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導演王晶
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王晶曾表示,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間。當時台灣有很多大老闆投資電影,而且台灣也有廣闊的市場可以消化外來電影。
此時的香港電影正是如火中天的時候,只要有投資過來到香港,香港的製作團隊將會快速完成影片製作,然後馬上投放到市場,一時間電影行業成為回報率最高的投資之一。
電影整蠱專家製作時間僅一個月,票房3100萬
由於電影投資的泛濫,大量的人被利益沖昏頭腦。電影市場湧入大量的爛片,當這些爛片紛紛上映之後就導致觀眾漸漸開始厭惡,從而不願再去買帳。
影帝黃秋生曾一年接拍十幾部戲,其中不乏爛片,明知是爛片,但為了賺錢他還是會拍。爛片也賺錢的這種怪現象就這樣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當年黃秋生主演的爛片
隨著香港電影的質量參差不齊,台灣投資人的風險也加大了,此時他們瞄準了好萊塢大片。當時的好萊塢電影也是最光輝的時刻,出現了許多優秀經典的影片比如《鐵達尼號》《肖申克的救贖》等大片。
在這種此消彼長的狀態之下,香港電影的產量大量減少,有很多電影人因無工可開而陷入困境,著名功夫巨星洪金寶說過在電影行業不行的時候曾去干過拆遷生意。可想而知當時的落寞。
鐵達尼號劇照
從上世紀80年代直到今天,活躍在香港影壇的還是那一批人,導演如王晶、杜琪峰、爾冬升、許鞍華等等。演員如周潤發、成龍、劉德華、梁家輝等等,稍微年輕一點的新影帝古天樂、吳彥祖也快50歲了。
面對這種局面香港電影再過一段時間會將後繼無人,在年輕人當中很難出現出類拔萃的人才能承接起重任,年輕演員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大大不如前輩。當時比較看好的年輕演員謝霆鋒、余文樂等人雖有一定影響力,但也是曇花一現,很難超越前輩。當年的關之琳、李嘉欣、邱淑貞等人都已息影。女演員更是乏善可陳。現在的片子一般都是用香港男演員跟內地女演員搭配,觀眾看來看去都是些老面孔,尤其是年輕觀眾難免會覺得乏味。
最近上映的追龍2,四大影帝平均年齡為57歲
隨著內地市場漸漸壯大,大批的香港電影人看到了這個巨大的蛋糕,都想去分一杯羹。紛紛參與到北上撈金的序列。內地的酬勞比香港要高很多,他們無法抗拒這種誘惑。
導演如唐季禮、劉鎮偉、周星馳等等都北上拍戲,演員更是數不勝數,一些有名氣香港演員來內地拍戲、走穴、商演、廣告代言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滿,更不願意回流香港。本來就凋零的香港電影更是雪上加霜。
周星馳導演的西遊降魔篇啟用內地班底製作
香港過氣演員曹查理到內地走穴
香港電影伴曾隨著無數人成長,曾經風光無限的香港電影如今走向落寞讓人唏噓不已。但是香港電影並沒有徹底的消亡,只是因為上述的種種原因而衰敗了。
到今天為止我們依然會看到很多優秀的港片。比如周潤發的《無雙》梁家輝的《寒戰》系列(雖然依舊是老面孔,這是個硬傷)這些電影的質量都很高,票房與口碑齊飛,依然能感受到從前的味道,看到發哥拿著雙槍掃射,就好像回到過去看到當年的小馬哥一樣,還是那麼年輕瀟洒……
希望香港電影人能夠重新振作,拍出更多更好的電影,在新的時代打造出新的經典。香港電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