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6歲孩子面,她連捅自己7刀:媽媽的崩潰有誰懂?

2020-03-28   愛幼科學說

​每個媽媽都有崩潰時刻。


3月1日晚,安徽的寶媽鄧女士正在教育兒子,由於兒子一直不聽,鄧女士就動手打了他。旁邊的婆婆看到自己的寶貝孫子被打,心疼的不得了,連忙維護起孫子來,大聲責怪媳婦。鄧女士滿腹委屈和怨氣,再看看兒子仇恨的眼神,悲從心起:自己為了這個家起早貪黑,付出了一切,換來的卻是一家人的討厭。


情緒崩潰的鄧女士,拿起手邊的水果刀,連捅自己七刀


送到醫院時,醫生不敢相信這是她自己捅的,「接診過自虐病患,一般情況下,捅兩刀就下不去手了。」


幸好及時送醫,鄧女士脫離生命危險。然而,有的崩潰會成絕望。

2019年4月28日,28歲的媽媽石某梅帶著兩個孩子溺亡,在留下的遺書中,她講述了七年生活累積的委屈,最終讓她崩潰,走上了絕路

公婆總以長輩的身份欺壓人,嫁過來7年不曾見過他們的好臉色,每次爭吵公婆都聯合起來對付她,讓她感到委屈又難過;

親生父母也聽信公婆的謠言和論斷,而不理解她的煎熬和痛苦,讓她不敢面對父母,沒有親情退路;

最信任的丈夫從不和她站在一邊,輕信公婆的謠言,不敢為她說句公道話,也不能替她抵擋明槍暗箭,而是縱容公婆繼續傷害她,讓她生無可戀……



這兩個故事是萬千媽媽的縮影,她們不僅要處理好婆媳關係、夫妻關係,還要同時平衡好工作、家務和養育孩子,崩潰成為日常。


1


中國媽媽有多累?


有人總結中國女性的四大悲劇:

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中國有20.3%的家庭,女人包攬了全部家務;

41.7%的家庭,女人承擔了絕大部分的家務;

只有22.4%的家庭能做到家務男女均分;

而男人承擔大部分家務的家庭則僅有10.4%。

在中國大多數的家庭觀念里,家庭的整潔與否直接代表著一個女人是勤奮還是懶惰。


但做家務從來不是判定一個男人是否有價值的標準。甚至有很多婆婆和老公用「男人是要做大事的」的奇葩理由,心安理得地逃避做家務。


在撫育後代方面,中國女人更加苦逼。有91.1%的女性認為自己承擔了一半、大部分、甚至全部照料孩子的責任。


2


一個人帶娃有多難?


韓國曾經拍了一個小影片,真實展現了帶娃的辛苦,相信每一個媽媽都能看懂這個媽媽的無助和辛苦。



諾大的房子,媽媽上個廁所,孩子在外面哭鬧,無奈只能放孩子進來,真的是連上個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當著6歲孩子面,她連捅自己7刀:媽媽的崩潰有誰懂?


想趁孩子睡著了吃口飯,孩子又醒了,只能一邊哄孩子一邊胡亂吃一點。


當著6歲孩子面,她連捅自己7刀:媽媽的崩潰有誰懂?


長期抱孩子,手腕酸痛,不得不貼上膏藥。



媽媽的衣服,總是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弄上了污漬,在路人異樣的陽光下,媽媽只能尷尬得將污漬遮住。


孩子生病了,爸爸在外面應酬,媽媽著急的不知道怎麼辦,最後還是獨自抱著孩子去了醫院。


好不容易回到家,妻子在等著丈夫回家,丈夫卻發簡訊給妻子:今晚不回來了。


這時候,妻子終於崩潰地大哭……


3


結婚三年以後,阿峰對於那個整天只在家裡帶娃就喊累的妻子,充滿了怨言。他們每天都在爭吵,他們每天都互相抱怨。


最後阿峰的妻子妥協了,她對阿峰說道:「我倒寧願和你交換身份,你主內,我主外,只要你願意我隨時可以回歸職場。」


阿峰滿心歡喜的聽從了妻子的建議,正式回歸了家庭,可是好景不長,沒幾天阿峰就崩潰了。



孩子哭了,要哄嘛,衣服髒了,要迅速換,一日三餐奔波不停,還得考慮家人的口味。


妻子見阿峰忙不過來,甚至還允許他請一個鐘點工。


可是一個鐘點工多貴啊,最便宜的也要五十,貴的直衝二百,看著這麼離譜的價格,最後阿峰默默選擇了讓妻子回歸家庭。


如果老公的態度搖擺,經常站在妻子的對立面,婆家人就會不看重妻子。只有丈夫珍惜妻子,像寶貝一樣待她,家裡人才會對這個女人刮目相看,感激這個女人為家庭的付出。這樣的家庭才會和和美美,這樣才是一個丈夫的成功!


男人請記住:不要吝嗇愛,只有充滿幸福感的妻子,才能以最美的姿態,為她的丈夫建立一個充盈著幸福的家。


希望每一位婆婆在關於孫輩的養育問題上知道自己能夠干預的邊界,適當的時候得體的退出


最後的最後,希望所有的女人都能遇到一位理解你、愛你、無條件支持你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