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中國ToB元年來臨之後,中國的SaaS浪潮一浪接一浪,源源不斷的企業併入這個賽道。很多SaaS從業者都希望能夠複製歐美SaaS市場的成功,締造出本土的Salesforce、Workday……
但實際情況是,如今中國大多數的SaaS企業都受困於增長難題,雖然我們一直認為ToB行業的客戶黏性很高,但據《2019年中國SaaS產業研究報告》顯示:
35.3%的企業用戶棄用SaaS是因為效率和管理問題;
29.4%是由於SaaS廠商的持續服務能力得不到保證;
23.5%是SaaS廠商的定製化能力欠缺;
23.5%是因為實際導入的SaaS服務實用性不強。
由以上數據可見,企業用戶放棄SaaS的原因幾乎都是SaaS沒能滿足客戶需求。但是跟進用戶需求,並不意味著SaaS廠商為了業績增長而盲目地增添產品線,這雖然會讓SaaS廠商可賣的產品更多,但也會陷入核心業務不聚焦,投入產出比不佳等問題。
SaaS廠商始終要知道,自己產品的核心是什麼?客戶提出的需求到底是個人需求,還是這個行業普遍存在但尚未解決的需求。
不得不說,中國的SaaS產品在開發中遇到的困難是與消費級應用完全不同的,從產品設計到運營再到銷售,遇到的每一個困難都完全不同,但復盤之後會發現遇到的這些坎坷可能並不是特例。
對於如何打造出成功的中國SaaS產品,目前雖沒有放任四海而皆準的辦法,但本文卻可從更普適的角度來分析打造中國SaaS產品成功的幾個步驟。
打造中國成功SaaS產品四個步驟
1.產業上下游互聯互通
如果企業信息化只限於內部管理,SaaS產品不能把企業內部管理與業務端進行上下游連通的話,這樣的SaaS產品除了IT價值之外完全沒有業務價值。
好的SaaS產品一定是在先有客戶和訂單的前提下,再連接上產業上下游的企業和政府公共部門,比如工商、稅務、海關、社保、銀行等等。
而且,必須要有資金在線上流動,如果只有訂單記錄、會計記錄這些數據,在線上系統內無法推進到資金支付等功能的話,這樣的SaaS就無法稱之為成功。
2.建造業務中台
以往企業信息化只服務於企業內部管理,但現在SaaS都是面向於開展業務或營銷層面的。
但中國的市場營銷與銷售環境變化是非常快的,今天流行社交電商,明天就變成了直播帶貨,後天……企業與其追著環境做很多碎片化的應用場景,還不如踏踏實實打造一個中台。
許多SaaS大廠商目前都在建設PaaS平台、輕代碼開發平台,但事實上打造一個業務中台才是值得投入的。
所謂業務中台並不負責具體業務的實現,將業務與業務邏輯進行隔離,通過制定標準和規範,清楚地描述自己有哪些服務、數據和功能,以減少溝通成本,提升協作效率,讓任何一條業務線都具備整個公司的核心能力,向各業務方提供能夠快速,低成本創新的能力。
這個業務中台應包含一個開放平台,以及企業支付、電子發票、電子合同、自動記帳、自動結帳、自動報表、自動對帳、自動報稅等功能。事實上任何業務應用,都離不開這條主線。
3.開放平台
對於開放平台,需要有三個核心。
第一個是協同辦公平台,這是應用基礎。把企業的審批工作引擎做好,將工作消息、工作流集成統一。還必須有一個應用商城的功能,便於客戶在上面購買各種碎片化場景應用。此外,協同辦公還需要一個Open ID功能,做到統一用戶登錄集成。
第二個是具備Open API開放平台,把平台的核心功能應用開放出統一的接口標準,數據標準和網絡通信標準,以便於其他人能基於API做業務集成。在這個基礎上,在配合小程序UI組件、應用中台、輕代碼開發和集成平台。
第三個是統一的主數據管理平台,來實現數據集成。
4.搭載金融科技服務
這裡提到的金融科技服務指的是企業在線支付、銀企直聯、實時信用評估、反欺詐、實時過程風控。
因為給企業提供商業服務離不開:客戶、錢、訂單。所以SaaS平台必須包含金融科技服務,應該說這一條屬於中國特色。
寫在最後_
中國的SaaS產品想要成功,必須依照這四個步驟依次進行,而且得一步一步來,而不是把過去企業內部管理軟體,用新技術重寫一遍。
在SaaS的創業路上,無論是哪家公司都會遇到荊棘密布,那些正在遇到的困難和已經被解決了的困難,可能也是其他SaaS從業者將要遇見或者已經掉進的坑,無論怎樣都希望能從本文中得到啟發。
未來十年,一定是產業網際網路逐漸走向成熟的十年,其節奏可能沒有消費網際網路領域的發展那麼迅猛,但一定呈波浪式推進的。SaaS是企業實現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關鍵基礎設施。打造出成功的SaaS產品,才能真正推進中國產業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wcwRm8BMH2_cNUgVu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