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脫貧攻堅地方行看甘肅線下走訪活動前往東鄉縣職業學校、東鄉縣布塄溝村、東鄉縣達板鎮鳳凰山聯合扶貧車間採訪
東鄉縣職業技術學校批准成立於1987年,是東鄉縣唯一一所中等專業學校,由原縣民族師範學校、東鄉縣職教中心、教師進修學校合併組建東鄉縣職業技術學校。學校占地總面積為13220平方米(約20畝),建有綜合樓1棟(3500平方米),學生宿舍樓1棟(2100平方米),東鄉美食實訓室1座(840平方米),食品加工車間1座(84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440平方米。
學校現有教職工54人,教師結構以中小學為主,管理人員3人,專業教師51人;正科行政人員1人,高級教師6人,一級教師31人,二級教師10人,三級及未評教師5人;本科學歷16人,大專學歷25人,中專學歷8人,高中及以下4名。堅持「圍繞市場辦職教,辦好職教為人民」的辦學方向,以「育人為根本,教學為中心,服務為宗旨,質量為生命,就業為導向」的辦學宗旨,不斷總結辦學新經驗,探索辦學新路子,踐行「做人要實,學藝要精」的工作準則,在「理論為基,技能精湛,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辦學理念指引下,從嚴治校,面向市場,精準培訓,服務群眾。
學校緊緊圍繞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總體部署,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培訓為抓手,以全縣農村年齡在18-45周歲,以建檔立卡戶、易地搬遷戶為重點,兼顧全縣其他有培訓需求、身體健康的東鄉籍青壯年勞動力,開設汽車駕駛B照、中式面點、中式烹飪、電工、美容美髮、瓦工、裝載機(挖掘機)、刺繡、汽車維修、塔吊、電焊、殘疾人美容美髮等12個培訓工種,各工種實行免學費、伙食費、住宿費和證書費的全免費培訓。
自2015年6月開展精準扶貧培訓工作以來,組織全縣18至60周歲(部分工種45周歲)勞動力完成各類培訓共計13673人(其中2015年培訓3041人,2016年培訓2294人,2017年3456人,2018年3999人,2019年883人。
自2019年4月中旬開始至7月20日,由縣教育局、縣職校組織實施,通過「職普結合強化班」的形式,舉辦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後勸返學生的教育培訓工作。對全體學生實行寄宿制管理,免費提供食宿;配發統一的服裝,購置體育活動器材,豐富學生課間生活;針對學生接受教育情況進行分班教學與管理。在職普結合強化班教學培訓中,學校制定了《東鄉縣控輟保學職普結合強化班培訓方案》,分四個教學班,採取基礎文化課和專業技能課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集中軍訓與普法教育課(15天)、基礎文化課教學(30天)、拉麵與烹飪技能培訓(40天)三個階段對「職普結合強化班」學生進行教學培訓。第一階段組織學生開展了軍事訓練,增強了學生體能體質,舉辦禁毒教育、法制講座,學習《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律法規,結合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例進行法律解讀與警示教育,開展了耐心細緻的談心與交流,使學生認識到家長不送子女上學是違法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通過法制宣講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第二階段實施基礎文化課教學,主要設置了語文、數學、思想品德、電子商務、體育、音樂等課程,以5至9年級課本為主,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選定內容進行講課,講解學習常用漢字、數學算法、地理歷史文化知識和思想品德教育,並實施了省定教材《放飛夢想》、《人生規劃》的教學,普及了信息技術教育。第三階段聯合海藍月職業培訓學校,分班進行拉麵技術與理論、烹飪知識與實操教學,通過禮儀文化學習、烹飪理論學習、廚師講解與示範、學生親自實操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餐飲技能培訓質量。
布楞溝村地處東鄉縣北部乾旱山區,境內山大溝深、溝壑縱橫,年均降水量290毫米左右,年蒸發量高達1485毫米,群眾處於全縣最偏僻、居住最分散、條件最惡劣的地方。布楞溝村現有五個社,62戶,315人,建檔立卡戶25戶125人,未脫貧戶4戶4人,均為兜底保障戶。布楞溝,是東鄉語「懸崖邊」的意思。它的名稱折射出了布楞溝村自然環境的嚴酷惡劣和群眾生活的艱難。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紮實推進,布楞溝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修通了20公里的「石化路」、修整了梯田4100畝、自來水全部入戶。二是推進公共服務,優化人居環境:修建了56戶新農村;建成了村級活動場所,配套了文化室、衛生室、便民超市等;建成了設施齊全的布楞溝小學。三是改善生態環境:積極推進植樹造林和退耕還林工程並種植經濟林,2013年以來累計完成造林5750畝。四是積極發展富民產業:修村上現有6家養殖合作社,最大的養殖合作社羊存欄規模達到了3000隻;積極開展勞務技能培訓,累計組織各類技能培訓275人次,基本覆蓋了全村18--55歲的勞動力;占地11畝,建設面積為2500平方米的黑木耳種植大棚已開始試運營;以生產油果果為主的巾幗扶貧車間吸納了本村33名婦女打工,每人每月工資收入可達到1500元以上;積極發展紅色旅遊,並鼓勵村民開辦了3家農家樂。折紅二級公路通車後,在服務中心配套服務區超市,加油站,公共廁所,洗車行等周邊附屬設施,為下一步做好旅遊產業提供便利
鳳凰山扶貧車間位於達板鎮達板村,占地4500平方,總投資700多萬元,主要生產帽子、服裝等,出售銷路主要在東南亞地區和本地區。鳳凰山扶貧車間自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通過積極宣傳動員,已報名就業人員38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6人,目前,已開始培訓第一批就業人員136人(其中建檔立卡戶55人),車間運轉良好,就業人員工作積極,車間氛圍良好。
鳳凰山扶貧車間的建成使用,很好的推動了本地脫貧攻堅工作,加快了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有效的帶動了易地搬遷群眾及本地婦女的就業問題,特別是方便了留守婦女就近就業,轉變了婦女的固有思想,增加了婦女的務工收入,提高了婦女的家庭地位。對於我們發展各類產業、加快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