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智比孔明的軍師,是吳用還是「無用」

2020-04-09   魚羊秘史

吳用是《水滸傳》里梁山第三大人物,實際上的二把手。此人將江湖氣與書卷氣完美結合,構成了「就怕流氓有文化」的獨特氣質。他在梁山團隊的建設與發展中功不可沒。書中評價他是:「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略施小計鬼神驚。字稱吳學究,人號智多星。」

01

有用的吳用

吳用在對付江湖草莽,搞陰謀詭計方面確實是個人才!吳用的「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 策劃「智取生辰綱」大案

吳用在「智取生辰綱」時出場。當時他只是一名鄉村教師,但喜歡結交江湖人士,與村裡的大戶晁蓋是髮小。晁蓋在江湖中頗有威望,有豪傑的做派,為人慷慨義氣,所以有素不相識的劉唐會慕名而來送晁蓋哥哥「一套富貴」。

對於這套「富貴」,晁蓋和吳用一致認為:干!必須干!於是,吳用便開始積極籌劃,第一步即是招攬合作夥伴:石碣村的阮氏三兄弟。吳用雖然是個讀書人,但向來留心江湖上的人和事。通過後文我們也會發現,戴宗、蕭讓等後來加入梁山的這些好漢都曾與吳用相識。吳用相中了阮家兄弟「義膽包身,武藝出眾,敢赴湯蹈火,同死同生」的特點,所以「小生必須自去那裡,憑三寸不爛之舌,說他們入伙」。

接下來吳用安排各人分工。我們在黃泥岡看了一出「智取生辰綱」的好戲,為諸位的演技叫好。楊志護送團隊人心不齊,隊友不睦,為吳用一夥提供了可乘之機。要不是在登記住宿時有所閃失,估計「生辰綱大劫案」很難被偵破。但總體上吳用對整個案件的策劃都是不錯的。

第二,提出以「打」來實現招安

宋江坐穩梁山老大位置後,開始著手招安事宜。他一聽到朝廷要派陳太尉來「招安」,「未見真實,心中甚喜」。而吳用卻冷靜地潑涼水:「論吳某的意,這番必然招安不成;縱使招安,也看得俺們如草芥。等這廝引將大軍來到,教他著些毒手,殺得他人亡馬倒,夢裡也怕,那時方受招安,才有些氣度。」

在「招安」這件事上,宋江很沒骨氣,急於上杆子。其實朝廷根本沒把梁山放在眼裡,熱臉愛上冷屁股。鑒於此,吳用提出靠「打」來實現招安的目的。而且一定要打出梁山人的士氣,打出威風,這樣才能讓朝廷害怕,加大「招安」籌碼。後來經過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後,朝廷才對梁山另眼相看。

吳用還真「老謀深算」。

第三,吳用賺人詭計多

吳用最受人詬病的是他賺良人上山所搞的無底線詭計。這些冤大頭裡遭遇最慘的要數北京首富盧俊義。

「賺人」是吳用一大特長,也是他本人最津津樂道的事。每逢有「賺人」的差事,他就會主動請纓,得意地炫耀:「小生憑三寸不爛之舌……如探囊取物,手到拈來……」從「三阮」入伙時就可見吳用的「三寸不爛之舌」不是蓋的。

書中那個「智賽隋何,機強陸賈」的王婆就和吳用屬於同一路數。只是吳用心大舞台就大,王婆的格局僅限於給自己賺副棺材板錢。

吳用自號「加亮先生」,行頭打扮也模仿諸葛亮。這要是被諸葛亮知道一定氣得又要死一回。吳用人品差是他的做人短板,所以他搞的陰謀詭計也都是「上不了凌霄閣」,屬於下三濫。

02

吳用的不堪用

人比人,氣死人。在搞陰謀詭計方面,吳用駕輕就熟。可是到了戰場上,吳用就靠邊站了。此時神機軍師朱武的才華得到施展。

朱武以前是少華山土匪頭子,因義氣讓賢史進,後來少華山併入梁山集團。朱武在招安之前一直沒有什麼表現,當梁山軍開始替朝廷四處征戰時,朱武的軍事才能大大壓過吳用。朱武識破耶律得重的陣法,冷靜指揮,成功脫險並擊敗遼兵。打幽州時,朱武識破敵軍誘敵之計。朱武還與兀顏延壽斗陣勝利。在攻打王慶的西京時,朱武擊破奚勝的陣法。在攻打方臘的昱嶺關時,梁山軍損失六員大將,最後還是朱武用計奪取勝利。在這些關鍵時候就不見「智多星」吳用的身影了。

所以吳用的聰明都是些小聰明,再加上壞人品,終歸走不遠。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