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賺錢我聽過最扯淡的雞湯:賺快錢,會毀掉你

2019-06-02     粥左羅頻道



你好,我是粥左羅,看不慣「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賺快錢」這個觀點很久了,昨天又看到一篇,然後刷到評論區滿屏的留言附和,我終於忍不住要寫寫。

如果你看了那些留言,你就知道——大部分人的獨立思考能力之差,根本輪不到他們去賺快錢。


01

你不要的「賺快錢的機會」

能不能給我?我不怕被毀掉


每次看到「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賺快錢」時,我就特別想說:

你能不能把不要的機會給我啊?我不怕被毀掉。

當然,那些轉發那個觀點的人,大部分都沒有賺快錢的機會,真正賺到錢的人不太會轉發那種文章。

什麼是賺快錢?

有篇文章一上來舉的例子是抖音網紅,配的觀點是「多少人的三觀,敗給了快速走紅和一夜暴富?」

首先我想問:你以為做抖音網紅這麼容易?你做一個百萬號試試?

說實話,我還真想做紅一個抖音號,可做來做去還不到100個粉絲。這個並不容易,別說的跟你自願放棄賺這個快錢似的,不信你來試試,賺到算你牛逼。

其次我想說:啥叫「多少人的三觀,敗給了快速走紅和一夜暴富?」

請告訴我多少人有快速走紅和一夜暴富的機會?你不要給我啊。你根本沒機會,咋還能敗給自己根本沒有的東西呢。

文章里還舉了網易丁磊的例子,說「在丁磊眼裡,他所堅持的只是一個樸素的信念,別去碰那些看起來燙手的快錢和熱錢」。

你是不想碰,還是想碰碰不上?

你了解網易和丁磊的業務麼?

我希望待會兒有人能在評論區科普一下,網易都碰過哪些賺快錢的業務。不過可惜的是,可能丁磊有機會碰,你沒機會。

說回網紅。

直播比較火的時候,我看過一篇寫直播網紅賺錢的故事,說實話,並不單單說你長得好看,會搖搖頭,能唱兩首歌就能紅,很多網紅比你更努力,比你工作時間還長。


一位年賺幾百萬的直播網紅在接受採訪時說,為了讓自己保持競爭力,也讓粉絲們不膩,除了每天6小時的睡眠,剩下的時間,一半用來做直播,一半用來學習新的技能:「我必須要練習大量的歌,不能老唱那幾首,也不能老是同一種風格,還要學習不同的舞蹈動作,要學習化妝,學習穿搭,研究潮流知識,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不得不說,能紅,裡面有很多運氣成分,但這就是你的幸運,是別人求之不得,你不能一下紅了,然後去說:「我紅是因為偶然,所以我放棄,我要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來。」

這不是傻麼?

運氣,本來就是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你有幸撞到了,請務必好好珍惜。

我喜歡那些說真話的人,比如經緯中國的張穎。他說:

為什麼當一家VC投資的公司發展很好、最終投資人賺了大錢後,他們要到處吹噓自己有多厲害、多有眼光、多有戰略高度呢?錢都賺了那麼多,誠實點會死嗎?

經緯的幾個大退出、大項目,比如陌陌、滴滴、快的、獵豹、餓了麼、找鋼、寶寶樹、世紀互聯、博納等,裡面除了Deal團隊的給力,更大的原因還是運氣和老天爺的恩惠。

每次有人問到我們某個明星項目退出,我都老老實實說清楚當時的細節,老天爺的恩惠具體點。一個VC能賺到大錢,更多是來自於創始人給力和老天爺恩惠,放大自己能力這件事,我真的做不到,也覺得有點小不要臉哈。


再比如楊超越2018年的走紅。

很多人諷刺說「也就是長得好看,沒啥真本事」。一檔節目中,主持人問她:你覺得你是一個老天爺賞飯吃的藝人嗎?

楊超越回答:是吧,要不然也不可能走到這一步。

然後她又補了一句:所以我要更牢牢地捧住老天爺給我的這碗飯,多吃幾口。


很多抖音網紅,因為長得帥、長得漂亮,更容易走紅,更容易積累上百萬粉絲,因此很多人就說這是賺快錢。

但事實上楊超越的說法才是合乎邏輯的,很多人就是天生外形好看,這是老天爺給他們的優勢,憑什麼不利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只不過恰好這部分人的優勢是外形罷了,你有啥不服氣的。

雞湯文章更噁心的做法是搬出科學家和網紅、明星比,讓讀者挺科學家,罵網紅、明星……很多讀者就被煽動了,這只不過是一種極致對比製造反差的寫作技巧,其實根本沒邏輯,這個世界的正確運行邏輯就應該是科學家和網紅明星各做好自己的事,科學家他們不需要粉絲千萬、天天被關注、上熱搜。

太多人的不服氣里,藏的都是嫉妒。



02

真正有錢的人

大部分都有一個「賺快錢期」

這幾年,我認識了一些有錢人,發現大部分人都有一個「賺快錢期」。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過去5年賺到了第一個1000萬,這個人賺錢的節奏基本不可能是每年賺200萬、持續賺了5年。

很可能前面4年賺了200萬,第五年賺了800萬。而前面4年賺的200萬,有可能大部分是在第3到第4年賺的,不太可能是平均每年賺50萬。

當然,一定有例外,我們說大機率是這樣的,因為這樣才符合財富增長規律。

我本人一點不排斥賺快錢,相反,從住在地下室的時候,我就明白:我必須琢磨著如何賺到快錢,否則我永遠不可能讓女朋友在北京住上自己的房子。

即便當年我住的北五環西三旗,大部分房子一套也在500萬以上。如果我一個月賺1萬,踏踏實實的乾沒啥想法,那我特麼要干50年才能買套房子,然後住進去就到了等死的年紀。


那時候我記得特別清楚的一句話是李嘉誠曾說過的:「賺人生的第二個100萬,比賺第一個100萬要容易很多」

因此,賺到第一個100萬就是我當時的第一個小目標。

我第一次有賺快錢的感覺是,我初做新媒體編輯的時候。

那時候,我們的KPI基本就是唯流量論,寫一篇10萬+就有2000元獎金,寫一篇5萬+就有1000元獎金,就看閱讀量,不評什麼ABCD稿,我終於逮到一個賺錢的機會,於是我就拚命的寫寫寫,說實話,當時最大的目標就是寫爆款賺獎金。

按照很多人的說法,那就是賺快錢:你那個不持續啊,你應該潛心寫一些好作品。

其實,真的是不持續,大概過了一年,制度就變了,一個月光稿費就能賺一兩萬的好日子過去了。

但是,恰恰是因為能賺的時候,我使勁賺了一波,所以我存下了錢,能讓我接下來辭職換工作時更從容,我不用為了幾千塊錢糾結。而且,那時候我因為想快點賺那個稿費,我比所有同事寫得都多,研究傳播也更多,因此我比那些說要潛心寫好作品的同事進步得更快。

所以當時,想快點賺錢毀掉我了麼?沒有,不僅沒有,它還加速了我的成長速度,最終我寫出了更多的優秀作品,到今天我寫的文章足夠好,被很多大號認可,比如前幾天寫的《終於,我們逃回北上廣深》就被超過300個公眾號轉載。

我認為一個人只要賺的錢是正當的、合法的,就沒什麼好糾結和猶豫的,你賺錢的速度快,說明你創造的價值快。前幾天跟一個老同事聊天,我還感謝那段時光。

2018年我能出來創業,也是因為我攢下了第一桶金,可以保證我創業一年顆粒無收的情況下也能活得不錯。

所以,比起告訴年輕人「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賺快錢」,我更想說:「 你要有第一桶金思維,你要儘快的積累到第一桶金。有錢不會毀掉你,它會讓你更從容的掌控自己的人生,這也是財富的意義。」

我有個朋友叫老喻,2017年我還不認識他時偶然讀到過他的一篇文章,深受一個觀點的啟發:「財富取決於極少的大高潮,幸福取決於較多的小高潮。」

幸福取決於頻率,而非強度。再大的單次幸福事件,持續的時間也不會比小的多太多。比如你遇到了一個罕見好吃的餐廳,你連續來吃10次也會膩歪,你得不斷的去尋找下一家。

不同於幸福,財富的積累不取決於頻率,而取決於單次的幅度。

近期《巴菲特2019年致股東信》出爐了,學習的同時我又重溫了巴查兩位老人家的財富智慧。

查老曾說:如果把我們最成功的10筆投資去掉,我們就是一個笑話。

如其所說,財富來源的分配就是這麼的不成比例,如果你把大部分有錢人一生中幾次賺大錢的經歷抹掉,他們幾乎也是窮光蛋。機會來臨時,你要抓住,猛賺幾筆。

前面說到直播、抖音網紅,這些都還不是我熟悉的領域,自媒體我比較熟悉,也認識很多靠自媒體幾年賺了上千萬的,說實話,這確實就是快錢,除了這幾年賺的這些,很多人原本就是窮光蛋,但是不該這樣賺麼?

當然該賺。

當然前提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符合的被封號了。你不能拿被封號的案例來論證賺快錢不對。他們被封,是因為他們用錯誤的方式賺快錢,邏輯啊邏輯,你可以用正確的方式賺快錢啊。

賺到錢,要天時地利人和,天時的時候不多,你一生可能遇不到幾次,既然你遇到了,就要跟楊超越說的似的:既然老天賞飯吃,那就多吃幾碗。



還有,這些賺到快錢的人,真的沒被毀掉。相反,他們越來越勤奮,越來越上進,更注重學習,更關注自我成長。

一方面是,一個人在賺到更多錢的同時,也會見到更大的世面,認識更多的牛人,所以他的視野會更廣,格局會更高,也會不斷有更高的目標想去實現。

另一方面,賺到讓一個人要飄、要墮落的數目,太特麼難了。我前幾天下載了一個奢侈品APP,半夜躺在床上刷了半個小時,發現錢太特麼不經花了,也終於知道為什麼有的人明明資產千萬了,還那麼努力的賺錢,那個APP商品分類里有一欄是「飛機遊艇」....當然都用不著那個,1000萬來北京買套房子就沒了。


「老佛爺走那天,因為窮我在朋友圈格格不入」


還有一種快錢,是純粹的運氣帶來的。比如家裡房子突然拆遷了,比如突然中了大獎..... 那些批判賺快錢的文章也常常舉這類例子,但我想問:如果有一天,砸到你身上了,你不要麼?

很多人不誠實。網絡上我們都支持大多數,可在現實中,我們不都是想做少數派麼?這就是我們最弔詭的地方。

許子東曾說:我們在網絡上仇富、仇官、支持大多數,可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都想發財、想升官、想做精英、想做特別的人。

有個讀者很誠實的說:快來用最好的方式來毀掉我。

另外一個讀者留言更接近我想說的:比起賺快錢,更恐怖的是連快錢都沒有心思掙的年輕人,才二十來歲,貌似看破世俗的眼光。錢,賺不完的,安於現狀才更可怕。

不要讓「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賺快錢」變成自己的萬能安慰器,不要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佛系了。




03

賺快錢的正確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請看以下 8


01 你要有時刻準備賺快錢甚至必須要找機會賺一把快錢的心態,因為慢慢的一點一點攢錢,你很難財務自由。

我每次寫這種,就有人跳出來說「不可能人人都財務自由,大多數人都是平庸的」,我只想說,「平庸不用我們說,我們天生就會,而牛逼的人不是生來就牛逼,是越活越牛逼,二八定律里他們一直堅定的要求自己成為二裡面的一分子」。

02 正是因為賺快錢的機會不多,且不持續,所以我們才應該好好珍惜,很多年輕人三五年遇到不到一次,遇到了就應該使勁賺一把。

03 要有第一桶金思維,那是你撬動財富的槓桿,越早的賺到第一桶金,越有助於你後面把握每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很多人說自己沒機會,其實不是,是你統統錯過了。

星友joeysheisfine說:只要合法,別管它快慢,先有第一桶金才是真。乾乾也說:快慢都無所謂,想要選擇的是更大的利益,在不違法、不觸碰道德底線的前提下。


04 很多批判賺快錢的文章,為了自圓其說,舉了很多極端的例子,比如通過非法手段賺錢的。記住,賺快錢不能於非法賺錢。你憑本事賺的正當的錢,快一點不是更好麼?你沒能力駕馭那是另一回事。

關於駕馭能力,星友小藝說:一個人如果既能夠賺到快錢,而且很理智的撤退,還能夠為長期發展做準備,能沉下心來堅持做事,不浮不躁,這樣的智慧和定力,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05 賺快錢是需要「實力+對機會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運氣」,很多例子,根本說的不是賺快錢。

比如一個完全不懂比特幣的人借錢炒幣虧沒了去自殺了,抱歉這不叫賺快錢,這叫傻X。

比如有些漂亮女孩去做小三賺錢,抱歉這也不叫賺快錢,這叫蠢X。

06 賺快錢本身沒有錯,給年輕人「不要賺快錢」的建議,是治標不治本的。

星友張琦說,自己有過賺快錢的經歷,好的一面是抓住機會賺得人生第一桶金,有本錢可以做其它的投資,不好的一面,錢來的容易,去的也容易,會形成眼高手低的心態,不願意去學習,變得浮躁。

也有人說賺到了快錢,就會墮落,就會膨脹,就會怎樣怎樣.....

抱歉,我認為這些鍋快錢不背,正確的解決措施不應該是多讀書、多見世面、提高格局、提高財商麼?

說個扎心的哈,很多說賺到快錢就怎麼樣的,一般是精神財富沒跟上物質財務建設,但抱歉,現在絕大多數年輕人都是物質財富沒跟上精神財富建設,即很多人的能力可以駕馭百萬甚至千萬,但手裡連個幾十萬都沒有,有必要跟風嚷嚷「賺快錢會毀掉你」麼?


07 不要建議年輕人「不要賺快錢」,而是要建議年輕人「會賺快錢,也要會駕馭錢」,要告訴年輕人「可賺快錢,但賺快錢時,自己要深刻的知道自己在賺快錢,所以一邊賺一邊找另一條路」,因為很多人是在賺快錢的時候,忘了自己是誰而已,錯不在快錢本身。

星友Eric Teng說:有機會賺快錢的話當然要賺,但是不能沉迷,其實賺快錢的機會並不多。

星友懂先生說:如果有賺快錢的機會,我想我不會拒絕,因為這會解決眼下很多實際的問題。賺快錢能不能毀掉一個人,也因而而異。有的人賺快錢後就變得好逸惡勞,失去鬥志;而有的人賺快錢後仍可以腳踏實地,艱苦奮鬥。


08 最後,毀掉一個人的不是賺快錢,而是放棄獨立思考。



本文來源:公眾號 @粥左羅,作者粥左羅。

TO BE, TO UP,這裡是50萬年輕人的成長充電站。運營者粥左羅,90後,畢業四年從服裝店員做到成功創業,從月薪2300到月入20萬,堅信成長即財富,只寫最接地氣的成長乾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quWxDWwBmyVoG_1ZNf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