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建立自信的加油站,可是生活中,我們卻常常在無意間傷害了孩子的自信。
兒子幼兒園有個男孩,快6歲了還不會用筷子。
原來,男孩小時候被筷子扎過一次,從此家人再也不讓他碰筷子,只用勺子。
這導致男孩每次吃飯,都被同學譏笑、排擠,大大挫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
每次老師讓男孩試著用一下筷子,男孩都滿眼恐懼、怯怯地說:「不,不行,我做不到……」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博士說:
讓孩子失去自信有千百種方法,
但重建自信卻是一個緩慢而困難的過程。
怕孩子磕著、碰著、不允許孩子犯錯,剝奪的不僅是孩子的自理能力,還影響他對自我的認可,以及面對挫折時迎難而上的信心。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沒自信?
獲得最高贊的回答:被父母打擊。
《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懇求媽媽,別總拿她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壓力巨大又壓抑無比,而自己的努力媽媽卻一點也看不到。
媽媽反駁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發飄。」
女兒流著淚說:「你老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
網友「高冷肉圓子」說:
無論怎麼努力,父母都會挑刺,我一點自信也沒有,覺得自己就像一頭蒙著眼前行的驢子,好累,也沒快樂!
真讓人心疼。
當孩子被打擊、挖苦、批評,總是得不到認可,就會嚴重挫傷自尊,很容易自卑、膽怯、孤僻,做什麼都沒自信。
做父母的千萬要知道,
孩子只有先有自尊,才可能有自信。
真正讓孩子自信、優秀的方法,絕不來自比較式的打擊,而來自孩子真正的自我認同和內在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