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雙十一銷量七連冠,5分鐘帶你看破小米營銷!人人可複製

2019-11-18     微觀學社

關注「微觀學社」頭條號,每天優質文章視頻,幫您開闊視野,管理有道,領導有方!

摘要:追銷的核心是關注用戶的終身價值。

導讀建立產品鏈,重視用戶體驗,是小米模式的根本所在。

據36氪報道: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昨日在內部郵件中透露,小米雙11當天銷售額達到61.13億元,在全平台拿下了219項第一,其中:手機全平台銷量超105萬台;售出555萬件智能生活產品,同比增長148%。雷軍在內部信中表示,"我們的大家電業務已穩居國內第一陣營。"

雷軍臉上滿是自信的笑容,他的自信,不光是本次雙十一,小米拿下好的戰績,更為深處的本質是對小米模式由衷的自信。

小米在中國可以算得上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它從2010年成立至今,經歷了短短9年時光,就已發展成為世界500強中最年輕的一家公司。此外,小米也在今年憑藉198億美元的品牌價值,首次躋身BrandZ全球品牌價值100強。

雖然智慧型手機的收入在小米所有的收入中占比61.68%,但雷軍一直聲稱小米不是一家做智慧型手機的公司,而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loT(物聯網)平台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司。那么小米的商業盈利模式到底是什麼呢?

小米公司各業務收入占比(%)

數據來源:小米公司2019年2季報,融中研究整理。註:其他收入主要是硬體產品維修服務收入

01.建立企業產品鏈

2012年6月,小米剛剛誕生半年,在僅有一款手機的情況下,小米完成融資,估值高達40億美元,且連續兩年,小米便以1730萬台的出貨量,成為僅次於三星和蘋果的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

正是在這三年中小米手機業績的暴漲,雷軍看到了小米模式的可複製性。從那時起,雷軍就決定將手機作為小米的爆款產品來圈人,吸引流量,並用做手機的方式,提前布局其他產品。

截至目前,小米已投資200多家產品鏈企業,主要圍繞以下5個方向:

1. 手機周邊:手機耳機、移動電源、藍牙音箱等

2. 智能設備:小米手環、智能手錶等

3. 傳統家電智能化:凈水器、空氣凈化器等

4. 酷玩類產品:平衡車、3D印表機等

5. 生活方式類:小米插線板等

數據來源:公開信息,融中研究

其中,有100多家從事硬體製造,包括已經成功上市的華米科技。這些經過手機產品引流到後端企業的產品,不但加速了小米的成長,使得小米生態鏈上的產品十分豐富,還充分為小米未來更加廣闊的市場鋪好了路,這就是小米模式的成功的首要條件。

因此,一個沒有產品鏈的公司是沒有辦法重複消費的,更不會成功。

針對我們傳統中小企業來說,設計產品鏈首要有入門的爆款產品,這個是把客戶引進來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要打造能夠批量化交付的標準產品;再接下來我們要打造的定製化的、利潤比較高的利潤產品;再接下來我們要打造的是粘性很高的合伙人模式,這個就叫做模式產品。

因此那些大公司賣到最後就是在賣模式,無論是小米、麥當勞還是7-11,還是海瀾之家,這些公司賣到最後都是賣模式,而不是你看到的表象,這就是一個公司的產品鏈。

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設計企業的產品鏈,讓用戶進入產品鏈持續重複消費,關注用戶的終生價值,遠離一錘子買賣,這也是追銷用戶的核心。

【金句圖:追銷的核心:關注用戶的終身價值】

02.重視用戶體驗流程

用戶是一種戰略資產,越服務越有產出。我們在追銷用戶時,除了設計產品鏈,讓用戶進入我們的產品漏斗,我們還要重視用戶的體驗流程。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每天都有抓人眼球的新鮮事物誕生,用戶有了更多的選擇,也變得越來越聰明和挑剔。當技術已不再是產品核心競爭力時,產品競爭的實質就是用戶體驗之爭。

相對於品牌忠誠度,用戶更看重自己體驗的愉悅感和價值感。一旦不能滿足,可能會迅速擇其他可替代的產品。所以再偉大的產品如果不能與時俱進,不懂得設計用戶的體驗流程,提升用戶的滿意度,也必將會慢慢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中。

台灣首富王永慶,早年靠賣米麵糧油起家,在七八十年代開社區店的時候,當顧客進來買完米麵油後準備走的時候,王永慶會說:"你別走了,把東西放這,我待會幫你送貨上門,這麼沉你拿不動。"

然後到了下午6點,他就按照地址把米麵油背到顧客家裡,並且一直背到人家的廚房裡,送進去的時候他就眼觀六路,看一下人家的戶型,看一下家裡有多少人口,以此來預估出這袋米麵油大概能吃多久。

比如說能吃25天,在20天以後,他就拿出來這戶顧客的信息,不等你來買,他就主動背了米麵油送上門去了。"

噔噔磴"把門敲開,告訴顧客說:"我估摸著你們家的米和油快吃完了,我給你送上來了,你看是我背走呢?還是留下呢?"

因此最後這些客戶就一直都在他家買米麵油。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重視用戶體驗流程,在用戶購買產品的同時,創造感動,讓用戶尖叫,並且持續不斷地反覆練習,對用戶輸出自己的產品與價值,關注用戶的終身價值。

總結

營銷的目的是為了成交,而成交的目的就是追銷,三者之間環環相扣,如果我們只做成交不追銷,那麼相當於放棄了一個客戶的終身價值。

所以,一個企業最重要的任務是重視用戶體驗,建立產品漏斗,不斷進行追銷。而不能只看眼前的利潤,卻忽略了長遠的價值。

點擊下方連結,加入微觀學社增長營,涵蓋管理到營銷等各個系統,暢聽400+乾貨大課,持續更新,10年諮詢軍團,百萬在線學員,與您一同學習陳平老師的商學乾貨大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qcaofW4BMH2_cNUgq1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