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時候,郝蕾拍了她的第一部戲,講初中生的電視劇。
起初定了她是第一女主角,到了劇組,人家說:「你沒有經驗,算了,就給你演個單集的吧。」
郝蕾心裡很委屈,劇組對小孩子也不照顧,飯都吃不好,她得了胃病。
拍戲間隙,她胃疼起來,疼得想媽媽,就默默地在那兒掉眼淚。
導演看到了,指揮攝影師:「快快,她哭了,趕緊把鏡頭給她!」
郝蕾更傷心了,晚上,她坐三蹦子到海邊,在沙灘挖了個坑,把臉對著坑哭,哭完把眼淚埋起來。
郝蕾立誓:「有一天,我一定會成為一個特別厲害的演員!」
那天起,她就決定不哭了,因為「哭一點都沒用」。
哭鼻子的小女孩就在那天被藏起來。
成長
郝蕾1978年11月1日出生於吉林省通化市。
三歲之前,她沒有見過爸爸,爸爸在當兵。
郝蕾爸爸是家中長子,下面有一個弟弟,奶奶極為傳統,郝蕾爸爸作為長子,必須要生一個男孩。
那個年代,郝蕾在軍事化管理的家庭里,被當作「長子長孫」培養。所以她從小就有一種「我一定要成為這個家族裡邊最優秀的孩子」的念頭。
她參加藝術班,回來告訴爸爸,爸爸怕她半途而廢,態度很冷淡,說她是三分鐘熱度。
她做錯事就會挨揍,挨揍了也不走,就站那兒不動,大人把她拉到一邊去,她自己又站回來,她覺得自己沒錯。
小學之前,郝蕾和媽媽出過一場車禍,她沒有什麼事情,媽媽受傷很嚴重,但是沒有人告訴她。
於是,爸爸媽媽突然消失了,她被丟到奶奶家。
爸爸媽媽消失的那一年半里,她以為自己是個孤兒。
後來爸爸媽媽回來,郝蕾覺得很陌生,好像不太認識他們了。
在奶奶家的日子,每天陪伴她的就是電視機,小郝蕾曾經指著電視跟奶奶說:「我一定要進到這裡面去。」
生活裡面不能有的情感,電視里都有。
中學,郝蕾經常跟同學說:「你趕快買一個本子,讓我給你簽一個名,你以後就簽不到了。」
那時她很喜歡模仿張曼玉,長大以後郝蕾回想,張曼玉有非常多好的表達,都是來自於自由的靈魂。
而她小時候,感覺到的都是不自由。
15歲,郝蕾考上了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
爸媽把她送到長春影廠,離開時,她抱著廠門口一棵大樹,哭著看著爸媽走遠。
她年紀小,又第一次遠離家鄉,哭了一個星期,但她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過家,都是媽媽給她打電話。
她告訴自己:「如果走出來,我就不能夠回去。」
在長春待了一年半以後,郝蕾想走得更遠些。
她去了北京,找老師學習表演,期間還去做配音的工作。
又用了一年多時間,1996年她考入上海戲劇學院。
次年,她主演了中國最早的校園青春片《十七歲不哭》。
同劇組的演員李晨談起郝蕾:「她總是我們當中的亮點,雖然年紀不大,卻很有思想。」
成名
大學畢業後,郝蕾出演電視劇《少年黃飛鴻》,出演過電影《初戀的故事》......
讓她受到廣泛關注的,是2002年主演的電視劇《少年天子》。
郝蕾飾演的皇后是反派角色,霍思燕飾演的烏雲珠才是感情戲的正主。
但皇后的光芒,幾乎蓋住了其他角色。
郝蕾讓皇后變得立體豐滿。她用有層次的演技,征服了觀眾,也征服了鄧超。
兩個性格敏感激烈的人,開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愛情。
勢頭大好的郝蕾,在2003年轉頭去演話劇。
演話劇和拍戲獲得的收入及關注不可同日而語,但卻是真正磨鍊演技的地方。
郝蕾要的不是名利,而是自己的名字可以出現在教科書上。
《戀愛的犀牛》編劇廖一梅第一次見到郝蕾,就認定了她是女主角「明明」的最佳人選。
因為她「身上就有股特任性的勁兒,那個勁兒特別像犀牛,是控制不了身體里的能量、慾望、荷爾蒙,所有一切對世界的企圖都要從身體里噴出來的感覺」。
話劇舞台上,紅裙郝蕾唱著:「人生如此飄忽不定,想起我吧將來,在你變老的那一年。」
青春的捉摸不定,青春明媚的憂傷,易碎的慾望和噴薄的荷爾蒙,都在那一刻傾瀉而出。
《犀牛》導演孟京輝讚嘆:「郝蕾是用靈魂演戲的人。」
2004年,婁燁要開拍一部文藝片,女主角他想到郝蕾,那個用靈魂演戲的人。
由於尺度太大,郝蕾拒絕了,她告訴婁燁,這個角色會讓她失去愛情。
就因為這句話,婁燁更確定就是郝蕾了。
婁燁苦等幾個月後,郝蕾終於動搖,接下了這個和自己相似的角色。
這部影片最終將郝蕾推上了「文藝女神」的寶座,但也隨之遭禁。
郝蕾說:即使不被人理解,我也要堅持,直到向大家證明什麼才是好的表演。
然而,影片成了最後一根稻草,壓倒了郝蕾和鄧超敏感激烈的愛情。
郝蕾失去了事業,也失去了愛情。
無冕之王
直到2009年,郝蕾和郭富城主演的電影《白銀帝國》上映,她才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次年,郝蕾憑文藝片榮獲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這是她入行以來唯一一個重量級獎項。
但是,她卻沒去現場領獎。
金馬獎頒獎那天,是郝蕾出演孟京輝的話劇《柔軟》的日子,她說自己絕對不能夠扔下觀眾。
孟京輝願意給她調整演出的時間,她拒絕了。
為了彌補郝蕾沒能到金馬獎現場領獎的遺憾,《柔軟》謝幕那晚,孟京輝用一塊紅毯從舞台的最左側鋪到了舞台的中央,直到郝蕾的腳下。
郝蕾在現場1000多名觀眾的掌聲中,面帶驕傲,走完了紅毯。
在舞台上、在銀幕里,她覺得自己是上帝,「你們的掌聲必須要給我。」
後來幾年裡,她屢次提名最佳女主、女配,次次落空。
影評人程青松為她感到不公:「郝蕾是中國最被低估的女演員。」
但在觀眾心中,她已是無冕之王。
關於「如何評價郝蕾的演技」,有一個很高贊的回答:這個時代根本配不上她的演技。
李靜問過郝蕾:「很多演員因為一部戲就大紅大紫,有些演員很長時間在積累,你是什麼樣的心態?」
她回答:「如果我能活到80歲的話,我就一定會演到80歲,你把這個時間放得特別長,就不用在乎一朝一夕。」
她也曾說:「我要堅持到塔尖上才有話語權,才能告訴別人什麼是好的表演。」
如此的堅決與坦誠,郝蕾被易立競形容成「尤如一個穿著盔甲的戰士。」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郝蕾用她的尖銳和直接戳破這個行業的虛假。
2021年《我就是演員》,張檬後悔整容毀掉了自己整個演藝生涯,郝蕾告訴她放棄對外形的執著:「作為一個女演員我已經胖成這樣了,但我還是這麼自信地坐在這裡,因為我的演技是誰也拿不走的。」
她批判現在備受追捧的「炸裂式演技」,因為那不過是一個戲劇學院大二學生的水平。
最近的《無限超越班2》,她勸轉行直播賣貨的朱梓驍:「我一直不主張演員去直播帶貨,不能哪有錢往哪去。」
因為「文藝女神」頻上綜藝,爭議隨之而來。
她回應:「如果我不是這麼有能力的演員,他們為什麼要邀請我?我憑什麼有臉坐在導師的位置上呢?」
沒有人能反駁這句話。
她要走到浪尖,讓「表演」回歸到正常標準。
郝蕾已然成為這個時代,最厲害的演員之一。
而那個15歲,哭鼻子的小女孩也回來了。
成熟
三年前,郝蕾跟張子楓一起拍戲,當她知道張子楓6歲開始拍戲時,媽媽就一直陪在她身邊,郝蕾很羨慕。
她15歲拍戲,自己提著行李就去坐火車了。那時連個硬座都沒有,她在車廂跟車廂中間,坐在自己的行李上。
當時她沒有覺得苦,反而很興奮有機會去表演。可後來回想,那些都是隱隱的傷害。「我是無助的,永遠要靠我自己。」
2005年,郝蕾和演員李光潔戲外生情。
兩人的婚姻維持了兩年,心碎收場。
離婚後的一年多時間,對於郝蕾是一場手術。
朋友說她缺乏被愛的能力,她只想拚命地給,但是人家愛她,她不知道怎麼接。
她開始面對自己,她想,自己太早離開家人,親密關係疏離,後來戀愛的親密關係中,男朋友替代了很多職位,愛情承受了過多的重量。
她希望能學會處理好親密關係,但是2019年,她的第二段婚姻又失敗了。
因為二次離婚,爸爸在家教訓她。
郝蕾終於說出那句話:爸爸,我都這麼大了,你看我從15歲離開家沒讓你們操心過,我想要一個擁抱。
可爸爸說:「擁抱有什麼用。」郝蕾淚如雨下。
2022年,郝蕾帶爸爸去例行體檢,體檢報告顯示爸爸「肝占位」。
一夜之間,郝蕾發現爸爸就跟植物枯萎了一樣。
她想安慰爸爸,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說,因為爸爸從沒教過她安慰的話怎麼說。
她給爸爸買了刮痧板,很驚訝爸爸居然沒有抗拒。
郝蕾問爸爸「颳得疼嗎?」這句很簡單的關心,郝蕾很艱難才開口說出來。
直到那天她才覺得,她和爸爸如此熟悉。
講這件事的時候,郝蕾哭得稀里嘩啦。
盔甲戰士走到了山峰,她不需要什麼獎項,她更需要的是一個擁抱。
我想,她會得到擁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