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當眾賣慘,值得同情嗎?

2019-08-12   谷天娛樂

近日,42歲的海清在西寧閉幕的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頒獎典禮上,為周冬雨頒完獎後,拿出手機,猝不及防的念起來之前準備的一段內容:


「我們是一群非常努力、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在這個行業里一直在堅持,基本上沒有傍大款,也沒有靠父母,我們一直靠自己努力從小走到大。而且我們和你們一樣,我們非常熱愛電影。但說一句實話,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動的,市場、題材各種局限常常讓我們遠離一些優秀的作品,甚至從一開始就被隔離在外。姚晨親自擔綱投資、監製,才能抓住《上青雲》的機會;宋佳至今未婚,就是為了保持年輕人設;梁靜早早轉了行,一邊投資一邊看老公是否有好的角色給她;不在場的馬伊琍,昨天也是盛裝出席,不願意錯過任何一個機會;到了她自己這兒,愛喝酒卻滴酒未沾,生怕有哪個導演製片人找她談劇本時,她會胡說八道……」


這番似乎代表著好姐妹的共同發聲的言論,迅速在網上引起了討論。然而看現場姚晨、周冬雨等人的反應,似乎並沒有料到海清會來這麼一出。

也難怪當時場上的宋佳瞬間尷尬,趕忙說「以上僅代表海清個人立場」,就匆忙下了台。

拋開是否是個人發言,海清的這番哭訴,值得同情嗎?

誠然,影視圈的規則是殘酷的。但是,海清怎麼也算成中生代女演員的中堅力量。是否,把自己的苦難說的太過嚴重?誠然,在這個快速淘汰的圈子裡,今天演女主,明天就消失也並不意外。女性在面對影視圈的壓力通常也更大,常常只能吃青春飯的紅利。

但是,《蝸居》、《媳婦的美好時代》等作品已為她攢足了名氣與人脈,足夠她開拓今後的事業,即使不當演員,他也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商人。比起普通戲都接不到的女演員,她已經是一名足夠幸運的「國民媳婦」。

比起普通人生計上的困難,我覺得這可能也不值得一提。

1

中年女演員真的沒有機會嗎?

「年輕演女主,老了就演媽」這條定律仿佛已成了當今影視界的一條潛規則。無論你多光鮮,一旦有比你更年輕的,對不起,你演她媽媽吧。

於是,演員刻意的保持著自己年輕的狀態:談戀愛,不敢公布,怕粉絲們哀嚎;結婚了,更不敢公布,說明自己年齡大了;離婚了,也不敢公布,說明自己過氣了。

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條潛規則呢?我想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大環境的問題。當今影視劇的拍攝太浮躁,不願意用有實力,但上了年紀的女演員,原因也很簡單,觀眾想看年輕的面龐,投資人也想看,如果有需要大年紀的女主角,很容易被否定。這個風險,沒人想承擔。不過,我相信影視圈的環境肯定會越來越好。

二是因為演員個人的修養與功力不足。

只能吃青春飯的演員,恐怕是修養不夠,演技不夠,顏值來湊。當顏值消失了的時候,就更難在影視圈立足了。

最近有一部大火的日劇:《輪到你了》,在國內十分火爆,不知道小夥伴們看了沒有,強力推薦!

這部電視劇是以「交換殺人」為題材的故事。講述由原田知世扮演的菜奈和田中圭扮演的翔太組成的新婚夫婦,在搬入新買的分售公寓之後,就遭遇了不斷發生的連續殺人事件,兩人決定挑戰連續殺人之謎。

拋開劇情,如果我不說,你肯定猜不到該劇的女主角原田知世已經52歲了。即使52歲,除去保養的好,她那顆少女般的純真的心,也是導演願意讓她擔任手冢菜奈這一溫柔活潑的角色的原因。

劇中從第一集就毫不避諱地坦然承認了男主比女主年輕15歲的事實。,即使這樣,觀眾也被原田知世的表演所折服,即使52歲,依然如少女般純真輕鬆。收穫了一大批鐵粉。

何不大方接受自己的年齡?年齡不是累贅,是一種閱歷。在什麼年齡幹什麼事,是基本的規律。下面的主人公伊莎貝爾·於佩爾就為我們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道理。

2

於佩爾的瑰麗人生

很多中國觀眾對於佩爾這個名字並不陌生,2001年,麥可·漢尼克的《鋼琴教師》讓於佩爾在坎城二次封后。在這部電影中,於佩爾扮演一個被母親壓抑得心理扭曲的中年女人。

這部電影再度突破觀眾的忍耐力,裡面有性虐待、母女亂倫甚至抽打母親的情節。中國觀眾就是在《鋼琴教師》中認識了於佩爾。

曾經,她的臉一度令人安心,圓潤,像蘋果一樣;多年來,它已經變得優雅蝕刻,具有精緻的關鍵線條和美麗,可以看起來溫柔或荒涼。


在於佩爾的照片中,你看不出她是年輕,或是年老,你只能看到魅力。

於佩爾,毫不誇張地,演過無數極端瘋狂,違反常理的角色,儘管她的童年卻普普通通,來自於普通的從中產階級家庭。小的時候被發現有演戲天賦,然後就上了演藝學校,她曾說:「電影和戲劇沒有理由講述一個平常的女人。她曾說:

「我喜歡扮演這些不尋常的角色,然後儘量把她們演得很尋常,因為我們都知道,悲劇和不尋常通常藏匿在尋常的後面。我喜歡錶演出這種矛盾,去詮釋善與惡是怎麼共存的。」 「做女演員只是為了應對一個事實:你不能做其他東西,你對其他東西沒有天賦。當你說『我要成為一名女演員時』,其實是在說『我不能做其他事情,那我試試做個女演員吧』。


她對於表演是十分尊重--儘管她並不喜歡彩排這件事。在與中國導演賈樟柯的談話中,她說「我通常是不做功課的,很多表演來自於潛意識。有時候排練出來的一剎那,比在鏡頭下的表演更好。我相信瞬間的力量,不相信當下的『魔力』。

她也經常自己做自己的觀眾,即使在表演中間也需要抽身去思考,如同用另一個視角審視自己的表演。

她什麼都敢演。

《天堂之門》的妓女,《八美圖》的老處女,《母親,愛情的限度》中亂倫的母親,《女人韻事》的老鴇。鏡頭前的她無所不能,而銀幕後的她卻並不為人所知。她將自己的私生活保護到極致。

范霍文在籌排新電影《她》時, 63 歲的於佩爾毫不猶豫就接下了這個遭強姦卻不報警、與強姦犯曖昧後殺人報仇又全身而退的角色。據導演說,打遍了好萊塢女星的電話,當時沒有一個人願意演。

「我從沒見過哪個演員能為影片增添這麼多劇本中沒有的味道。」 范霍文說,「每當攝像機停止時,於佩爾便會倒在地板上蜷作一團,仿佛要將角色所構成的繭從身上蛻掉一般,在場所有人都被她嚇到。很明顯,那是在驅魔。」

因為本片,她獲得了奧斯卡獎的提名。

連續看一個人的100張照片,你或許會感到疲倦。但於佩爾是個例外,《伊莎貝爾·於佩爾:肖像中的女人》是100多名攝影師為她拍攝的照片展為她拍攝的中國攝影師這麼說:

「於佩爾是個優秀的演員,你看她演《鋼琴教師》,會覺得她沒有給自己留一點餘地,能完全把自己騰空,把角色百分之百地放到自己身體裡面。所以,當我讓她『演自己』的時候,當我做這個作品的時候,我都有一個疑問:這個被拍的人是她自己呢,還是她演的那些角色?她是不是藏在這些角色的後面,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因為覺得這最能表達她給我的感覺:閉著眼睛她活在她自己的心裡,而你看不到她。「

或許海清能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不妨借鑑一下於佩爾的經驗:她自己是無形的,沒有面孔和輪廓,她又把表演比作睡眠,比作走私和盲人的前行。

嘗試忽略年齡,嘗試給觀眾留下一個難以忘懷的角色,而不是令人短暫心動的面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