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與金朝的野狐嶺之戰是決定雙方命運的生死戰,並且直接影響了此後中國歷史的走勢與格局。
為了打這場戰爭,蒙古足足準備了五年時間,並多次進攻西夏,剪除掉金國的小弟西夏。
金國女真人以能征善戰著稱,世間有「女真人滿萬,天下無敵」的說法。
原先的女真人散居在東北山林之中,受盡契丹人的欺壓。
女真大英雄完顏阿骨打聯結起數千女真人,只用了幾年時間就平遼滅宋,建立了金國,威勢赫赫。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女真人口已經發展到近五千萬。金國長期推行殘酷的民族壓迫政策,與蒙古人結下了血海深仇。當時金國與蒙古的力量並不對等,人口比蒙古多四十餘倍;軍隊也在百萬以上,比蒙古多出十倍。
有人說:「金國如海,蒙古如一掬細沙。」金熙宗曾把蒙古一個名叫俺巴孩汗的部落首領以反叛罪釘在「木驢」上處死。
金世宗不僅要蒙古納貢,還每隔三年遣兵向北剿殺,謂之「減丁」,志在削弱蒙古人的力量。震爍千古的成吉思汗鐵木真就是被釘在「木驢」上處死的蒙古部落首領俺巴孩汗的後人。
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為報祖先之仇,深謀遠慮,精心策劃,於公元1211年親率十萬大軍南下,揭開了蒙金戰爭的序幕。
蒙古大軍來勢兇猛,突破金國防線,連陷金國北部數十座城池。金軍統帥完顏承裕接連放棄了恆州(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四郎城)、昌州(今沽源縣九連城鄉北三公里處)、撫州(今張北)三州,退至野狐嶺一帶,集結起四十五萬大軍,打算利用山地地形遏制蒙古軍隊的騎兵優勢,與蒙古大軍展開生死決戰。完顏承裕乃是金國宿將,曾經在隴西成紀六次大敗南宋大將吳曦,並在赤谷大破宋軍,輕取宋之成州。
蒙古大軍南下,完顏承裕被封為參知政事,與平章政事獨吉思忠一起在西北戍邊防禦,金軍節節敗退,朝廷唯獨處置獨吉思忠,讓完顏承裕主持防禦的軍事部署。
完顏承裕在野狐嶺部署四十五萬大軍迎戰蒙古人,恆、昌、撫三州及周邊的地主豪強摩拳擦掌,紛紛前來效命,自告奮勇,願為和蒙古交戰的前驅和眼耳。
也就是說,金國軍民同心協力、眾志成城,要在野狐嶺痛擊蒙古人,一揚大金國威。
可是,完顏承裕一聽說當地豪強來了,趕緊向他們仔細詢問此去宣德的路程。眾地方豪強頓時心涼了半截。詢問去宣德的路程,分明是在盤算著歸程遠近,在規劃大戰失敗後跑路的路線。
有人當場哀嘆說:「這兒的山高水低、地勢遠近曲折,我們全部了如指掌,作為三軍統帥不好好利用地理上的便利迎擊對手,而一心規劃逃跑路線,此戰必敗無疑。」
俗話說,兩軍相逢勇者勝。金國不但占有地利,而且人多勢大,以四十五萬迎戰十萬,完全可以以逸待勞,但主帥卻無求勝之心,普通將士的懼意和敗意就更濃了。
反觀蒙古這邊,成吉思汗偵知金軍有四十五萬人,卻分地結陣、各自為戰,便採取集中突破戰術,命令木華黎率八魯營自獾兒嘴通道發起突擊。
戰鬥發起前,木華黎自信滿滿,向成吉思汗立誓:「不破金軍,不生返!」
蒙古軍上下士氣高昂。
此戰,因為是山地戰,蒙古軍被迫放棄了騎射優勢,舍馬步戰,但全軍士氣如虹,一往無前,一下子就殺散金軍,直逼完顏承裕中軍大營。
金軍陣型過於分散,聯絡調度不利,人心渙散,全軍潰逃,數十萬主力就此瓦解。
金國精銳盡失,金國的中央機動兵力已不復存在,中原成了蒙古人來去自如的屠宰場。
曾經不可一世的金國也就在不久後滅亡於蒙古和南宋夾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