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有這樣一對
相依為命的姐弟,
當42歲的弟弟患上尿毒症,
50歲的姐姐決定捐腎救弟……
今天,小編帶你一起來認識他們
姐 姐 「割腎」
12月9日,冬日的陽光溫暖和煦。但躺在安徽省立醫院人體器官移植科無菌病房裡的周德勇卻只看到冰冷的手術器械、白色的無影燈,他將在早上9點接受腎移植手術,「很擔心姐姐,不能因為要救我,害了她自己。」進入手術室前,周德勇還在念叨,因為給他「割腎」的正是姐姐周德勤。
進入手術室前,
周德勇還在念叨,
因為給他「割腎」的正是姐姐--周德勤
長 姐 如 母
今年42歲周德勇是郭村鎮郭華村人,一直在安徽從事鋼筋焊接工作,每年收入五萬元,女兒在江都育才中學讀高二,愛人邊陪讀,邊在學校周邊打零工,三口之家和和美美。
誰料2017年初,
一紙診斷報告打破了這個家的平靜,
因常年熬夜加班,
周德勇病倒了。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他的病情朝著不可控的方向惡化,最終由慢性腎衰竭轉化成尿毒症。家裡頂樑柱倒了,這個家可怎麼辦?
「勇兒生病,我不知偷哭了多少回,他才40歲,從小沒有媽媽,怎麼這麼命苦。」說起弟弟,周德勤眼眶又紅了。周德勇6歲時,母親去世,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家裡姐弟倆相依為命,周德勤比弟弟大8歲,給弟弟穿衣、做飯、接送上學,這是她每天的日常……
在周德勇的髮小周傑眼裡,
周德勤是姐姐,
更像媽媽。
周德勇說
為了照顧弟弟,周德勤14歲輟學打工。後來,她選擇嫁在本村,出嫁不離家,10多年來含辛茹苦把弟弟拉扯成人。周德勇17歲初中畢業後,周德勤又送他出國打工。後來蓋房造屋、娶妻生子,都是姐姐一手包辦。以為苦盡甘來,2012年,父親又查出肺癌,花去10多萬元看病,最後人財兩空。
辭職回國,為弟弟配型
家庭擔子都擱在姐弟倆的肩上,可現在弟弟又生病了,周德勤著急萬分,可她家庭條件一般,離異帶兒子,隻身一人在安哥拉一家工地燒飯,一年收入五六萬元。去年,為了給兒子結婚,家裡還欠下幾萬元債務。
三年來,
周德勇一直靠著血液透析延續著生命。
去年,醫生告訴周德勇,
他到了腎臟移植最佳的窗口期,
再晚就會錯過時機了。
可合適的腎源從哪裡來?
四個多月前,60公斤的周德勤作出人生中最重大決定,她從安哥拉辭職回國,和弟弟做配型,她要把自己的腎捐給弟弟。弟弟周德勇卻有點猶豫,萬一移植不成功怎麼辦?不是害了姐姐一家?
「我勸勇兒,現在科學發達,做這個手術不難,天天催著他去做配型。」周德勤說,配型成功後,她一下子感到輕鬆很多,弟弟終於有救了。「醫生說,人只要有一個腎就能正常生活,用我一個右腎換弟弟的健康,值得!」
「姐姐為服侍德勇,天天打地鋪睡地上,50歲的人了,忙前忙後操勞,像上人一樣照應我們吃盡辛苦。」周德勇愛人費建艷哽咽說,家裡人開始都不同意,但姐姐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不認識的人還會捐腎,何況是自己的親弟弟。
換腎費用哪來?
腎源有了,但另一個問題又來了,三年的時間,周德勇已花費20萬元治療費。醫生說接下來換腎至少還要40萬元,一家人四處找人借款,現已籌到20萬,可另一半20萬元還沒有著落。
為此,記者聯繫到郭華村支部書記劉天強,「村裡知道這個事了,正在和鎮民政打報告,看看能不能給予大病補助報銷。另外,村裡還想發動黨員、村民搞一個獻愛心活動,一起幫助周德勇度過難關。」
如果你被這對姐弟的故事所感動
如果你力所能及
請伸出您的手,
讓我們的心更近,
讓這個冬天充滿溫暖,
讓人世間充滿愛!
幫助周德勇,
請與我們或者他本人聯繫!
我們的聯繫方式是:
江都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郜粉定159 5257 0959
周德勇電話:181 3646 5110
來源:今日江都
作者:江都融媒記者 郜粉定
編輯:知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q2M67m4BMH2_cNUgi07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