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上疾病、抑鬱?真正罪魁禍首可能是吸毒的父母

我們印象中的童年是什麼樣子?可能是甜膩的棒棒糖、漂亮的新衣服、開心的遊樂場、父母溫暖的懷抱……事實上有些孩子卻並不是這樣。這些看似平常又美好的畫面,對於那些出生在父母吸毒家庭的孩子來說,卻是一種奢望。

2018年底,80名3至18歲來自吸毒家庭的孩子做了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在80份體檢報告中,51人的體重偏低,35人尿酸偏高,17人扁桃體肥大,12人竇性心律不齊。23名接受了心理檢測的孩子中,7人有重、中度抑鬱傾向。

為什麼才3-18歲的孩子就會有這些嚴重的身體和心理問題?

青少年問題一半來源於自身,更重要的是源於家庭,這與青少年的成長環境脫不了干係。造成這些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均來自父母一方或雙方有過吸毒行為的家庭。

吸毒家庭的孩子缺少了必要的照顧

吸毒對身體造成極大傷害,通常一名吸毒成癮人員連自己的生活都要依靠家人來幫助維持,幾乎沒有能力撫養一個孩子。

這些孩子有的是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有些住在親戚家,也有人獨居,受到的照顧相對有限。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不少吸毒家庭長大的孩子都免疫力不足和生活條件較差,很多都患有身體感染性的疾病。

有些孩子因為母親在孕前或孕中都曾有過吸毒行為,影響了孩子在母體中的代謝功能發育,導致代謝能力降低先天不足,沒辦法獲得均衡的營養,毒品對大腦中樞神經也造成了傷害,導致了心律不齊、智力發育異常等先天因素。

吸毒家庭的孩子缺少了關愛與溫暖

心理上的自卑、人際關係的敏感、情緒不穩定……這些不容易被窺見的問題,很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導致孩子走向犯罪,這便是吸毒家庭給孩子身體健康造成的傷害。

長期缺少家庭的溫暖,在最需要愛的年紀,他們卻生活在冷漠絕望的環境中。

很多涉毒家庭的父母,都有過一次甚至多次的戒毒經歷,所以孩子大多無法一直在父母身邊長大,他們的成長過程時常伴隨著缺愛、孤獨、自卑、疾病。

吸毒家庭長大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很難和同齡的同伴、同學建立起友誼關係,易激惹的他們,在人際關係上處理的是十分不當的。又因為缺乏教導,他們容易通過某些非正常手段來滿足自己的一些需要,如偷盜、搶劫。

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在關鍵時期的缺乏,卻是後期不可彌補的,成長的關鍵期有一定的時限性,錯過了之後,即使孩子能回到父母的身邊,受到關心與愛護,可能也很難體會到溫暖。

家庭中一旦有人吸毒,家便不成家了

在參加心理測試的23個孩子中,有7個人伴有中度或重度抑鬱症狀,占比30%,遠遠超過了我國目前抑鬱症群體3%-5%的比例。這個數據是驚人的,這些心理上的問題來源於父母吸毒對於孩子的造成的直接影響、間接影響,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不少吸毒者總認為吸毒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並沒有意識到吸毒毀掉的不光是自己,還有家庭,更有孩子。原生家庭對於吸毒者家庭的影響,遠比吸毒者所想的要大的多,而原生家庭對於子女的影響又無比巨大,尤其顯現於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時期。

對於在毒品家庭長大的孩子,除了要給予生理上的治療和心理上的輔導之外,父母戒毒後的長期陪伴也很重要。如果能夠正確、及時地引導,給予孩子以支持,讓他們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關愛,減輕恐懼,或可讓他們在後面的成長階段有所好轉。

作者:普及知識的康達君|羿思月

編輯:羿思月

校對:藍袖子

審核:藍墨水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文章不錯,請分享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如果身邊有人不慎沾染吸毒,請多點關愛和包容,儘早幫助他們戒毒,逃離毒品的魔掌!

---- 版權歸湖南康達自願戒毒中心所有 轉載請註明 ----

微信號:KDjiedu

http://m.kdjdyy.co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vCYWG0BJleJMoPMfh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