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打江山用對了三個人,坐江山卻看錯一人,後世之君受害無窮

2019-06-21     林間野史

我們都知道,秦朝只存在了短短十幾年時間。然而最終勝利果實卻落在了劉邦的嘴裡,由他建立了西漢王朝。

或許誰都不敢相信,最終取得天下的會是劉邦這個無名小卒。劉邦原本是沛縣泗水的小亭長(亭長是管十里以內的小官),但是劉邦人緣很好,在當地官場很吃得開。

後來,劉邦以亭長的身份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驪山,當這些徒役聽聞到了驪山的,都沒有好下場。半路上這些徒役都逃跑了,劉邦估摸著到了驪山,手下的徒役都沒有了。


所以到了芒碭山時,劉邦喝了點酒,心一橫就把這些徒役都放了。在當天晚上還演繹了一番「斬白蛇」的事,因此劉邦的身份有了一層神秘色彩。

一路跟隨的徒役聽聞劉邦神秘身份後,於是都一心跟隨著他。回到沛縣的劉邦,就開始了起義的事。劉邦的人緣真是好,當時的沛縣官吏蕭何、曹參都願意跟隨劉邦,不得不說劉邦的確有一套。

因此劉邦收穫到開創西漢王朝中,最重要的一個人蕭何。劉邦在取天下的時候,蕭何發揮了極大作用,為劉邦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沒多久,原本劉邦陣營的雍齒髮生反叛的事情,占據著豐邑。最終雍齒和劉邦決裂,無奈之下劉邦只能帶領手下回沛縣。

在返回沛縣路上,遇到了張良。張良與劉邦二人見面後,一交談,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於是張良放棄投奔景駒的念頭,直接投奔到劉邦這邊。劉邦以張良為廄將。

不得不說劉邦的運氣的確很好,能夠遇到張良這樣的謀士。劉邦在打天下期間,張良為其出謀劃策,立下了不世之功。


此時在劉邦的身邊,處理政務的蕭何有了,軍師張良有了,自然還差一個會打仗的統帥。在蕭何的慧眼之下,韓信最終得到重用,成為劉邦的軍中大元帥。

在楚漢之爭中,劉邦之所以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和蕭何、張良、韓信這三個人的功勞,是分不開的。因此我們說劉邦之所以能打敗項羽,取得天下,很關鍵的就是劉邦用對了這三個人。

雖然劉邦打江山用對了這三個人,但是在建立西漢王朝之後,劉邦卻看錯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他的老婆呂雉。劉邦死後,呂后掌握西漢軍政大權,她開創了外戚專政的先河。


西漢從她開始,較長一段時間,都深受外戚專政的危害。直到劉邦的孫子劉徹才結束外戚專權的局面,才真正將皇權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上。

在之後的朝代,外戚專權依然不斷發生。如果當初劉邦能看清呂后的真實面目,或許他在臨死前,會做出後宮不得干政的法令。然而,劉邦並沒有看到這一點,才導致西漢王朝乃至後來的朝代,都或多或少深受外戚專權的危害。

因此,劉邦用對了蕭何、張良和韓信,就打敗項羽,取得了江山;用錯了呂雉一個人,就使得西漢王朝陷入外戚專權局面。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vNZEM2wB8g2yegNDWUt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