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丨「哥斯拉」為什麼叫「哥斯拉」?

2020-06-05     來點兒

原標題:冷知識丨「哥斯拉」為什麼叫「哥斯拉」?

丨你或許從未聽過的日本文化冷知識~

「哥斯拉」為什麼叫「哥斯拉」?

1954年版《哥斯拉》

在《哥斯拉》宇宙中,「ゴジラ」的日文漢字對應為「呉爾羅」,起源於一個有關「大戶島」的妖怪傳說。

在1954年初版《哥斯拉》電影中,「ゴジラ」最早現身於人類面前的地點就是「大戶島」。

在傳說中,「呉爾羅」通常長眠于海底,並會在睡醒之後將近海生物一食而盡,甚至會襲擊陸地上的人類。

每當漁民出海一無所獲時,就會將原因歸咎於「呉爾羅」,並會將未出嫁的小姑娘作為供品,放在木筏上送入大海。

聽上去是不是煞有其事?可別被這個故事忽悠了~

事實上,「ゴジラ」這個名字起源於一位製作組成員的外號。

在給怪獸起名時,東寶演劇部有一位「喜歡「クジラ」(鯨魚)並且長得像「ゴリラ」(大猩猩)」的成員名叫「網倉志朗」,人送外號「グジラ」。

製片人「佐藤一郎」得知此事後,一時覺得這個外號還挺順口,於是便將「ゴリラ」與「クジラ」結合,「ゴジラ」就此誕生。

日本京都的「左」與「右」

京都トリビア

日本京都市一共劃分為11個區,其中就包括「左京區」與「右京區」。可從地圖上看,左京區卻在右側(東側)、而右京區卻在左側(西側),這是為什麼呢?

究其緣故,得追溯到古代中國傳入日本的「天子南面す」。《周禮·夏官·司士》中規定:「天子面向南」,《易·說卦》也有云:「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

由於中國從古至今都以南為尊,而日本古都平安京(京都舊稱)也仿長安城而建,故而其皇宮坐落於北側中央,並且坐北朝南。

這時候,在日本天皇的視線中,左側即為東側,右側則為西側。

比如說,京都御所「紫宸殿」東側所植櫻樹叫做「左近之櫻」(左近の桜),西側所植橘樹叫做「右近之橘」(右近の橘)。

所以「左京區」與「右京區」的地理位置為什麼恰恰相反,就不難理解了吧?

日本古代窮人的「肥皂」

「浮世風呂一ト口文句」

對於保持個人健康與衛生來說,肥皂如今可謂必不可少,但直到16世紀下半葉,肥皂才被引入日本,並且除了「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等位高權重之人,一般庶民直到「明治時代」之前也是用不起的。

那麼問題來了,在江戶時代,庶民用什麼清洗身體呢?答案是:「米糠」(こめぬか)。

米糠大家或許不會陌生,也就是大米加工時的副產物,農村人常將其當作飼料喂養牲畜。

由於「米糠」中含有酵素與油脂,因此可以分解皮膚上的角質、清理毛孔中的油脂。

然而,由於「米糠」為粉末狀物質,水一衝就不見了,所以古人常將其縫入絹布或棉布小袋,再投入溫水內浸泡後當作肥皂擦拭身體。

這種肥皂的低成本代替品,在古代被稱為「ぬか袋」(ぬかぶくろ)。

值得一提的是,用「米糠」清洗身體的習慣早在「平安時代」便已開始在日本流傳。

本文由公眾號「日語金句」授權獨發~

更多日式冷吐槽、日語名言金句、日本文化冷知識,敬請關注公眾號「日語金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v_VphHIBnkjnB-0zRF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