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會心 編輯|欣欣
疫情期間在家無聊,和大姨家表姐視頻聊天,聊到舅舅家表妹訂婚要彩禮的事,生氣又無奈。
男方準備的彩禮低於普通基準一大截,並要求今年結婚。不僅彩禮準備得少,做事禮節上也不夠大氣。
就像今年過年,男方第一次來表妹家,卻只拿了一箱水果,兩箱牛奶,除此之外沒有了。對此舅舅、舅媽很生氣,婚前做事就這樣,婚後就更別提了。並不是想要對方多少東西,是覺得沒有被尊重,不夠珍視自己的女兒。
不清楚其他區域的風俗習慣,我們這邊第一次去老丈人家,是十分重視的,特別是趕上過年,大大小小琳琅滿目的禮物,代表著男方對女方的態度。
而彩禮方面,也有一個大概基準,男方要有房有車,禮金十六到二十萬不等,另外加三金。不過,所有男方給予的禮金和首飾,由女方收著,用於小家庭的建設,女方父母一分不留。
而表妹的男友只準備十二萬彩禮,沒有車,沒有三金,拆遷房。顯然少太多,我和表姐給她的建議是:爭取多要點禮金,買三金,以後有條件自己再買車。
可表妹認為,只要婚後兩人「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什麼都會有的。找到一個合適的伴侶也不容易,不想因為彩禮鬧得不愉快。
聽著她的說辭,氣不打一處來,簡直和我當初如出一轍。
當初我和表妹的想法一樣,認為彩禮多少不重要,只要兩人感情深一條心,日子總能過得紅紅火火。後來的事實卻啪啪打臉。
我是八年前結的婚,男方在縣城首付的房子,禮金兩萬,其他沒有了。
由於開發商一直沒交房,又急著結婚,所以有個裝修問題。預算裝修費用四萬,媒人傳話來說(農村相親是由媒人中間溝通),房子下來男方父母會負責裝修。
對此我沒有意見,但我媽不同意,她擔心結了婚有變故,執意要把四萬裝修款先要來,讓我收著,房子下來再自己裝修。
多麼明智的決定,卻被我攪黃了。堅決不許我媽要裝修款,認為她太過分,掉錢眼裡了。
當一年後房子終於下來了,卻遲遲沒有裝修的動靜。我不解,有點生氣,催老公問問情況,他很不情願地往家打了電話,剛說了幾句,就聽那邊婆婆很大聲的說:「裝!裝!這就給你們裝修!」故意讓我聽到。
她是忘記了婚前的應予,還是就沒當真過,我不得而知,總之最後弄得大家都不開心。
不管怎樣同意裝修就好,我和老公都在外地,也不敢再多過問。
不是心甘情願地做一件事,是絕對做不好的,這句話太對了。公婆隨便找了一個做裝修的遠方親戚,就撒手不管了,導致後來房子出現了很多問題。
1.防水沒做好,管子漏水了快一個月沒人知道,水流到了房外才被鄰居發現。
2.牆壁用了最差的塗料,手一摸就一片白。現在住的過程中,牆皮到處脫落。
3.房子裡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只做了最基礎的裝修。
沒辦法,只能接受,再自己一點點置辦。我們小兩口沒什麼積蓄,兩萬禮金早已花光,生娃養娃,還房貸,基本是月月光的狀態。
只能勒緊褲腰帶,在不委屈孩子的情況下,多攢錢。有點錢就去買個床,又有點錢再去買個衣櫃,就這樣一件一件,用了兩三年時間終於置辦齊了。
如果擁有那四萬裝修款,如果自己盯著裝修,如果晚一點結婚生娃.......
如果能像我家鄰居小姐妹一樣,也很不錯。她和我差不多時間結婚,卻比我早早過上了富足輕鬆的生活。
她的禮金是五萬,房子是農村自蓋的二層小樓房,早已裝修明亮。婚後生活輕鬆無壓力,夫妻相親相愛同心協力,日子越過越好。
幾年時間生育了一兒一女,買了小汽車,最近又市區首付了一套學區房,準備搬到市裡,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好日子也是伴隨著辛苦走過來的。聊天時她跟我說,還好結婚時手裡有點錢,心裡踏實。婚後的婆媳關係,生娃帶娃,無法工作沒有收入,和社會脫軌,日復一日真的煎熬。
每當心累的時候,想到自己手裡還有幾萬塊私房錢,覺得還能撐一撐,希望就在眼前,當撐過了最難的日子,往後也越來越好。
錢真的能治癒大部分生活煩惱。好日子是人過出來的,這話沒錯,如果能有一個好的開端,為什麼不呢。所以我認為,彩禮應該要有,而且女孩子應該勇敢地去爭取,為什麼呢?
第一,彩禮是對女性的足夠重視,是對女性婚後付出的補償。
有人說,你們怎麼那麼拜金,現在禮金越來越重,農村都快結不起婚了,太過分。
真的不過分。電視劇《白鹿原》里,白嘉軒娶一個妻子,還需要幾馱子棉、糧和一摞摞的銀洋呢。
在當前社會裡,女性進入婚姻後,付出是極大的。作家陳嵐在她的書中《彩禮的真相》有細緻的闡述:
結婚前普遍由男方買房,屬於婚前財產。如果有房貸,則是婚後夫妻共同償還。婚後女性要生育,生育嚴重損耗女性的身體機能,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育兒和照顧家庭上,而大部分男性則會全力拚事業。
這樣很容易造成男方的社會價值不斷升值,而女方的社會價值不斷貶值。這顯然是不平等的合作。
並且,女性生育是沒有社會福利支持的,一旦離婚,也沒有離婚補償。所以,女性為了規避風險,是可以要彩禮的。這筆錢,不屬於娘家,不屬於婆家,嚴格上來說也不屬於小家庭。屬於女性的獨立財產存儲起來。
第二,如果你的境況做不到完全私有彩禮,最好也要為自己存儲一部分。另一部分則拿來創造自己的小家庭,作為小家庭的第一筆啟動資金。
小米老師在她的文章中說過:婚姻就是兩個人合作成立一家公司。
而禮金不就是公司的第一筆啟動資金嗎。這筆錢可以是男方婚前自己賺的,也可以是父母提供的,總之要有,而且尤為重要。
俗話說,家有餘糧,心裡不慌。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過日子不是詩和遠方,更多的是生活瑣碎,需要精打細算。
物質充盈的家庭會影響家庭的運勢。經濟物質充足,煩惱就減少,夫妻也就更恩愛,就有能量去創造更優質的物質,精神世界也逐漸豐盈自在。出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里,幸福滋養,很容易養育出健康聰明又自信的孩子。
作為普通女孩子,真的應該為自己多考慮、多規劃。不僅自己要努力,也要勇敢地爭取自己應得的。這是為自己負責,也是為後代負責。
作者:會心,八零後中年婦女。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