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是一種哲學":最前沿的水墨作品在上海無用空間開展

2019-09-18     丹青硯遇

"水墨是一種哲學":最前沿的水墨作品在無用空間開展

夏可君/文

無用空間

2019年9月7日下午,"水墨是一種哲學"水墨展暨研討會在上海無用空間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夏可君策劃,藝術家童雁汝南任藝術總監,邀請的五位藝術家的作品均代表了中國當代水墨的最高水準,他們不但體現了水墨黑白主義的當代極致形態,而且在繪畫與物化之間,讓古典的靈性獲得普世的感懷。

水墨是一種哲學

iInk as Philosophy

——夏可君

在一個過渡與紛爭的時代,在一個轉折與下墜的時代,如果水墨主義的藝術,中國黑白藝術,乃是一種可能的哲學,它必然有著超越時代的生命力,能夠給未來以啟示:那就是在時代的廢墟,在非常的餘外時刻,以其無用的哲學態度,形成超越時代之上的魂魄形象,並為未來的世界留下靈性的剩餘種子。

水墨是一種哲學,水墨從來不僅僅是一特殊的繪畫門類,水墨也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水墨乃是一種哲學,一種可能的哲學,一直生成著的哲學。

水墨,作為哲學,還是哲學自身的無為與無用化,這是因為水墨如此自然化,以至於它拒絕自身作為哲學。只有當水墨成為一種藝術哲學,或者讓哲學藝術化時,水墨才讓哲學獲得其顯現形態。

水墨之為哲學,因為拒絕成為一種哲學概念,還是出於自身的余化,即,自身的剩餘化與無餘化,它把中國哲學的無用與無餘,以藝術謙卑的方式實現出來,如此才可能讓哲學既保留了自身,也獲得了藝術的多樣性。

無用空間"水墨是一種哲學"研討會現場

水墨之為一種新的哲學、一種余化的哲學,就在於它試圖去面對現代性及其藝術的根本悖論:一方面,因為資本主義生產不斷刺激感官及其消耗,導致了垃圾的剩餘快感,越是渴望越是生產,越是生產越是導致渴望,但最終也導致一切成為一種快餐式的剩餘垃圾消費,這也是為何隨著波普藝術的出現,藝術的終結不可避免;但另一方面,整個現代藝術承擔了虛無主義的責任,面對主體與客體的雙重喪失,試圖在主體的剩餘快感與客體的剩餘價值之外,去發現一種新的中介或媒介,此媒介僅僅以餘留的方式保留主體與客體的剩餘狀態,還使之獲得盈餘的崇高。

無用空間"水墨是一種哲學"開幕現場

如果中國當代藝術有著可能的貢獻,就是去發現此媒介及其媒介的哲學表達,生成出一種新的余象:即便有著圖像,也是圖像的殘剩;即便有著物性,也是材質的剩餘轉化;要發現如此的材質,就既非主體的身體——把身體的剩餘快感加以平淡化;也非物質器具——但又必須還原到材質的自動生成。要發現如此的物,必須有著哲學的純粹直覺,那麼這是什麼樣的物呢?這是可以"物化"的材質——這是進入藝術中的自然,並非某一種自然物或自然對象,而是一種可以物化的材質,一種可感通的材質!

這就是水墨藝術出現的時刻,這也是水墨可以成為一種哲學的賭注,因為水墨乃是一種自然化的材質,它要求主體的自我放棄,但也要求材質的自身轉化,如此一來,當代藝術就離不開自然性,因為自然不是對象,自然一直在生成變化,但又不可能讓自然直接顯現,自然也是剩餘物,只不過自然同時也是盈餘物,自然的可變性或者無盡的餘地,讓藝術有了新的可能性,如何讓自然在藝術作品重新生成,哪怕是災變的自然在藝術作品中重新生成,又通過此材質自身的回撤與隱藏,又去除了材質的暴力顯現。因此當代的水墨藝術不可能是傳統的各種程式化的圖像水墨,也不可能是西方化的抽象水墨,而是充分展開水墨材質的可生變性與變異性,讓水墨的生產保持與自然的內在關係,在主體的形式賦予之前,在客體的材質固定生產之前,一直處於一種渾化與物化的狀態,有著物的生成,但處於物化,以抵禦物的異化,有著渾化,讓形象保持生變,甚至變異!

無用空間"水墨是一種哲學"展覽現場

如此的水墨新藝術,就把水墨帶往一種新的關鍵時刻,帶往自身的哲學化時刻:它既非要貢獻某種語言形式——如同現代主義的基本訴求,也非貢獻某種現成品的物質生產——這是後現代主義或者技術時代的製作,而是生成為一種"新現代主義":這就是余象的生成,是現代主義形式的殘餘影像,也是後現代主義的朦朧預感。哲學化的水墨余象,乃是讓主體與客體都有著餘地,在藝術作品的物化狀態中,生成出可能的形態,藝術作品發生於材質被規定之前的時刻,就是材質從自然狀態分離自己的時刻,不走向主體的造型,也不走向客體的成品,而是在造型形式與現成品表達之前,發現事物顯現的幽秘方式。

無用空間"水墨是一種哲學"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的幾位藝術家,老赫、張浩、蔡廣斌、王非、姜吉安,把水墨帶入了中國水墨轉化的關鍵時刻,體現了水墨默化的哲學本性,這就是對水墨的剩餘與無餘狀態,激發了水墨自然性的轉化潛能,賦予其從未有過的形態。他們充分認識到,不可能直接去畫一幅水墨畫,也不可能直接去處理水墨材質,而是要讓水墨材質的自然性充分活化,但又向著圖像與物性生成,但又不落入物象的規定性。

《視覺日記》/老赫/硬紙質水墨、中國墨汁加其它/90×120cm/2018年

老赫的《中國式觀看》水墨,但其實是以"軟性刮板"在"硬性紙板"做成,擬似草書的飛白與抽象的肌理,聚集了書卷之氣、石碑之跡與膠片之影,硬朗如石又柔滑如玉,鐵皮虛光中恍然有光絲呼吸,迴響宇宙光波的隱秘震顫,這是新的黑白主義與陰陽哲學,也是世界消失之前的最後余象,是在時代廢墟上升起靈魂不止息律動的形象!

《01-2心靈駐足的空間 2018-4》/張浩/宣紙水墨/320×328cm/2018年

張浩的作品打開了"三個平面",水墨平面看似抽象,其實是精神在大地上漫遊時對於空間的冥想回憶與重新構成,其毛筆思維體現的哲學母語,讓我們感受到水墨筆痕的隱秘呼吸於顫慄,但又被置於絹絲的抽象色塊平面上,因為雅致透明,與牆面背景平面一道,激活了水墨的心靈感應的精神空間。水墨之為哲學,乃是以異質的靈性空間打開自我心性化的筆墨,使之向著未來生成,打開可能的生活世界。

《中國山-窟山系列(源於敦煌428窟.窟頂北坡東壁)06禪修.89011》/蔡廣斌/水墨宣紙礦物質顏色/70x140cmx2/2019年

蔡廣斌的《中國山》系列,以極簡的色態與形態,轉化敦煌神聖的生命空間,使之回到平面色彩的高古又濃烈,而其擬似山形的極簡形態奇幻又簡約,朦朧又神秘。但又處於傾斜之中,既傳達岀對一個不確定時代的內在批判,也是個體自我艱難確立的象徵,在靈性上的轉化打開了靈魂的生命想像空間,而畫面的色彩又洋溢著讓人迷醉的無盡餘味。

《等候》/王非/紙本水墨/237cmx45cm /2019年

王非的《異域》系列作品,以其非常態,非常怪異乃至於詭譎的異形方式,讓我們感受到古老楚文化的詭秘與巫術,畫面上厚重的物象宛若古典的器物,輕盈裁切的剪紙又看似民間的裝飾花邊,整個畫面縈繞著一種鬼魅的超現實氣氛,根本不可能和諧並存的世界被巧妙並置起來,帶著水墨特有的魔力,這是事物在夢想自身的餘存狀態,這是對於超現實魔法與物化的重新想像,讓畫面形制進入外在展示空間,在畫面內部玻璃吸吶觀看,在進出之間,打開了非常的凝視空間!

《清正雅潔》之三/姜吉安/現成品繪畫(絹本)/40×80cm/2019年

姜吉安的現成品繪畫,以焚燒絹絲後的剩餘部分作為畫面畫心,然後以燒下的剩餘絹灰作為顏料,在水煮之後,充分利用工筆三礬九染的方式,塗染出絹面本身的線紋,讓紋理呈現出不同的色澤與餘味,畫面最終顯現的形態也與旁邊剩餘物的現成品對應,一個物被分解了,但其分開的各個剩餘部分,在物化的哲學態度下,卻生成出剩餘物的典雅之美。

水墨是一種哲學,水墨是一種哲學藝術化的高貴態度,當這幾位藝術家的作品彼此對話時,就形成了一個心魂呼吸的生命場,繪畫的余象幻化形態——平面的虛薄呼吸感——空間的心靈暗示,讓水墨以其黑白的透徹喚醒我們的深度觸感與歷史的詩意感通。

本次上海"藝畫廊"所邀請的這幾位在水墨領域有新的突破、新的作品、新方向打開的藝術家,就是試圖呈現出水墨藝術未來的方向,讓水墨作為一種哲學的高度與深度得以充分體現,並且給當代藝術提供某種可能的出路。他們以水墨的方式超越水墨,看似水墨卻已然不同,不似水墨但又得水墨之神韻與余意,這幾位藝術家在物性與繪畫、圖像與空間、空間與影像等等之間,打開了對話的新場域。

//

近期展覽

水墨是一種哲學

iInk as Philosophy

展覽/Exhibition:2019.9.7(Sat) - 10.30(Wed)

研討會/seminar:9.7(Sat), 13:30-15:30pm

開幕/Opening:9.7(Sat), 16:00pm

藝術家/Artists:老赫、張浩、蔡廣斌、王非、姜吉安

策展人/Curator:夏可君

藝術總監/Artistic Director:童雁汝南

電話/Phone:177 0650 3228

郵箱/Email:[email protected]

展覽地點/Exhibition address: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937號1-7室/藝畫廊YI Gallery

書道

展覽/Exhibition:2019.7.13-9.4

開幕/Opening:7.13 15:00

藝術家/Artists:吳昌碩 齊白石 黃賓虹 井上有一 谷文達 徐冰 管懷賓 等

藝術總監/Artistic Director:童雁汝南/ Tong Yanrunan

無用空間/Useless space: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937號1-7室/藝畫廊

關於時間的思索 Giuseppe La Bruna作品展

學術支持 | 林 暉

藝術總監 | 童雁汝南

主辦方 | 上海藝畫廊

協辦方 | 藝徑(Art Plus)

展覽時間 | 2019.3.9-7.10

展覽地點丨上海市徐匯區西岸龍騰大道2937號1-7室藝畫廊

14 th Curitiba 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

第14屆庫里提巴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

主題/theme:Open Borders

時間/time:2019.9.21-2020.2.23

開幕/Opening:2019.9.21 5 pm

地址/address:Oscar Niemeyer Museum

Rua Marechal Hermes, 999 - Centro Cívico 80530-230, PR(Brasil)

BIENNALE DI VENEZIA-58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

Biennale di Venezia - 58th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z

時間/Time : 2019.5.11-11.24

開幕/Opening:2019.5.8 18:00

地址/Address:Pavilion of Ivory Coast

Venice, Castello Gallery

Castello 1636/A (Via Garibaldi) – Riva dei Sette Martir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NPVSW0BJleJMoPMLGV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