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排行榜,沒有法國

2019-08-08     康石石

如果按排行榜選學校的話,法國院校幾乎沒有競爭力。

在2019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的Top30中,美國院校有20所,英國院校5所,而法國作為傳統西方大國之一,只有1所院校——排名第30的綜合類院校巴黎薩克雷大學(Université Paris-Saclay)。哪怕將榜單拓展到前150名,法國院校也只有4所,且除了第148名的里昂大學為藝術生熟知,其他3所均為綜合類院校。

2019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top30中,法國僅有一所學校上榜圖源:usnews.co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法國大學的國際排名如此慘澹?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法國院校的低排名呢?這一切,要從1968年著名的法國五月風暴說起。


#1 法國院校的分分合合

五月風暴是1968年5月在法國爆發、歷時2個月的一場學生罷課、工人罷工的群眾運動。這場活動最先在巴黎大學爆發,隨後席捲整個法國,致使整個國家的經濟生活處於混亂狀態,並間接導致了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的政治改革計劃的失敗。


五月風暴期間走上法國街頭的法國女性

風暴結束後,法國政府成立了高等教育國家委員會——所有公立大學、科教機構、研究機構由委員會統一管理。在委員會的管理下,巴黎大學首先被拆分為13所獨立院校,其他大型國立院校同樣難逃被拆分的命運。

緊接著,委員會要求每所獨立院校都應努力建設屬於自己的多學科研究機構,,此舉興師動眾,且各院校資源有限,發展極不均衡。與成長環境穩定的英美老牌院校相比,法國大學的綜合競爭力大幅下降。

位於巴黎五區的索邦大學,其前身為拆分前的巴黎大學

視線重新回到現代。

近年來,法國政府為了提高院校的國際競爭力,提出了「卓越大學計劃(IDEX)」——讓被拆分的大學以「高教聯盟」的過渡方式重新合併。

在這個計劃指導下,巴黎第四大學和第六大學在2018年直接合併成立了「索邦大學」。巴黎第五大學和第七大學也將合併成立新的「巴黎大學」。然而,單純的大學合併真的能解決法國高校在世界大學排名中的尷尬境況嗎?

里昂大學的組成部分——里昂盧米埃爾第二大學

#2 內外交困


首先從客觀上看,各類排行榜的打分方式對非英語國家並不友好。以US News為例,榜單對院校的評分主要基於以下13項加權參數:

全球科研聲譽(12.5%)、地區科研聲譽(12.5%)、發表論文(10%)、出版書籍(2.5%)、學術會議(2.5%)、標準化引用影響(10%)、被引用總數(7.5%)、在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0%文獻中的數量(12.5%)、在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0%文獻中的比例(10%)、國際合作(5%)、論文中國際作者比例(5%)、在專業領域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文獻中的數量(5%)、在專業領域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文獻中的比例(5%)。

可以看出,與「論文引用」相關的考核點所占比重高達40%,而法國學術論文基本以法語撰寫,被引用機率自然會明顯低於英語論文,最終影響法國各院校的綜合得分。這也解釋了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一流院校的排名都在50名以外的現象。


法國進入世界前150名的五所高校得分圖源:usnews.com

但法國院校排名低的情況並不能完全歸結於客觀因素,資金不足同樣是一個難以解決的主觀問題。

提起法國公立藝術院校,我們往往會想到免學費這一優勢,但免學費的福利導致了法國高校科研經費不足,科研進度緩慢。沒有科研優勢,即便是專業排名,我們也很少能看到排名靠前的法國公立院校。

而一些私立專科類院校和國立藝術類院校的情況就好很多。在提高註冊費或收取適當學費的情況下,學校有充足的資金改善教學環境、完善師資,從而提高學校的國際聲譽以及院校排名。

#3 異軍突起

在2019年CEO World雜誌的「最強時尚學院校排名」中,法國名校ESMOD國際時裝設計學院以總排名第7的成績擊敗了排名第8的英國老牌名校皇家藝術學院。

這個排名主要側重於校的國際聲譽與影響、學術專業性、學生就業率、招聘人員反饋等方面。在這樣一份榜單中,ESMOD能從眾多英美名校中脫穎而出,自然有其獨特的過人之處。

2019年CEO World「最強時尚學院排名」

法國ESMOD高級時裝學院成立於1841年,從巴黎,到里昂、雷恩、波爾多、里爾,後又抓住全球化機遇,在法國境外18個城市和地區開設分校,包括:慕尼黑、莫斯科、廣州、北京、大阪、首爾、雪梨等。

總校和分校間實行全球同步教學,各國教師交流互補,使ESMOD從一個法國的藝術學院變成了世界級的藝術殿堂。

巴黎ESMOD校園內景

當然對於ESMOD來說,國際聲譽並不是衡量它的唯一標準,ESMOD的人才培養方案統同樣獨具匠心。

以本科課程為例,一年級主要學習服裝行業基礎知識,但除了設計課程和製版課程之外,還有美術、計算機、管理學和基礎法語等多類課程;本科二年級進一步加大課程深度,學生的研究思維逐漸由「是什麼」向「為什麼」轉變,引導學生探索屬於自己的風格。

到本科第三年,學生將正式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ESMOD提供包括女裝、男裝、童裝、高級定製服裝、配飾等一系列細分專業,培養方案極具針對性,且「畢業時將以時裝秀的形式展示學生作品」的方法也督促學生能夠不斷精進自己的實踐水平,避免「只能說不能做」的尷尬,努力將學生培養為各專業實踐領域中的高精尖人才。

在第三年學習期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到ESMOD巴黎總部或其他海外分校進修,拉近ESMOD在世界各地分校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讓最前沿的時尚信息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ESMOD在CEO World排名中的成功是世界對法國藝術類高校的認可。但法國藝術院校的排名高低,並不能完全代表其真實的教學水平。這一點,在國立院校身上表現最為明顯。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內景

例如繼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和博洛尼亞美術學院之後的世界第三所美術學院——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各種藝術類大學排行榜中很少能看到它的影子,QS世界大學藝術設計排名前100的院校中也看不到它,但是BA Paris卻是全球公認的殿堂級的美術學院——

根據法國藝術日報(Le Journal des Arts)調查顯示,在2015年學年期間,BA Paris招收的550名學生中,有292.3人成為了獨立藝術家(出現小數是因為計算結果是通過藝術家辦作品展的次數來認定的),畢業生專業對口比例達53.15%,在藝術教育領域堪稱奇蹟。我們熟知的徐悲鴻、林風眠、吳冠中等藝術大家都畢業於這所殿堂級藝術名校。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

其實在法國,像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這種「低調奢華有內涵」的名校並不少見,因為法國人對「名校標籤」確實毫無興趣。

與其談學校排名,法國社會更看重學習經歷的連貫性:一個商科轉設計,畢業於綜合類院校時尚專業的碩士和一個從本科到研究生都就讀於藝術類院校的碩士相比,法國人可能更認可後者。

因此對於法國人來說,專業排名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排名。在藝術設計領域中,法國國立高等裝飾設計學院(ENSAD)、法國國立高等工業設計學院(ENSCI)、法國國立高等平面設計學院(ESAIG)等院校雖然代表了法國的產品設計、建築設計、視覺傳達等領域的最高標準,但由於這些院校從不參與世界綜合類大學的排名,造成了「牆裡開花牆裡香」,本國人奉若神明,留學生卻一臉疑惑的情況。

總而言之,法國藝術名校在世界高校排名榜中戰績慘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因大學拆分導致實力衰減、資金不足導致科研發展乏力等主觀因素,也有排行榜計算方式更有利於英語國家的客觀原因。

但同學們必須明確的一點是,名校排行榜只能用來參考,而非擇校的唯一標尺。不論面對多少干擾,同學們都不要忘記留學的初心——為了更適合自己的教育,為了更濃厚的藝術氛圍,為了更先進的藝術設計理念。

排不排名的,看看就好。


而關於法國會喜歡什麼樣的作品集?

你來親自品品

關注康石石個人公眾號(kang-shishi),與我直接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qQfSfm0BMH2_cNUgvU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