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來自清華的邀請 | 歸成:那些建造中國的百年巨匠

2019-09-29     中信出版集團

一百年前

正當現代主義在西方興起之時

一批中國的年輕人

懷揣著「實業救國」的偉大理想

不辭辛苦赴美求學

其中有近20多位中國留學生

選擇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去學習建築

最後有18人學成歸國

梁思成、林徽因、楊廷寶、陳植、童寯(jùn)...

這些學成歸來的建築師在中國各地

設計建造了600多所經典建築

到現在依然惠及千萬百姓

他們建立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建築教育體系

培養了一批建築領域的莘莘學子

他們堅信,中國的建築史要由中國人自己來書寫

他們!就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

那麼,這群天之驕子的留學之路是什麼樣子?

每個人的背後又有哪些熱血沸騰的故事?

今天,阿信就給大家強烈推薦

正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二層展出的

《歸成》——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第一代中國建築師

本次展覽內容一共分為五個部分:

  • 「賓夕法尼亞大學與第一代中國建築師」
  • 「賓大建築課程」
  • 「中國留學生的教育成就」
  • 「第一代中國留學生的歸國貢獻」
  • 「篤學之思,學范之成」。

展覽從早期入學,到美國學習一直到後期歸國實踐,完整呈現了一批具有奠基意義的中國建築師與建築教育家在專業領域拼搏奮鬥的學習歷程。



圖源:清華大學美術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的策展人童明是當年第一批留美建築師童寯(jùn)先生的孫子。從2015年起,童明便開始積極籌備此次展覽,他搜集了大量中國第一代建築系留學生的手稿原作、繪畫圖紙以及生活照片,同時走訪了這些建築師的後代。在他看來,這場展覽填補了中國建築教育史上的空白,呈現了一代志士階層的歷史擔當。

看完這個展覽,小夢相信你會進一步了解留學賓大第一代建築師對近代中國建築的深遠影響,並從他們的求學經歷中感受到追夢的力量。

當然,阿信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展覽攻略,配合這份攻略看展,事半功倍哦!



賓大,我們來了!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簡稱賓大。位於美國東部賓夕法尼亞州最大的城市費城。20世紀初,賓大建築學專業在保羅•克瑞等教師的帶領下引入法國巴黎美術學院布扎(Beaux-Arts)建築體系,迎來了建築學科輝煌的時代。

左:賓大美術學院海登樓,1906年 | 右:保羅•克瑞

賓大建築專業使用布扎體系中的繪圖房訓練教學模式,力求使教學適應於美國的實際需求。在布扎體系培訓中突飛猛進的賓大學子,各種大賽上都屢獲殊榮。

左:賓夕法尼亞大學海登樓繪圖教室,攝於1910年代 | 右:學院310繪圖教室

正是在這一時期,賓大美術學院迎來了第一批中國留學生。1918年至1937年間,中國有百餘人遠赴海外求學現代建築。其中,前往賓大的中國留學生最多。這些年輕人本身就是天之驕子,來自中國的精英家庭。

楊廷寶在學生宿舍樓留影

出身河南知識分子家庭的超級學霸楊廷寶是最早一批來到賓大的留學生。在清華學習時,楊廷寶便與梁思成加入清華美術社,一起出版年刊、創作繪畫。

左:陳植,右:童寯

陳植是這批留學生中最活躍、最開朗的。他留存下的大部分照片都笑得非常開心。陳植的父親陳漢第擅繪松竹,是杭州求是書院(今浙江大學的前身)的創始人之一。

左:童寯、過元熙、陳植,右:《學生宿舍》,童寯,紙本水彩,1929

看起來沉默寡言的的童寯出身優渥,他的父親曾是欽點的七品官,也擔任過省教育廳廳長。童寯本人也是一位繪畫大神,他擅長水彩畫、炭筆畫,創作的作品讓許多美術從業者都嘆為觀止。

林徽因與梁思成

當然,這一批留學生中,還有最為人熟知的建築學伉儷——梁思成與林徽因。林梁身後的兩大家族,都為中國近代學術史、藝術史及建築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惜的是,由於賓大建築系不招收女生,林徽因只能「曲線救國」,先就讀賓大美術系,然後旁聽建築系的課程。



我是建築師,也是藝術家

賓大建築課程體系非常全面,講究對學生全面素養的培養。他們希望不僅培養一批技術嫻熟的繪圖匠,也希望把學生培養成真正的建築師。

賓大設置的課程

因此,賓大建築教育系統十分強調藝術與技術並重,在課程中加入了詩歌、音樂、繪畫與雕塑等內容。賓大這種自由廣博的學風,讓每一位中國留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

右:羅馬浮雕,徒手鉛筆素描加白墨高光,童寯,1927

比如,繪畫大神童寯在自己的作業中就會加入美術化的筆法,當大家都以「羅馬浮雕」為主題完成作業時,童寯會在畫面上增加高光,來體現白瓷感。

梁思成(左)與童寯(右)的外國建築史筆記 1925-1926

同樣是外國建築史筆記,梁思成的風格看起來充滿著古典主義氣息,而童寯則依然用他擅長的水彩風格完成。

賓大的建築系課程還十分講究基本功的訓練。大到作品的完成實踐,小到寫作業時的字體大小、用墨濃淡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左:展廳現場的作業題 | 右:童寯先生的字體

在展廳的這一部分,大家將會看到十幾份保存完好的作業題,題目上明確規定了完成作業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周),以及用濃墨完成書寫等細緻要求。

童寯作業,1926

如果仔細觀察展品,您會發現童寯先生的一份作業由於沒有按照規定,而被老師批註為「用濃墨」,可見當時的賓大教學體系之嚴謹。



學霸,都是學霸!

據陳植先生回憶,當時這批學建築的中國一代留學生,因為特別顯眼,而被稱為「中國小分隊」(The Chinese Contingent)。這種稱呼不僅代表著人種上的特別,更代表著成績上的突出。

中國留學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 林徽因(左二)陳植(右一)

賓大的評分標準份三檔,分別是P檔(Pass及格)、G檔(Good優良)以及D檔(Distinguished傑出),而在賓大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幾乎都是D、G兩檔。

楊廷寶在賓大, 1920年左右

楊廷寶是這群學霸中的學霸,他大概修了97學分,絕大多數都是D(傑出),還擔任了賓大中國留學生會會長。

楊廷寶作品:左:唐代畫像,中:賓大學生宿舍過街樓拱門洞,右:康斯坦丁堡聖索菲亞大教堂

當時的美國《晚報》這樣報道這位優秀的學子。

「許多建築專業的學生都表示,如果第二天要交作業時,他們必須通宵達旦才能完成,但是楊廷寶卻是個例外,他能很好的安排時間。」

另一方面,衡量當時建築學生是否優秀的一個重要標準,在於學生參加各類建築設計競賽中獲得的名次。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們,在這種充滿競爭的教育體系中屢獲佳績。

左:梁思成,立面設計,1926年約翰·斯圖爾森紀念獎學金競賽,參賽作品

右:陳植 ,市政廳沿帕克大道立面處理,1927 沃特·柯普紀念競賽一等獎參賽作品


在這部分展廳現場,您一定會立刻找到繪畫大神童寯先生的作品。

這幅參賽作品,是童寯在1928年參加全美大學生競賽時獲得布扎設計協會的一等獎作品。童寯巧妙地融合了建築細節部分(圖片下方)、平面圖以及立面圖,同時還運用了大量暈染技術,讓整個畫面看起來不僅是一個建築設計稿件,更像是一幅精美的藝術作品。

更讓同期美國學生眼紅的是,這批中國留學生不僅總是把最高的成績搶走,在其他領域也多才多藝。梁思成在清華時期同班同寢的室友、那個愛笑的陳植,有一副讓人羨慕的好嗓子。在賓大學習期間,他不僅建築成績非凡,還加入了唱詩團擔任男中音。

左:陳植 | 右:梁思成

後來,陳植還師從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跟隨著名男中音歌唱家Horaton Connell教授專業學習了4年聲樂。1927年,陳植作為賓夕法尼亞大學合唱團成員在白宮受到美國總統柯立芝的接見。

在賓大美術系學習的林徽因,入校後便擔當了賓大年刊的出版工作。如果您到展覽現場,便可以欣賞到林徽因在1926年創作的具有拜占庭馬賽克風格的聖誕賀卡。

左:林徽因畢業照 | 右:林徽因繪製聖誕卡,1926



祖國,我們為你努力!

這批留學賓大的建築系學生在畢業後,大多都選擇了回國。「實業救國」的情懷與使命,激勵著他們要把在西方學到的新知識重新運用在國家的建設中。

1927年,學霸楊廷寶回國,加入當時中國最重要的建築事務所——基泰工程司。

他們在南京建造了中央醫院、中央體育場等等。在上海實現了「上海市百一店」,也就是今天的上海第一百貨,至今仍被稱為上海的經典建築。

左:南京中央醫院 | 右:上海市第一百貨舊照

而風流倜儻的陳植與繪畫大神童寯則在畢業後與同學趙深一起,聯合創辦了華蓋建築師事務所。在南京,他們設計了中山紀念館,鐵道部大樓等等。在上海,設計了大上海大戲院、金城大戲院(今黃浦劇場),還有浙江興業銀行、恆利銀行等,現在都可以稱作上海經典的近現代建築。

大上海大戲院夜景,現為大上海電影院,華蓋建築師事務所,1933,左為實物,右為設計稿

特別是大上海大戲院,華蓋的設計師運用當時時髦的「Art Deco」風格(類似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那種風格),在外立面設計了一系列霓紅燈的光柱。每當夜晚來臨,華燈初上,傳統的上海就會搖身一變成為漂亮的摩登女郎。

除了積極介入實踐外,這批留學生回國後也開始嘗試建立屬於中國文化的建築教育系統。

東北大學建築系師生合影,前排右二梁思成,右三陳植,左二童寯,1931

梁思成與林徽因回國後創立了東北大學、清華大學建築系。童寯、楊廷寶等人也在中央大學以及後來的南京大學任教。他們在從事設計實踐的同時,積極在各校講學,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建築專業人才,讓現代建築事業就此蓬勃發展。



怎麼樣?大家有沒有為這樣一群建築師感到自豪與驕傲呢?

那就快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看展打卡吧!

當然阿信也要提醒大家:去清華看展的話,一定不要忘記四樓的特展《與天久長: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特展》,裡面有許多好玩兒的文物:

攝/笪顥天 | 這是一條...「體操龍」?

攝/笪顥天 | 這種晶瑩剔透的棋子究竟怎麼玩兒?


攝/笪顥天 | 你說啥?這個大傢伙竟然是樂器?

想從專業角度了解這些文物嗎?

沒錯,福利來了!

送!送!送!

中信IP夢工廠聯合國內知名博物館親子教育品牌「耳朵里的博物館」

為大家送上國慶雙份福利!



國慶福利一:

讓「耳朵里的博物館」帶你看秦始皇的兵馬俑與豪車、漢武帝可能使用過的博山爐...通過189件一級文物,300餘件重要文物,了解中國歷史上最強盛、影響力最大的四個時代。


  • 福利內容

贈送價值¥328展廳精品課程1次(含1位兒童及1位家長)

  • 課程信息

2019年10月6日 (上午9:15-11:45)

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報名年齡為7-10歲

  • 參與方式

Step 1:轉發此文至朋友圈並截圖

Step 2:在「IP夢工廠」公眾號後台回復朋友圈截圖

Step 3:回復「北京」,即可參與抽獎

  • 開獎時間

活動開獎時間為2019年9月30日,晚上9:00

請獲獎者主動填寫獲獎信息,方便小編聯繫到您哦!

  • 活動須知:

1. 本課程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天久長——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特展》展廳上課,時長150分鐘。

2. 價格為單人學生價格(每名學生可有一位家長陪同),價格不包含展覽門票,請自行購買或預約清藝博特展門票。

3. 活動不支持折現、退換及轉讓,請大家一定看清課程信息。

4.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想要了解本次課程具體信息或購買其他課程,請聯繫耳博線下課程小助手。微信暱稱:耳博線下課小助手、微信ID:erboxianxiake 、諮詢電話:17610392697


國慶福利二:

中信童書旗下知學園聯合故宮出版社,以清宮《獸譜》、《鳥譜》、《海錯圖》為藍本, 精選其中120種動物,集成3冊。用現代博物學的方式講述聞所未聞的動物傳奇故事...

  • 福利內容

抽取3位幸運讀者,隨機贈送價值¥98《故宮裡的博物學》系列任意1冊


  • 參與方式

Step 1:轉發此文至朋友圈並截圖

Step 2:在「IP夢工廠」公眾號後台回復朋友圈截圖

Step 3:回復「祖國」,即可參與抽獎


  • 開獎時間

活動開獎時間為2019年10月2日,晚上9:00

請獲獎者主動填寫獲獎信息,方便小夢聯繫到您哦!


  • 活動須知

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IP夢工廠所有



最後,阿信送上觀展小貼士:

《歸成》——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第一代中國建築師

展覽時間:2019年7月23日—2019年10月13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二層展廳

《與天久長》——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特展

展覽時間:2019年9月10日—2019年12月17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展廳


購買展覽門票 請登陸清藝博官網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註:

1. 文中未註明來源的圖片均來自網絡。

2.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就轉發到朋友圈與大家一起分享喲!

3. IP夢工廠(微信號:IPdreamers)發表的圖文內容均為版權作品,轉載請發消息至公眾號後台,並註明公眾號名稱及ID+想要轉載的文章題目,小編將儘快回復。未獲回復,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ui9ofG0BJleJMoPMT0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