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神秘的國度,不管貧富,所有人都一身珠寶

2019-07-16   頭號珠寶玩家

眾所周知,在印度這個國家,擁有的富翁人數在全球排行第三。雖然有錢人這麼多,但是窮人更多,並且有著極端的貧富差異。

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所有人對珠寶可以說達到了一個痴迷的程度,不管有錢沒錢,都要準備一身珠寶。

印度珠寶與宗教緊密相連

5000 多年來,珠寶在印度歷史中不可或缺,對這些財富的追逐,甚至引發很多戰爭,帝國的崛起或覆滅。其中,讓珠寶得到發揚光大的盛世,就是莫臥兒帝國沙·賈汗在位時期。

1、一種寶石,一位神靈

印度的珠寶與宗教牽扯最深。印度人熱愛黃金,認為黃金可以通靈;熱愛彩寶,認為它們象徵宗教神靈。

黃金越純、彩寶越美,喚起的神靈,力量就越大,可以護身驅邪、逢凶化吉。著名的「九寶寶石」就是印度教最強大的護身符之一。

它由九種寶石組成,分別代表印度占星術中的九個天體或現象:太陽(紅寶石)、月亮(珍珠)、水星(祖母綠)、火星(珊瑚)、木星(黃色藍寶石或拓帕石)、金星(鑽石)、土星(藍色藍寶石)以及月亮升起(鋯石或金黃榴石)和落下(貓眼)。

將這九種寶石,按照規定順序排列鑲嵌製成珠寶,就可以當做護身符,為主人帶來健康、財富和智慧。

2、印度人的寶石排行榜

宗教雖然加深了印度人與珠寶的聯繫,但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印度本身就是很多彩寶的礦區。

比如戈爾康達地區的鑽石,著名鑽石Hope(霍普鑽)和Koh-i-Noor(光之山)均產自這裡。

如今,戈爾康達地區已被開採殆盡,印度人沒有因此停止喜愛珠寶,他們仍然會從國外大量買入各種彩寶,哥倫比亞祖母綠、緬甸的紅寶石、南非的鑽石,一個都不能少。

只有最令人驚艷的寶石,才會被鑲嵌在最純的黃金上,製作的珠寶首飾也是最珍貴的,然後提供給最高貴的人使用。

NO.1尖晶石和紅寶石

要說利用率最高的,還是紅寶石與尖晶石,紅色象徵生命和力量,印度人的最愛。過去,印度人尚不能區分二者,這兩種寶石都是通用的。

NO.2 祖母綠

祖母綠代表生命力,印度早期的祖母綠來自傳說中的「埃及豔后的礦山」,後期主要來自木佐(如今的哥倫比亞)。

據說印度四代皇帝Shah Jahangir沙·賈汗季的金庫中,未鑲嵌的祖母綠超過50萬克拉。

現在印度的齋蒲爾,已經成為全球祖母綠切割中心,體現出印度長久以來對祖母綠的熱愛。

NO.3 黃色藍寶石

在古老的印度教占星術中,藍寶石與黑暗混亂的土星有關。如果處理不妥,是要招麻煩的,要麼謹慎供奉,要麼敬而遠之。

其中的特例,就是黃色藍寶,預示著財富、智慧和健康,誰都可以戴,沒有任何禁忌,很受歡迎。

NO.4 珍珠

幾個世紀以來,生活在印度馬納爾灣的人們都以採珠為生。印度人認為珍珠象徵權力,只有最白、最圓、光澤最美的珍珠才是最上等的,也才能帶來好運、長壽、財富和寬恕。

印度千年傳承的彩寶工藝

印度的珠寶看似極其華麗,實在純度沒有它看起來那麼「貴的要命」,鑲嵌在上面的寶石也不在乎大小。

可偏偏就是這些品質不咋地的珠寶,享譽世界,原來他們有獨門秘訣,將零碎的小克拉寶石連成片,看起來就奢華無比!

有人說,連成片,也還是碎寶石啊!印度珠寶妙就妙在,印度人幾乎不用爪鑲。作為唯一歷史淵源堪比中國的國家,古印度人的智慧在珠寶鑲嵌工藝上,被發揮得淋漓盡致,且傳承至今。

1、昆丹鑲嵌

看了上面的印度珠寶,你發現它們鑲嵌的秘密了嗎?這種不用抓鉤的鑲嵌法,就是印度獨有的Kundan昆丹工藝。

Kundan原意是「金箔」,是先在寶石上加一層襯底,然後膠粘到底托上,再使用金箔圍繞寶石層層裹縛,最後反覆敲打牢固,終將寶石完全包上以完成鑲嵌。

這種工藝後來還傳入了西方世界,風靡一時,西方的上流社會非常喜歡這種異域情調。就算是自家工藝超群的西方老牌奢侈品梵克雅寶,為了給印度大公和公主們打造過珠寶,也學會了它,還應用到其他產品中。

2、金屬珠粒

Granulation金屬珠粒工藝,說通俗點,就是「炸珠」,公元前1世紀就被印度人用於珠寶製作。

它先是將金屬長條加熱,使之熔化成想要的尺寸的液體金屬球,再根據設計及圖案,「滴」在需要裝飾的首飾表面,冷卻後,作品就成型了。

別看只是一顆顆小金屬珠粒,匠人們利用它就像畫家運用顏料一樣,偉大的作品離不開細節的完美。

3、凸紋雕花

Repousse凸紋雕花工藝,是將片狀的黃金、白銀,放在已刻好花紋的模具上,然後使用各種衝壓工具重力敲壓,使得黃金正面形成三維立體的花紋形狀、式樣。

這還不算完,匠人們會再進一步,對其進行雕刻、強化,最終做出來的成品,就像是一幅可以隨身佩戴的精細入微的立體浮雕,精緻華美。

4、琺琅上色

印度的琺琅上色尤其流行於沙·賈汗在位時期,這位印度皇帝非常愛琺琅,認為它奢華大氣、沉著莊重。

琺琅上色利用天然有色礦物質製成粉料,填入金屬模子的凹洞部分,經過嚴格精準地加熱燒制,就幻化成了鮮艷的翠綠、深邃的藍色,或者濃郁如鴿血的寶石紅。

而金屬則成了輪廓,勾勒出栩栩如生的樹木、花朵、枝蔓或人間百態,在印度很多粗獷的手工製作工藝中,形成了難以被匹敵的精緻之美。

琺琅工藝常常被用來裝飾珠寶的背面,和昆丹鑲嵌結合使用,為首飾增添了立體美感,同時避免了黃金基底被磨損。

5、印度花絲鑲嵌

中國有花絲鑲嵌,沒想到印度也有。在印度,它被稱為Filigree金屬絲工藝。

不過,印度的花絲和我們的不同,印度人不是用花絲纏繞成各種花鳥魚蟲,而是通過金絲彼此相互纏繞,或自行捲曲成空管等方式,直接組合成奢華無比的項鍊、手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