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父母們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後可以有更多自己的時間,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父母的心就可以安穩了,因為仍然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孩子是需要去適應新的環境的。而這段時間無疑是對孩子和父母的雙重摺磨。孩子不願意與父母分離,這其中的分離焦慮感想必很多父母都有體會,但是如果孩子遲遲不能適應,那麼家長還認為是分離焦慮的原因嗎?
重慶的王女士把孩子送去了幼兒園,原本已經做好了孩子會哭鬧、會不願意的心理準備,但是令王女士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在幼兒園裡整整哭鬧了一年。一開始王女士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讓孩子去上名額有限的公立幼兒園。但是一個星期後,王女士發現孩子並沒有如預想的那般適應環境後喜歡上幼兒園,而是越來越討厭幼兒園。
王女士詢問孩子「老師凶嗎?」孩子點點頭,王女士又問「那老師凶你了嗎?」孩子搖搖頭,王女士不甘心的問「老師凶其他同學的時候,你害怕嗎?」孩子用力地點點頭,低聲說「我害怕!」於是王女士和老師反映了這種情況,但是老師卻不以為然,並且暗示王女士,孩子的話也不能盡信。結果孩子上了一年幼兒園就整整哭了一年。王女士實在受不了了,給孩子轉到了私立的幼兒園。令王女士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居然很快地就適應了。
父母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時候,需要考量的內容有很多,孩子是否適合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參考內容。那麼家長們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時需要注意哪些內容呢?
幼兒園的環境是否適合孩子。每個孩子的成長節奏有所不同,所適宜的壞境也會有差異。如果孩子所接觸的環境是不適宜的,那麼孩子從中接受到的有效環境刺激也是較少的。孩子對學校的教育方式有牴觸自然無法適應環境。
老師的教育理念是否適宜。有的老師秉持的是不苟言笑的教育風格,而有的老師喜歡和孩子打成一片,顯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下,教育出來的孩子也是有所不同的。那麼對於孩子而言,符合孩子內心的教育理念才能夠得到回應。
同伴環境的好壞。孩子所接觸的同伴環境也是孩子是否適宜幼兒園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孩子覺得和同伴的相處無法獲得快樂,那麼幼兒園的吸引力會大打折扣。更有甚者不健康的同伴關係會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認知。
父母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時候不要跟風、隨大流,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幼兒園階段是孩子與社會環境接觸的啟蒙,為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融洽的環境非常重要。
大家對於幼兒園選擇有哪些建議呢?對此有哪些經驗分享呢?
------------------------------
關注【蕾媽育兒經】,了解更多孕期和育兒知識,學會解決親子成長問題和家庭矛盾!若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可以私信留言評論,作者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專業的回覆,希望我們可以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