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談無用
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功夫總是閒。
能信不行空費力,空談論說也徒然。
——明·憨山德清/《費閒歌》
參禪學道的人講求悟道,然而要如何才能悟道呢?明代憨山大師在他的《費閒歌》里,做了很好的開示。
「學道容易悟道難」,你要學道嗎?要學佛法嗎?要研究經論嗎?要參禪打坐嗎?念佛誦經嗎?「學道是很容易的,「悟道」就不那麼簡單了,學道而不能悟道,是很可惜的。
「不下功夫總是閒」,有人說:我們學佛修道,只要相信就好,不必太認真,這樣的觀念並不正確。要想求道、悟道,卻又不肯下功夫精進修行,就如梅花不經歷一番徹骨寒冬,如何能綻放撲鼻的芬芳?
我們求財富,想發財,但財富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俗語說得好,錢財隨著流水來,也要起個大早,趕上了潮汐,才能撈得到財富!所以「能信不行空費力,空談論說也徒然,無論在學術上,在工作上,在宗教體驗上,光是空談理論而沒有認真實行是沒有用的。
你在公司做事,要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有的人斤斤計較工資的多寡、職位的升降等,反而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工資,並不是我們奮鬥的唯一目標,一個人服務社會,除了工資以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財富。比方說人家感謝我們,讚美我們,給予我們支持,認為我們的形象很好,對我們的工作很肯定,這些都是實踐力行的收穫!
所以,如果把人家的感謝、歡喜,把社會成就、自我良心的安慰,這些功德因果總結算起來,自然比金錢的價值高出很多!這才是我們終身工作、學道的真正價值!
【注釋】
精進:又作精勤、勤精進。謂勇猛勤策進修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義,於修善斷惡、去染轉凈之修行過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進。
功德:亦謂行善所獲之果報。
因果:蓋一切諸法之形成,「因」為能生,「果」為所生,亦即能引生結果者為因,由因而生者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