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播,其中一位老夫妻的遭遇讓觀眾很是揪心。
這對老夫妻就是嚴爸嚴媽,他們在上海賣包子。
嚴爸嚴媽待人真誠,包子也做得好吃,每天早上2點鐘起床一直忙到10點多,就這樣連續奮鬥了十幾年。
靜宜店的小夥伴都愛吃他們家的包子,所以嚴爸嚴媽的生意特別好,就這樣辛辛苦苦地存了300萬。
他們的兒子也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嚴爸嚴媽就花三百萬給孩子買了一套房,自己也算是在上海落腳了。
這一天,嚴爸嚴媽收拾了自己的行李,準備入住新房。當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滿心期待地敲開門時才發現,親家母早已經住進去了。
而且兒子和兒媳婦好像還不太歡迎他們,親家母還假客氣地說「我還說什麼時候請你們來做客呢。」
這明明是嚴爸嚴媽出錢買的房啊,但為了兒子的面子,嚴爸嚴媽沒有說他們是搬來住的,而是來通知孩子自己搬家了。
可氣的是,整個過程,他們的兒子一句話都沒有說,嚴爸嚴媽要走了,兒子只是說:你們先回去,有空了我去看你們。都沒提要幫嚴爸嚴媽提下行李什麼的。
最後嚴爸嚴媽沒地方住,只能擠在包子鋪里,最後還被嚴打了。
看完這段劇情,我真的為嚴爸嚴媽感到不值,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給兒子買房了,最後連家門都被不讓進,這兒子太自私了。
劇情來源於生活,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自私的子女。
65歲的李大爺早年喪妻,一直堅持獨身把兒女都養大成人。現在兒女們都成家立業了,也不經常來看老人,老人時常覺得很孤獨。
李大爺平時的娛樂活動也就是傍晚跳跳廣場舞,後來在跳廣場舞的過程中認識了張大媽。
張大媽和李大爺一樣大,也是早年喪夫,一直為了孩子沒有再婚。
擁有相同經歷的兩個人能說得到一起去,後來他們越靠越近,準備開始一場黃昏戀。
但是和兒女公開的時候,雙方的兒女都不同意,原因就是怕對方訛自己父母的財產。
雙方的兒女一見面就吵架,這讓李大爺和張大媽是左右為難,沒有辦法他們只能被迫放棄了黃昏戀。
李大爺和張大媽分手後,每天是鬱鬱寡歡,甚至好幾天都沒吃飯,但是他的兒女們也沒有任何安慰,反而覺得李大爺自私,多大了還想著談戀愛,把財產留給子女不好嗎?
在李大爺的兒女心中,父親的一生都得為他們付出,小時候拉扯他們長大,長大了得把財產都留給他們,這未免有點太自私了。
除了不讓父母尋找另一半的,還有不贍養自己父母的。
福建的王大媽生了5個子女,三男兩女,兒女小的時候,王大媽因為家裡窮把小女兒送給別人家,自己拉扯4個兒女。
後來大哥、二哥、三哥都成家立業,大妹也嫁人了。
王大媽老了以後,身體不好,神志也不太清楚,常年需要人照顧。但是大哥、二哥、三哥都不願意來照顧,還是大妹和「送給別人家」的小妹輪流照顧王大媽的生活。
之後,大妹和小妹也不願意照顧母親了,因為覺得按老理自己都嫁人了,不應該再照顧娘家人了,況且小妹從小就被送出去了,並沒有得到過王大媽的撫養。
可大哥、二哥、三哥卻因為母親的拆遷房鬧得不可開交,誰也不願意來照看母親。
後來政府提議將王大媽送去養老院,可幾個子女又因敬老院費用問題爭執起來。
王大媽只能天天躺在床上看著子女們把自己推來推去。
報道這則新聞的記者說:「他們沒有一人站出來說,我來養我的媽媽。」
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如此自私呢?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想知道孩子自私的原因,還要從父母自身找。
1、太以孩子為中心
「溺愛」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所謂「慣子如殺子」,「溺愛」其實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太過嬌慣孩子,就會讓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受不得半點委屈,總覺得別人的就是自己的,完全不會為自己周圍的人考慮。
2、從小沒有陪伴孩子
很多父母把孩子生下來以後,就丟給長輩。長輩帶孩子肯定是會更寵愛孩子一些的,只要孩子喜歡什麼就給他什麼。
孩子在這種環境下待久了,漸漸地會失去秩序感和界限感,從而變得自私起來。
3、父母也自私
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如果父母本身就自私,那孩子也會模仿。
之前提到的福建王大媽,她的大孫子最後也學著爸爸的模樣和幾個叔叔爭奪拆遷房的房款。
大孫子這樣就是跟自己爸爸學的,不知道等他爸爸老了,他又會怎麼對待他呢?
如何才能養出不自私的孩子?
1、從小給孩子樹立規矩
父母就要從小給孩子樹立規矩,老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你們可以從最簡單的自己吃飯、自己收拾玩具做起,有秩序感的孩子長大以後便會懂得,什麼是自己的,什麼不是,自然自私不起來了。
2、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
父母很容易不尊重孩子的生活,當你無節制地闖入孩子的生活時,孩子也會反過來插手你的生活。
所以從小就要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不能隨意查看孩子的隱私,不能強迫孩子把自己的玩具送人。
只有尊重孩子,孩子反過來才會尊重你的想法。
3、不要什麼都替孩子做
不要什麼事都搶著替孩子做了,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之後,一旦你做的事情讓他不開心了,不滿他的意了,他便會反過來攻擊你。
比如你老是替他收拾書包,時間一長,只要他忘記帶書,他都會賴你。
所以,只有孩子親身經歷一些事情後,他才能對你感同身受,才能學會感恩。
4、給孩子樹立榜樣
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為也反映出家長平時的行為舉止。
所以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你就得先做成那樣。
你不希望孩子自私,長大以後孝敬父母;那你也要做到不自私,時常孝敬老人。
沒有天生的壞孩子,就看家長教得好不好。
嚴於律己,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獨立自主意識,尊重孩子。培養不自私的孩子也不難,不是嘛?
我是兜媽,是一位母嬰作者,也是一個小寶寶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想獲取更多母嬰知識,就勞煩各位小手關注一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rA26r3ABgx9BqZZIpg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