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Chicology公眾號,歡迎關注我們。
由Mark Colle設計的2013年秋冬Dior高級定製秀場,那是Raf Simons到Dior的第一場秀,滿牆鮮花
高級定製周還是如約而至,時尚正在為我們傳達某種正面的信心,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好看的衣服依然會準時來到身邊,用任何方式。
回顧人類歷史上大劫難的那幾年:
Dior在二戰期間短暫關店,之後為了節省面料成本,Dior開始製作只有人體1/3大小的迷你衣服,用於展示,這也是今年Dior小電影的一個歷史淵源。
Coco Chanel在她的國家最需要她的時候,迅速關門、遣散員工,自己一個人跑到美國躲著。這件事情讓二戰之後回到巴黎的Coco小姐,一度遭到抵制,也成為品牌歷史上最不願意被提起的污點。
時尚之美到底能不能夠鼓舞士氣不得而知,但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時尚產業的存在事實上會為社會提供一定數量的工作崗位。而作為消費品的時裝,在經濟低迷的時候也可以起到刺激消費的作用,只要還在活躍,就能拯救一條產業鏈上上下下的人。這可能是時尚這個產業,在人類陷入困境時候,對這個社會最真實有效的貢獻。
2000年Chanel的高級定製秀
所以,無論如何,看到高級定製系列按時發布,心裡還是高興的,不管任何一種形式,起碼這個產業沒有死掉,在這個產業里工作的人都還有飯吃,這當中包括你和我和他。
讓高級定製走上街頭,搭配牛仔褲,曾經都是創舉
這次的高定沒有秀場沒有T台,有的品牌甚至沒有衣服,大家一律變成線上發布。單純的圖片發布是不夠的,於是很多品牌選擇在同一時間推出相應的視頻,讓大家更加了解衣服動態時候的樣子。在視頻中,也更好地傳達了設計理念等等一系列東西。研究生時候學習和研究所謂的fashion film,但畢業沒多久,感覺這並不是一個趨勢。轉眼7年過去,如果今後所有東西都轉戰線上,貌似fashion film還真的就是未來。但是,高級定製本身的意義,是為客人量體裁衣,鞍前馬後的周到服務。如果一切也都轉戰線上,高級定製的價值感又剩下多少呢?未來已來,這次發布之後,大家可能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實體秀場存在的意義了。
1987年Christian Lacroix的高級定製秀場
以下三個品牌發布,也算是各有各特點了。
Dior
2020 Fall Couture
Dior這次高級定製的發布,聲勢不小。品牌還為各個媒體朋友發布了正式的紙質邀請函,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通過Zoom在線上跟所有人見面。跟所有人說了短片拍攝的概念,這一季設計背後的故事,表述的似乎比做一場秀還要清楚。
一條長達14分鐘的短片,伴隨整個系列一起發布。
短片中,Dior高級定製工作坊的員工,在小人台上製作精美的衣服,一系列華麗的鏡頭,希望告訴觀看者,即使是迷你版的高定,我們依然費盡心思。前面也說過了,製作小樣本的方式,Dior在二戰之後、物資緊缺的時代就已經用過。直到這裡,還能夠被理解,之後短片中的一系列操作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這條短片由義大利導演Matteo Garrone指導,他是Maria的好朋友,片子整個基調是超現實主義的。
製作好的迷你樣板小衣服,被兩個門童一樣的男孩子裝在迷你時裝屋裡,像抬轎子一樣抬到天涯海角,給各種女神、女人、女雕塑挑選。門童們翻山越嶺,找到這些似人非人的女性,為幾乎全裸的她們量體。這些女性對Dior的時裝,都露出了無比渴望和崇拜的眼神,即使帥哥放在面前也都看不到了。
可以了解品牌為什麼這麼拍攝,為了告訴大家,即使是美人魚都對Dior趨之若鶩,沒有Dior寧願不穿衣服。但,方式是不是有點極端了?那些在河邊玩耍的女孩子們的眼神,是不是有點太過於露骨了?行為是不是有點太天真了?而且不管設定如何,展現時裝的美,應該是第一要務。但一個從巨大白色蝸牛殼裡鑽出來的、只有上半身的美女,真的適合穿一條拖地長裙嗎?穿上衣服之後,這些生活在叢林裡的精靈,除了跟男朋友玩追逐的遊戲以外,似乎沒有任何變化,那請問有什麼意義?
所以,如果真的想用小電影的方式來表現一整個系列,請多少考慮價值觀的問題。因為一個視頻超過一定時常之後,能夠傳達的東西是很豐富的。像是Dior這麼簡單粗暴的內容,大可縮減到4分鐘之內,還更加方便新媒體的傳播呢。
Chanel
2020 Fall Couture
Chanel也有短片,但是短片要簡單很多,只有一分多鐘。形式也比較傳統,幾個熟面孔模特在一個光影空間中,扭扭腰跳跳舞。還是想跟Dior說,Chanel這種方式看起來又省錢還清楚明白。
全系列則以照片的方式發布,由攝影師Mikael Jansson 拍攝,系列發布之後Chanel還將為所有高定客戶,寄送更加多細節照片的產品手冊。
這次的靈感繆斯還是選擇了Karl Lagerfeld生前最喜歡的Diane de Beauvau-Craon,一個來自古老傳統家族的朋克叛逆少女。
Virginie Viard說,用這樣的方式展示,她嘗試了更多可能在實體秀場不會嘗試的東西。雖然話是這樣說,但誰不懷念在巴黎大皇宮裡天馬行空的Chanel。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次Chanel高級定製只發布了30個Look,這應該是近20年甚至是30年來數量最少的一個系列。單純是2020春夏的高級定製,也有整整62個Look,這一季直接縮水一半。發布數量的減少,充分說明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的低迷。
遙想上個世紀90年代,Chanel高級成衣的秀分分鐘都有超過150個Look同時發布。只有30個Look的Chanel高級定製,看得人實在焦心,那個華麗鋪張的年代,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重現?未來的艱難,用這30個Look就能充分說明了。
Schiaparelli
比Chanel只有30個Look更加誇張的是Schiaparelli,因為Schiaparelli甚至沒有將實體的衣服做出來。
品牌只是展示了一段視頻,Daniel Roseberry獨自一人戴著口罩,拿著自己畫畫的工具,坐在紐約的公園裡,在與Schiaparelli的神交中繪製了新一季高級定製的草圖。
2019年4月,在Thom Browne 做了10年的Daniel Roseberry,被任命為Schiaparelli的創意總監。今年1月份,在新一季的時裝系列發布之後,他從巴黎回到洛杉磯,然後就碰上了疫情,整個加州封城。待到加州解封,他來到紐約,紐約疫情大爆發。所以直到現在,Daniel Roseberry已經滯留紐約好幾個月了。這意味著,他已經有幾個月沒有見到品牌的同事們了。
任何一個高級定製系列,都不可能在相互隔離的狀態下完成。跟Chanel和Dior這種傳統的法國時裝屋不一樣,現在更多的時尚品牌是全球性的。比如Schiaparelli,品牌本身屬於義大利集團,設計工作室和發布都在巴黎,然後創意總監是一個美國人。這樣跨國型時裝屋,在面對疫情的時候格外艱難。原來我們覺得世界很小,今天在上海晚上就能到巴黎,但疫情讓世界再一次變得很大。所以無止境的全球化是不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但是Schiaparelli這次雖然只有一個短視頻,外加一堆的時裝草圖,倒是讓我們隱約看到了時裝原本的模樣:時裝的設計是關於結構的,而不是T恤上的印花;時裝的設計是關於比例的,而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oversize;時裝設計是關於廓形的,而不單單只有風格。
在困難的時候,也許才是思考事物本質的好時光。
text :盧笛
graphic: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圖片來源: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擅轉至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