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里,學歷、文憑成了無數學子和家長的追求,為了那一封錄取通知書,我們的孩子們可以「朝五晚十一,全月無休」,而我們的長輩可以全家齊上陣,做好全部的後勤工作,讓孩子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里認真學習。各類型輔導班一應俱全,各種營養品、補品應有盡有。這一切的怪相,只是因為知識是無數普通家庭改變家族命運的唯一機會!
可是在這種「重成績、輕能力,重分數、輕德育」的環境里,真的能夠培養出我們想要的人才嗎?很多父母總覺得,孩子長大了會懂自己的良苦用心,可是面對在青春期叛逆、不懂事,長大後成為「巨嬰」,靠「啃老」生活的孩子們,有多少父母悔不當初呢?在我看來,孩子的成績、學歷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學會生活、學會成長,能夠獲得受用終生的技能,這才是教育的真諦!而相比於學歷和成績,這七種習慣和技能,才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大財富!
體育鍛鍊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是頻繁的熬夜、應酬和繁重的生活壓力,不斷地透支著職場人的健康。如果某一天你突然倒下了,你的工作、財富、家人該怎麼辦?我們無法規避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各種問題,但是我們可以不斷調節自己的身心狀態!而調節最好的選擇就是體育鍛鍊!
體育鍛鍊成本低,收益高,可以全方面的放鬆我們的身心!不論工作還是學習,精力都是隨著時間的進行而下降的,通過30分鐘的體育鍛鍊可以給我們的身體充電,在運動過程中,也許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靈感!
理財能力
我們中國的教育是羞於談錢的,可是我們的生活又要求我們必須跟錢打交道,這就造成了學與用之間存在著巨大鴻溝。因此,最好的金錢教育是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和理財習慣。我認為,可以從那個以下三方面進行培養:
1、存儲習慣
零花錢、壓歲錢交給孩子以後,要引導孩子將錢進行存儲,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用。我的建議是孩子零花錢按周、按月給,花完以後就再也不給,一定要等到下次約定的時間再給,這樣有助於培養孩子存錢、合理消費的習慣;
2、消費習慣
消費一定要理性,不要盲目消費。孩子想要買一件東西的時候,要讓孩子想清楚:為什麼要買,買了有什麼用,是不是一定要買,同樣的,要讓孩子學會去比價、比商品好壞;
3、賺錢習慣
錢直接給孩子孩子是沒有感覺的,正確的做法是等孩子長到一定歲數的時候,讓孩子通過一些勞動來換取「報酬」,這樣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還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
規劃能力
規劃能力包括時間規劃、消費規劃、生活規劃等等,這樣有助於幫助孩子從容處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規劃能力的培養可以從學習安排、周末安排、旅遊和出行安排開始培養。例如,孩子周末準備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用多長時間做完,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等等。
演講能力
演講能力是一個人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綜合體現,很多人面對大眾是不敢說、說不到重點的,而如果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獲得更多的認可,就要敢於站到台前,敢於面對人群,將自己自信、熱情的一面展示出來,贏得別人的認可!
有些人喜歡侃侃而談,可是說不到重點,通篇都是「廢話」,惹人反感。因此,如何說到大眾心裡去、說到「要害」也需要勤加練習。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鼓勵孩子敢說、多說,說多了就不會怯場、說多了就會更加自信,而一味地打擊孩子,會讓孩子羞於表達,即使孩子滿腹經綸,也無濟於事!
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人是群居動物,在一群人當中,總有幾個人身邊圍繞著多數人,而這些焦點始終是別人羨慕的對象。我們的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要敢於讓孩子去處理他遇到的問題,不要過度保護和干預。
我見過一些家長,對孩子進行過度保護,出了任何一點問題都要大吵大鬧,最終導致自家孩子被其他孩子孤立,沒有朋友。通常情況下,在這種家庭氛圍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心理上都會有一些缺陷!
終身學習的能力
在學校學習是短暫的,我們作為家長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個習慣是孩子不被社會淘汰的根本所在!
良好的品德
中國人最重「德」,「德」是中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所在。從小孩子就應該學會誠實守信、尊老愛幼、遵紀守法等優良品德。有德才能稱之為「人」,而「人」才能夠在社會上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不能拘泥於某一兩個方面,而要注意孩子的全面、終身可持續發展,只有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才會比我們這一代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