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假就去你家陪你!」外孫安慰的話,卻引發姥姥「外姓」憂慮

2019-11-23     蕾媽育兒經

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相信有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相比於自己而言,每個人對自己孩子的喜愛要遠超過自己,在上面無論是爺爺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爺都一樣,而且還經常發出一些爭寵的事情。因為對於姥姥姥爺而言,生怕自己的外孫子或外孫女對自己生份,但是這樣的擔心真的有必要嗎?

小雨是一個4歲的小男孩,一直在城裡和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只有放寒假或暑假的時候,才會到農村的姥姥姥爺家待上一個月。姥姥和姥爺十分思念自己的外孫子,兩個老人就風塵僕僕的去閨女家中看望外孫子,待了幾天後,兩個老人就要離開了,看著難過的姥姥姥爺,小雨立刻說:「姥姥你別難過,我放假就去你家陪你」。

結果聽到這個話後,姥姥姥爺更難過了,尤其是姥姥,心理還有一個巨大的疙瘩。到家姥姥就對姥爺說:「外孫子始終是別人家的,不跟自己姓,在他心裡他爺爺奶奶才是最親的,咱們就是個外人」。姥姥一想到自己的孫子管自己的家,叫做「你家」心裡就十分難受。

實際上很多老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礙於情面也不會說出口,但是憋在心中卻十分難受,甚至在某些程度上還影響了整個家的和諧。自然而然要知道,其實這種顧慮根本就是多餘的,要知道在現如今姥姥和奶奶之間真的沒有什麼巨大的區別。

老人帶孩子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1、 不要為孩子灌輸血緣親屬的思想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老人都有這樣的錯誤思想,甚至還有的老人在教育孩子時會說,再不聽話你就回你奶奶/姥姥家去,反正你跟我們也不親。做出這樣的話會給孩子留下很大的心理陰影,讓他們很有沒有安全感,而且在心中也會慢慢認為自己真的不是這個家的人。

2、 老人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還有一些老人在教育孩子上,對待孫子和外孫子的態度簡直是天差地別,但是老人要知道,無論是孫子還是外孫子,不應該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因為姓氏不同就分家裡人和外人。因為對於孩子來說,最在乎的是感情,並不是所謂的血緣親屬。

3、 不能一味的寵孩子

那孩子之所以變得調皮搗蛋不聽話,其實就是源於過多的溺愛,而老人是最容易溺愛孩子的。雖然說爸爸媽媽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老人也同樣如此,千萬不要過分寵愛孩子,不然這寵愛就變成了溺愛。

另外如果我們做家長的,發現老人有這種問題,我們一定記得要及時糾正老人的這種錯誤思想,這樣整個家才會更加和諧,大家覺得是不是這樣呢?

------------------------------

關注【蕾媽育兒經】,了解更多孕期和育兒知識,學會解決親子成長問題和家庭矛盾!若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可以私信留言評論,作者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專業的回覆,希望我們可以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vEilm4BMH2_cNUgpA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