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地產如何擁抱黃金時代

2019-09-19     鄉村旅遊怎麼搞

在房地產市場供給側改革和旅遊市場需求釋放的驅使下,在傳統地產走入白銀時代急需尋找新的轉型方向時,文旅地產作為一個絕佳選項,將迎來黃金時代,而成功的關鍵在於我們以怎樣的姿態去迎接。

文化是文旅地產的靈魂。通過文化符號、文化演繹、文化特色的包裝和塑造,文旅地產才能形成屬於自己的獨特標籤。傳統的文旅地產則過度依賴自然景觀資源,本末倒置。以海南為例,作為文旅地產的先行者,其產品缺少文化內涵,在深度挖掘及宣傳上都存在較大不足,致使缺乏本地文化支撐的優質自然景觀資源競爭力下降。

未來文旅產業發展也將轉向文化體驗的方向,這就要求地產商逐漸回歸文旅的本質,改變運營模式,以人的體驗為標準,發展更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不能老想著賺快錢。

匠的慢生活以阿那亞為例,成功的關鍵在於從快到慢的改變。從追求利潤到穩定現金流,從營銷導向到運營導向,從傳統的提供單一不動產到提供場所和內容,從而形成交互式的社群概念。

號稱「世界上最孤獨的圖書館」的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就是阿那亞項目團隊用心打磨的體驗項目。其設計充滿個性且獨具情趣,滿足了都市生活中人們追求恬靜優雅生活的需求。項目從設計到落成花費一年半的時間,靠著慢工出細活的匠造精神成為了阿那亞項目中最美妙的一處景致。

擁有匠造精神的不止阿那亞,蘇州桃花源和桃李春風也是憑藉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打造出小橋流水、步移景異的江南意境宅院之美。無論是走進桃花源還是桃李春風,給人第一感覺都是強烈的美,仿佛夢境中的景象般,足以讓人們一見傾心。

對繁忙都市中的人們來說,小橋流水人家成了雋永的鄉愁,而桃花源與桃李春風恰好觸碰到了這一點。無論是阿那亞,還是桃李春風,它們賣的都不僅僅是房子,而是一種精緻的生活方式。

現代人的眼光即使挑剔,其審美還是有跡可循的。誰能獨具慧眼地捕捉到受眾嚮往的生活方式,並以獨具匠心的方式打造出來,誰就能贏得客群的青睞。小鎮的再開發以安徽宏村、雲南麗江、浙江烏鎮、古北水鎮、鳳凰古鎮等為代表的文化旅遊古鎮,發展的重點在於小鎮的良性運營、與居民的文化互動和遊客的文化體驗,而這也是項目開發的難點所在。

烏鎮的成功勝在定位準確,其在發展之初就看到了小鎮開發的同質化現象。在塑造烏鎮文化內核的過程中,陳向宏請回了一位老人,他就是木心。木心曾經說過,「烏鎮復興的成功還在於沒有假古董之感,這是誠懇,對於歷史的誠懇。烏鎮經得起看,足見其誠懇之深。」烏鎮戲劇節的舉辦和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永久落戶,也把烏鎮推到了舞台前,成為國家的名片。

「烏鎮戲劇節的未來就是國際戲劇節,而有了戲劇節的烏鎮,說不定還能出現第二個木心」。在傳統文藝形式與網際網路思維的交匯作用下,未來的烏鎮將會更加國際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經有周莊、同里開發在前的情況下,烏鎮之所以能後發先至,究其原因離不開政府主導下的市場化運作。正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只有順勢而為才能事半功倍。

除了烏鎮外,另一處古北水鎮也是這種模式的翻版,同一個專業化運作團隊,同類的設計規劃模式,同樣也獲得了成功。所以說一個好的模式是可以複製的。文旅的風向標有關數據顯示,在所有文旅項目中,大型和小型項目所占比例逐年提升。在可預測的未來,文旅地產將走向兩極化。一類是以上海迪斯尼為例的「極大型」文旅項目,另一類是以北京798藝術區為例的「極小型」文旅項目。

迪士尼的「極大」主要體現在業務布局的廣度及生態板圖的遼闊上。通過區域綜合開發和產業鏈布局兩者相結合,實現了媒體網絡、主題公園及度假村、影視娛樂、衍生消費品以及互動交流的共生協同和互進流轉,進而完成了整個生態體系的構建。

「極小型」文旅項目往往定位精準,深耕主題文化,能更好地滿足近距離市場對於碎片化時間的休閒體驗需求。這種以北京798藝術區為代表,經由當代藝術、建築空間、文化產業與歷史文脈及城市生活環境的有機結合,已經演化為一個文化概念,對各領域專業人士及大眾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並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間的觀念上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稱為798生活方式。

與之類似的還有成都寬窄巷子,是成都休閒生活、市井生活的最佳體現。文旅地產不論大小,都離不開自身的精準定位,尋找文化和產業的關鍵點、獨特性、唯一性,並將其深度發掘成為項目的靈魂。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以嶄新的姿態成為黃金時代的弄潮兒,這也是這些成功項目的共性所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dX7Sm0BJleJMoPMUp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