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去朋友家做客,剛坐下,就聽到隔壁有位媽媽教訓自己家孩子:
「考這麼差還有臉吃飯呢?」
「這種題你都會錯,你是豬嗎?」
「豬都比你聰明,天天上學不知道都學了些什麼!」
「看看人家孩子考得,再看看你,還有臉哭呢!」
……
聽朋友說隔壁家的孩子今年8歲才上二年級,每次考試成績差他的媽媽都會如此詆毀,不但如此,有時候還會打孩子。
8歲的孩子,卻因為考試成績差被媽媽打罵,我不知道孩子心裡有多委屈,但是這樣教育孩子的方法肯定是不可取的。當然也有些父母不這樣認為,覺得孩子不罵不成器,但事實真的如些嗎?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父母經常打罵孩子,那麼孩子出現下面心理問題的幾率是正常孩子的十倍:
容易情緒失控、不自信、逃避責任、暴力傾向、不會處理人際關係、消極,甚至有些孩子最終還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貓爸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不是傷害孩子的理由。我們可以靜下來想想,哪個人沒有做錯過事?父母的成績就一直很好嗎?長大工作後就沒有犯過錯嗎?如果這個時候別人打罵你,你的心裡好過嗎?
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我們自己,所以當孩子沒考好的時候,父母正確的教育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1、接納孩子
孩子還是小寶寶的時候,學會走、學會爬,父母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真是太聰明了,那個時候孩子和同齡孩子比較的機會幾乎沒有,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孩子上小學開始考試的時候,突然發現孩子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優秀,父母就會變得非常焦慮。
其實這是大多數父母都要經歷的心理過程,這個世界永遠存在二八定律,優秀的人總是少數人,普通的人永遠是大多數,誰能保證自己的孩子一定是那個優秀的孩子呢?而且優秀的人也不是完美的,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首先要接納自己孩子的平凡和平庸。
2、對於孩子來說,鼓勵和肯定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這是一條真理,俗稱彩虹屁,這是無數專家總結出的最有用的育兒方式,孩子考試沒考好,只要比上次有進步,就值得我們鼓勵。成績不如上次,但有些題孩子做得確實不錯,也可以誇獎。
這也是保護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因為孩子自信心很脆弱,無法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然後等孩子放鬆後,我們再跟孩子一起總結這次考不好的原因,一起來努力改正錯誤,所有人的成長都是一步一步來的,孩子每次做錯都是成長,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進步,而不是責罵孩子。
3、樹立原則
這一點很多課外班都會用了,就是每次孩子表現好了可以得一些卡片,而這些卡片最終可以換一些好玩的、好吃的,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當然有獎就會有罰,如果孩子沒有按照實現約定完成任務,那我們就要適當的懲罰,但是懲罰的措施肯定不包括打罵,這樣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樹立父母的威信。
人生是場馬拉松,一時考不好,爬起來再跑也一樣來得及!千萬不要讓考試打碎孩子玻璃般的心!更不能早早給孩子打上笨蛋的標籤,如果父母真的愛孩子,就要接納孩子,找出問題,幫助孩子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vSLDHHUBeElxlkkaaOR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