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腦梗越來越多?警示:出現「3多1黑」,十有八九腦梗找上門

2019-07-29     關注心臟健康

大腦局部或者全部缺血、缺氧,導致腦細胞,腦神經壞死或死亡,被我們稱之為腦梗。

我國每年死於腦梗的人數已經達到200萬人,並且逐年增加,且趨於年輕化,心血管疾病發病前,往往還有心絞痛等症狀,但是,腦梗發病前,病人往往口齒不清,不宜被人發現。

醫生提醒:身體若出現「3多1黑」,十有八九腦梗找上門

「3多」

1、反胃多

在腦梗發作之後,患者通常會有噁心,嘔吐的症狀,而且在噁心,嘔吐期間還會伴隨有明顯的頭部眩暈感,這些都和大腦組織受到損傷有關。

此時,大腦神經組織在血液運行不暢的影響下,就容易引發噁心,嘔吐等情況。

2、失眠多

出現嚴重的睡眠時間增多,也是目前腦梗死疾病的一大明顯徵兆,在嗜睡的同時,患者還會感覺到劇烈的頭痛,嚴重的會承受不了疼痛,出現昏厥抽搐。

3、麻木多

手臂或者是腿突然感覺到麻木、沒有力氣或者是發生癲癇性的抽搐,都是腦梗來臨的前兆。

有些人還會出現口歪、不自覺流口水以及手足麻木等,這是因為頸內動脈供血不足而導致的,會影響到大腦皮層中央前後回流所導致的。

「1黑」

眼前突然發黑

主要的表現是眼前會突然發黑,會出現一瞬間眼前發黑看不清東西,但是這個現象會在一會之後恢復正常。也有些人會出現眼前重影、看東西不清楚等,這些都是腦梗的前兆。

這三件事最是傷血管,你可能每天都在做,趁早改

1、口味太重,吃太多鹽油糖

面對美味,許多人都拒絕不了,喜歡美食沒錯,但如果你吃得太咸、太甜、或者太油,則容易對血管產生危害。

首先,吃得太咸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而高血壓則是引發心臟疾病和中風的重要因素。

其次,吃得太甜不利於血糖、血脂、尿酸和體重等的控制,會對血管造成損傷。

最後,吃得太油容易血管中的血脂水平升高,加速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

2、抽煙

提起抽煙,許多人或許會聯想到肺癌、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但實際上抽煙對血管也會造成重創!

煙草中含有的大量有害物質會對血管的內皮細胞產生損傷,還會促進紅細胞聚集,使血液的黏稠度增高,嚴重的甚至還會引起高血壓,加快動脈粥樣硬化或者形成血栓。

此外,如果煙民想戒煙,也要等10年過後才能完全修復血管的損傷,因此,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及時戒煙!

3、久坐不動

如今,隨著工作方式與娛樂方式的改變,許多人會有久坐不動的習慣。看似舒服,但實際上會對血管造成不利的影響。

如果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會導致人體血液流動速度減慢,血液黏稠度增加,為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預防腦梗,做好「2多2控」,日常養護血管

1、補充營養物質

血管需要「抗氧化」,當人體自由基過多時,會造成血管內皮老化,引起動脈硬化、彈性變差,使得血管內更容易沉積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脂質,引起高血壓、高血脂、心肌梗死、腦梗塞等疾病。

而抗氧化劑,可以捕捉並消滅「自由基」,減少其對血管的傷害,維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預防血管疾病嚴重化。

生活中,茶葉就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如玲瓏菊、枸杞子、覆盆子、綠茶葉等。

其中,玲瓏菊屬於四大懷藥之一的藥用菊,不僅抗氧化劑含量最為豐富,且富含鉀和三萜類化合物等營養物質。

泡茶、做粥時放些,有利於減慢血管退行性變,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

2、多歡笑,忌著急

悲傷是心臟的大敵,調查顯示,心情抑鬱等不良情緒會導致心臟疾病的發生。

悲觀的心臟病患者,死亡率是樂觀患者的2倍。

因此,在平時我們一定要保持平常心,多歡笑,少憂愁,減少讓自己生病的機會!

尤其是起床和排便,都不要過於著急,用力大便,可使動脈瘤腔內壓力忽然增加,促使血管破裂。

著急起床,會誘發血壓升高,進一步導致血管損傷,所以,最好慢慢起床。

「2控」

1、控制血脂

高血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而動脈粥樣硬化,可直接促發腦梗發生。

這是因為,長期血脂高居不下,會使腦部組織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影響周圍組織,造成腦梗發生。

所以日常,要控制血脂升高,尤其是45歲以後,更要清淡飲食,勤於鍛鍊。

2、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腦梗的主要誘因,也很容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致使血管內皮受損,腦血管痙攣等。

尤其是45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者眾多,更要懂得控制血壓。

日此,除了做好保暖措施,少用鹽,還要定時監測自身血壓水平,早上慢起床、慢排便等。

了解更多心臟知識,微信搜索:關注心臟健康(GZXZJK123),三甲醫院心臟科醫生免費專業為您答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AwOX2wBUcHTFCnfwA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