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搖號?天津各區小升初招生政策公布

2020-05-29     魔扣少兒編程

原標題:全面搖號?天津各區小升初招生政策公布

每一步,與世界同步

教育問題一直是家長朋友們

關心的重要問題之一

最近天津陸陸續續又發布了

不少教育新規

受到了大家的普遍關注

快看小編今天又為大家帶來了什麼重要信息?

特別關注

2020年入小學的新生家長和2020年小升初學生家長從今天下午(5月28日)起可以登陸「天津市義務教育入學管理平台」了解相關政策信息。

該平台還依託「天津市學籍管理服務平台」,對小學畢業生升學信息統一進行規範採集,並依據信息採集結果建立規範的初中入學信息,實現與學籍管理系統的有效對接。通過初中招生過程大數據統計,規範入學流程,及時掌握招生工作動態,做好入學服務,為教育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招生政策

根據市教委發布的《關於做好2020年天津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我市公辦初中入學一般採取登記對口直升方式入學。對於實行多校劃片形式確定學生入學的區,依據學生入學志願,對報名人數未超過招生計劃的初中,學生直接入學;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初中,採取隨機派位方式確定學生入學

今年,我市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招生工作,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採取隨機派位方式確定學生入學。民辦學校隨機派位工作,由區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全程接受社會監督。

劃重點:2020年,天津小升初「公民同招」,民辦搖號派位!

該消息一傳出,很多家長群瞬間炸開了鍋。

公辦、民辦如何選?小升初搖號後家長是不是就輕鬆了......

先別急,小扣先為大家解決一下心中疑惑。

為什麼要改革?

首先我們來看看小升初擇校的基本邏輯:家長都想娃進好學校,但是好學校更想要好學生。民辦學校之所以讓家長們趨之若鶩,就因為小升初的掐尖讓這些學校聚攏了最優質的生源,好學生+好老師,進入了一個強者愈強的良性循環。網上流傳了一張圖,民辦學校為了好生源,簡直就無所不用其極。

一位在公辦初中和民辦初中都有過任職經歷的校長表示,如果嚴格執行派位,民辦初中的生源優勢將不復存在,公辦初中的優質生源會有一定程度的回流,兩者的生源差距縮小,考驗的就是學校的加工能力。

目前民間流傳著各種初中學校的排名,基本都大同小異,未來這些民間排名都面臨洗牌,學校真實的育人能力將得到體現。

「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這是好事。」孩子們小升初不需要那麼焦慮了,家長也不需要泡各種群了,久而久之,教育生態有望得到凈化。而「牛娃」的升學之路,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受到影響。未來,一所學校生源的參差程度可能會加大,如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發展,是學校面臨的考驗。短期內,無論對學校,還是對個別家長、學生而言,都會有陣痛。但長期來說,有可能終結小升初的亂象。」這名校長說。

其次,進入一所好初中,有好的學習環境和教學質量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學習。初中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和思維的關鍵時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會大有裨益。

以往,小升初通過選拔進入初中的孩子們學習水平和能力都相差不大,老師講課也可以適當拓寬知識面,讓孩子有提高的可能。但是搖號的不確定性非常大,通過搖號進入初中的孩子們學業水平層次不齊,且進入何種學校也是未知數,在培養孩子學習的關鍵時期,這種不確定性會讓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學習甚至是未來。

以和平區為例,2019年各校高分段學生排名前五名的學校中有4所是民辦校,民辦初中學生取得555分以上的人數比例是公辦初中學生的15倍以上!

這種教育資源的不平衡不利於均衡培養人才,所以改革勢在必行!

小編在一篇討論全面搖號的文章下面,看到了兩位家長對於搖號後要不要學習的截然不同的態度。

這兩種態度其實幾乎可以代表小升初家長對於搖號後,孩子學習的態度。那就引出很多家長的迷惑。

小升初搖號了,還學不學?怎麼學?

學習肯定還是要學的,小編認為重點應該是在於要不要像現在一樣逼孩子去高壓學習。

這兩撥家長互相之間誰都難以被對方說服,搖號後鬆一口氣的家長認為那些繼續選擇高壓學習的家長就是教育焦慮,不理智!他們只是覺得已經逼孩子學了這麼多年,努力了這麼多年,政策突然改變,無所適從而已,所以從心理上不願意放棄。

而選擇繼續高壓的家長則表示:「那些一看政策稍有變化,就放棄的人就是對孩子的未來不負責任,中考搖號還是高考搖號嗎?現在不學,等到初中被落下,還能補得回來嗎?中、高考不廢止,努力就永遠有用」

其實小編覺得這兩種態度都是有點問題的。說到這裡想起前兩天看到的一個新聞。

在知道全面搖號後,媒體就報道一上海的家長,準備第二天就把奧數班停掉,騰出時間讓孩子去學她喜歡的繪畫和大提琴。沒有奧數培訓,孩子就不用每天挑燈夜戰到深夜十點,親子之間的關係也將更加和諧。

也就是說,已經有家長在全面搖號後,放棄高壓逼娃學習的方式,轉而去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注重素質發展。

搖號讓家長更理智

雖然很多家長還是很懷念小升初考試入學的時代,但因為名校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壟斷,導致大家都在競爭名校的船票,教育的起點被一再提前,小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被壓的喘不過氣了。

但不可否認」搖號時代「的到來,讓家長更加理智,不會再盲目從眾地去逼孩子學習,而是會選擇孩子感興趣或是適合孩子的。

當前,幾乎所有人的目標就是上好小學,好中學,再上好大學,找好工作,不得不說,這是個急功近利的選擇。教育大師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指出: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

因此,教育的自我回歸是正確的方向,只有讓升學的壓力降下來,套在家長、學生頭上的緊箍咒松一松,他們才有餘力,去思考教育真正的目的。

搖號對於成績好的孩子會不會不公平?

搖號只是幌子,成績才是王道;

孩子成績不好,但通過搖號入學總是幸運地...

對於搖號,多數人認為搖號適合成績差的,混日子的學生,而成績偏上的學生很有可能會搖到一個較差的學校,對於這種情況,很多人就會對搖號貼上一個不公平的標籤,但是,國家在制定「搖號錄取」的政策時,是為了力圖實現教育公平。

這個問題用下面這張圖就能很好回答。套用這個例子,「搖號錄取」時,所有人無論成績好壞都採用電腦搖號的方式錄取,每個人的機會均等,確實體現了公平的概念。

有句老話說的好,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所以孩子成績偏上的家長們也不要太擔心了,現階段,決定孩子未來的並不是搖號,而是孩子自身的努力!

附:市內六區義務教育學校(初中階段)招生細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qvCJY3IBnkjnB-0zDh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