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麥當娜身材火辣上熱搜:就算世界都老了,可你還年輕

2021-03-29     淘漉音樂

原標題:62歲麥當娜身材火辣上熱搜:就算世界都老了,可你還年輕

今天,麥當娜在社交平台曬出自己的近照。

62歲的她,身材依舊火辣。

從80年代初期起,麥當娜這個名字就成為了流行的代名詞。

她演唱會上的前衛造型,舞台上奔放大膽的表現,深深影響了流行樂的發展及後來的歌手。

也許有人說,她不是最偉大的,也不是最優秀的,但也不得不承認她是最紅,最成功的歌手之一。

1958年8月16日,麥當娜出生在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

或許她的父母早就預料她會與眾不同,成就偉大,因此給予她麥當娜(Madonna)這個特別的名字。

幼年時期的麥當娜

麥當娜的父親是義大利移民、母親是法裔加拿大人。

童年時期的麥當娜上有兩位哥哥,下有三個兄弟姐妹,作為夾在中間的孩子,她知道如何表現得體,得到父母的喜歡。

麥當娜和她的兄弟姐妹

但母親的突然離世給了她重重一擊,極大地改變了她的性格。

在她5歲時,她的母親因乳腺癌而去世,年僅30歲。

母親在世的最後時光里,每當麥當娜問起她的病情,她總是不知如何解釋,只是一直哭。

後來,母親過世後,她的脆弱和對死亡的無能為力一直纏繞著她,久久不能散去。那時,她決定要擺脫這些,發出自己的聲音。

「我認為我能夠表達自我,不因為失去母親而害怕。比如說,母親會教你各種各樣的規矩,但我從來沒有學過。」

或許,這是後來麥當娜叛逆的源頭,但如她曾在接受《名利場》雜誌時所說,這並不完全是叛逆。

她將年輕的自己定義為「尋找某些東西的孤獨女孩。」

「在某種程度上,我並不叛逆。我關心的是要擅長某件事。我沒有像普通的女孩那樣剃我的腋下,也沒有化妝。但我努力學習,成績很好……我想要與眾不同。」

其實,她只是想要證明自己啊,證明即使沒有母親,她在其他方面還是可以的。

因為,她內心是不安的,害怕連父親也失去。這導致她讓父親必須睡在她身邊,否則她常常無法入睡。

他的父親並沒有被死神奪走,而是繼母。他的父親後來跟管家結婚,麥當娜對此怨念不已。

那段日子,她成為了現實版的「灰姑娘」,常常被繼母要求照顧弟弟妹妹,這是她很不喜歡做的事情。

也是在那時,她開始思考她要做些什麼來擺脫不如意的家庭和生活。

表面上是個「壞女孩」,麥當娜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學業。

她是學校里的優等生,課程門門都是A,還比同齡人提早一個學期高中畢業。

同時,她上過鋼琴課,加入過啦啦隊,學習過芭蕾舞,立志成為一名芭蕾舞者。雖然她的父母一直反對,但她也沒有放棄。

1976年,18歲的她因為出色的舞技獲得了全額獎學金,進入密西根大學的音樂、戲劇和舞蹈學院學習。

麥當娜學生時代加入舞蹈隊的照片

經歷童年失去母親之痛,麥當娜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憑藉自身的努力向不滿意的生活作別。

她的大膽叛逆初露端倪,也早早明白,命運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這樣的性格影響了她後來的人生軌跡。

麥當娜並沒有按部就班完成大學學業。

大一時的她有幸獲得機會去紐約表演,在舞蹈老師的慫恿下,她決定輟學去紐約追求舞蹈夢想。

麥當娜談到她搬到紐約時說,「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也是我第一次坐計程車。我口袋裡有35美元。這是我做過的最勇敢的事。」

但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追夢的日子是艱難的。

為了付得起房租,除了跳舞,麥當娜做過很多工作,比如當過裸體攝影模特、在俄羅斯風情的茶館裡當服務員等等。

1979年,麥當娜法國迪斯可藝人Patrick Hernandez擔任後備歌手和舞者,邂逅了音樂人Dan Gilroy,「早餐俱樂部」(Breakfast Club)的創始成員之一。

麥當娜很快與他相戀,並加入「早餐俱樂部」,一開始擔任鼓手,後變為吉他手、主唱。

「早餐俱樂部」

接下來的幾年中,她又加入了很多其他的樂隊,包括Madonna & The Sky,Millionaires和Emmy。

年輕時或許就應該多嘗試,去遇見不同的人,經歷不同的事,說不定,機會就在某個轉角處。

麥當娜和新男友Stephen Bray組成Emmy樂團,一起寫歌唱歌。

正是此時,麥當娜的聲音讓唱片製作人Mark Kamins印象深刻,因此獲得了與Sire唱片創始人Seymour Stein見面的機會。

這次見面開啟了她的音樂生涯。

她獲得了與Sire的一紙合約,於1982年10月發行首支單曲《每個人》(Everybody)。

麥當娜首支單曲《每個人》封面

接著,1983年3月發行第二支單曲《燃燒》(Burning Up)。兩支單曲迅速熱門舞曲,成為公告牌舞曲榜第三名,在美國各個俱樂部播放。

麥當娜第二支單曲《燃燒》封面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

1983年7月,麥當娜發布首張同名專輯,一炮而紅。

麥當娜首張同名專輯封面

1984年11月的第二張專輯《宛如處女》(Like a Virgin)讓她一躍成為一線巨星,Material Girl、Like A Virgin等名曲廣為傳唱。

麥當娜第二張專輯《宛如處女》(Like a Virgin)

真正奠定她流行音樂史上難以超越的天后地位的是1986年的《真實憂鬱》(True Blue)。

其中有三首單曲Live To Tell、Papa Don't Preach和Open Your Heart登上公告牌百大單曲榜榜首,其他兩首單曲True Blue和La Isla Bonita進入榜單前五名。

這張專輯同時奪得全球28個國家得到專輯榜冠軍,成就空前。

作為獻給當時新婚老公西恩·潘的禮物,麥當娜承擔了大部分作曲製作的工作。

麥當娜的專輯《真實憂鬱》(True Blue)封面

麥當娜的走紅與時代背景有一定的關係。

她出道時,正是MTV熱潮方興未艾的時代。

麥當娜本身能歌善舞的,她靈活的肢體舞動、活潑歡愉輕快的聲音,加上完全顛覆傳統、放浪不羈的穿著打扮。

同時,她的MTV從不缺乏創意,總是引領潮流。

當然,一路走來,這些大膽的探索和表達一邊飽受爭議,一邊收穫讚美。

舉例來說,1989年,麥當娜發布單曲《宛如祈禱者》(Like A Prayer),從這首歌的歌詞來看,並沒有什麼不妥。

「人生是一個謎,每個人都必須獨立,我聽到你呼喚我的名字,我仿佛找到了歸宿」。

麥當娜《宛如祈禱者》(Like A Prayer)歌曲封面

但其MV極具爭議性,為此,百事可樂公司甚至終止了與她的合作。

但《滾石》雜誌卻稱麥當娜的作品接近流行樂的本來面目,因為它超越了朗朗上口的歌曲,挑戰了主流觀眾。

1991年的單曲《風尚》(Vogue)一經推出,以至於美國著名嘻哈歌手Kanye West稱她為最偉大的視覺藝術音樂人(the greatest visual music artist that we』ve ever had)。

麥當娜的無所畏懼影響了後來的很多音樂人,最典型的是Lady Gaga。

麥當娜曾說,我能在Lady Gaga身上看到我自己,尤其是出道早期的自己。

而Lady Gaga也說,不會有像我一樣更喜歡麥當娜的粉絲了。

除了歌手的身份,麥當娜也是「演員」。

1986年,在她紅極一時,初涉電影界,在《上海驚奇》(Shanghai Surpris)里飾演角色,但並不成功,為此獲得了當年的金酸莓獎最爛女主角獎。

《上海驚奇》海報

然而,她並未因此做演員的腳步,又出演了很多片子,包括《浩劫妙冤家》(Swept Away)、《擇日而亡》(Die Another Day)等,評價都不太好。

終於,她在1996年的電影《貝隆夫人》(Evita)中證明了演技,飾演阿根廷第一夫人伊娃·貝隆的她因此獲得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貝隆夫人》劇照

她也做導演,被稱為「麥導」。

2008年,推出電影《猥瑣與智慧》(Filth and Wisdom)。

2011年,有作品《W.E.》。

《猥瑣與智慧》海報

2018年3月,她宣布將再度當導演,執導電影《Taking Flight》,聚焦獅子山裔美籍黑人舞蹈女星Michaela DePrince的故事。

《Taking Flight》海報

她也是商人,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涉及範圍很廣泛,包括自己設計的服飾、兒童讀物等。

感情生活方面,她經歷了三段婚姻,到現在也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人,但她帶著自己的和領養的孩子,活得自足而洒脫。

為了能給兒子David提供更加專業的足球培訓,她帶著四個小孩搬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居住。

她曾說過,「與其像綿羊一樣活一百年,不如像老虎一樣活一百天。」(Better to live one year as a tiger, than a hundred as a sheep.)

她還說過,「一個人要敢於去爭取想要的東西,你必須行動起來,努力去獲得,而不是等待一切自然發生。」

(One must dare to show what he wants. You have to go and ask for things rather than wait for them to happen.)

她做到了這些。

步入花甲之年的她坐擁13張大碟,無數首熱單,是當之無愧的流行天后。

她保持著火辣的身材,向每個人展示自己的態度。

她依然在音樂上有追求,想創造出新的音樂給世界看看。

好不好看,你說了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uw0Fh3gBMMueE88vLZ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