從容不迫地撒網捕魚。

思維固化會使你止步不前

那些厲害的人身上都有一個共有的特質:「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是指一個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提升的。

對挑戰的態度:他們認為挑戰可以幫助人們學習和成長,挑戰失敗不意味著「我是個蠢蛋」,而是「我還有成長的空間」,而且挑戰越大,發揮的潛能越大;

對努力的態度:堅信努力是取得進步的必經之路 ;

對能力的態度:他們認為沒有經過長期的訓練和努力,能力(尤其是未來將會發展的能力)不可能被測試;

對缺點的態度:挑戰和失敗可以暴露出自己的不足,而彌補這些不足就是下一個努力的目標;

對反饋信息的態度:他們對能夠增強自身能力的反饋信息更關注;

對意見的態度:歡迎批評性意見,盡力改進自己的行為 ;

對別人的成功的態度:注意從他人的成功中尋找經驗、獲得激勵。

與成長型思維相反的思維是「固化型思維」。固化型思維認為:事情就這樣了,自己再怎麼努力也就是這樣子,沒有前進的空間,俗稱「認命」!

保持持續學習的能力

在職場中,切記不要過度依賴自己的經驗,要保持持續學習的能力。

諾基亞總裁,在最後一次全球新聞發布會上,不無悲傷地說:「我們什麼都沒有做錯,可我們倒閉了」。諾基亞確實什麼都沒做錯,除了面對蘋果作業系統的崛起,抱有極度的不屑、傲慢和偏見以外。

馬雲曾說:「任何一次機遇的到來,都必然要經歷四個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最後是來不及」。只有持續學習,擁抱未知,一直成長,才能讓我們避免死在「來不及」的路上。要相信,我們學過的每樣東西,總會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派上用場,總會在一生中某個時刻救我們一命。

今後在職場,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更加巨大,隨著AI 技術的完善和普及,將來會有8億人即將失業。按全球人口數量來算,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會失業,這個數據真的太龐大了。我們怎麼保證自己不是那1/8?只有保持持續的學習,打造自己的稀缺性和不可代替性,我們才能確保不被任何事物所淘汰。機器人再厲害,它也不會擁有人類的價值觀、想像力、創造精神,以及團隊精神。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機器人將來不可取代的那一部分。在這個領域,你越出色,就越稀缺。你越專業,就越值錢,也越能抵抗風險。

所以,從現在開始,無論你處於什麼年齡段,請收起焦慮和浮躁,踏踏實實,腳踏實地。有些人在職場熟悉了自己的業務流程後,便覺得工作就是那樣了,沒有新鮮感了,看著跳槽機會眼饞了,怕今後沒有發展進步了,便想跳到別的公司獲得更好的發展。其實去了別的公司之後,他才會發現:要想取得進步永遠需要靠自己,自己不進步,不努力,沒有人主動去幫你進步。

所以,職場不會淘汰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人,更不會淘汰持續學習的人,公司請你來是解決問題的,只要你能解決問題,你就不會被淘汰。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目標、正確看待工作中的不順利,樹立積極向上的思維方式,腳踏實地去做事,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7RAc24BMH2_cNUgC1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