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緊張刺激!這懸疑爆款竟出劇版了?

2020-08-19     五殺電影

原標題:全程緊張刺激!這懸疑爆款竟出劇版了?

2017年,泰國出現了一部現象級的作品。

僅用1200萬的成本就在全球撈到12億的票房。

豆瓣上有近60萬人打出了8.2的評分。

它是那年泰國電影當之無愧的NO.1。

三年過去,這部大片以懸疑劇的形式再度歸來——

《天才槍手》劇版

2020-08-03(泰國)

劇版一出,很多《槍手》的影迷都很開心,但一個問題也出現在大家心頭——

一部2個小時的電影被擴充成12集的電視劇,注水豈不是會很嚴重?

起初殺姐也是這麼想的,但刷三集刷下來,

嗯~真香!

劇本紮實,情節緊湊,細節充分……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劇。

即便和珠玉在前的電影版來對比,它也絲毫不遜。

目前,它的豆瓣評分保持在8.4(比原版電影還要高)。

它是怎麼把一個老故事拍出新花樣的?

或者說,它是怎麼將新元素完美的融合進原劇情的?

今天,殺姐就來好好聊聊!

01

刷完劇版,殺姐有一個最直觀的感受。

就是它沒那麼「尖銳」了。

首先從人物上,主角換了。

相比影版那個有點酷酷的女孩,

劇版的女主少了幾分鋒芒和凌厲,多了一點鄰家可愛。

男主角班克,則由星二代jaonaay來飾演。

他的形象沒有多大改變,還是一如既往的帥。

其次在劇情的處理上,它也少了那份生硬,故事發展更為合理。

作弊是這部劇的主旋律,所以怎麼作弊就成了本劇的一大看點。

影版中有一幕,鋼琴作弊法。

通過看琳達彈鋼琴指法的區別來判斷出選擇題的答案。

想法是很好,但可別忘了她服務的對象是一群學渣啊!

這麼複雜的手勢又加上考試緊張的氛圍。

就如劇版中這個同學說的:

如果記錯一個手勢,

那答案不就全錯了嗎?

作為一個昨天剛看過原題,今天就能完全沒印象的學渣,你還想指望我們能記住這麼複雜的手勢。

這不現實啊!

自己推翻自己。

這就是劇版《天才槍手》的誠意,它沒有一股腦的照抄原著。

而是帶著辨證的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修復影片中的bug,推陳出新。

推陳好推,去掉就是了,那怎麼出新,則就成了劇版是否精彩的關鍵!

沒失望的是,它拿出了一個更有說服力的作弊方式——

時鐘作弊。

分針代表數字,顯示到第幾分鐘,就表示我要告訴你們那道題的答案。

而秒針的1234則代表題目的ABCD。

琳達的手指在哪個秒針對應的哪個數字動了一下,則就表示那個是答案。

考試總共兩個小時,60道題。

琳達會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把它做完,剩下的一個小時則來公布答案。

60分鐘對應60道題,時間結束,題目剛好答完。

看時間不會被監考老師懷疑,而動一下手又好分辨。

這簡直就是個天衣無縫的計劃。

而且琳達還格外謹慎,她告訴他們,每4題必須挑選一題自己做答。

為了防止答案雷同產生懷疑,也可以控制分數不會太高。

你看,不同的方式,但相同的是她的心細。

我們以前往往對翻拍嗤之以鼻,覺得它是在賣原作的情懷。

但劇版的《天才槍手》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翻拍不止是單純的在高樓上跳舞,它也可以把這座高樓搭的更高,把這座高樓的地基建的更加穩定!

02

《天才槍手》為什麼能火?

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愛看《天才槍手》?

是因為影片中緊張感的營造,刺激感的烘托,又或是高智商的學霸……

都有。

但殺姐覺得更重要的一點是它敢於打破禁忌

我們在現實中不敢做的,電影里幫我們實現了。

它讓我們感受到了那種突破框架之後的快感。

就像《毒師》里的老白那樣,我們明知道他是在犯罪,但內心還是隱隱的希望他別被抓住,他能繼續幹下去。

對於這類作品,我們期待的就是它能一直狠下去。

可是影版的最後,女主良心發現,最後自首。

這不免讓人感嘆影片的結尾可惜了。

而這部劇版,導演在宣傳時就明確表示了:

結局將會和電影版不同。

很明顯,它要在「黑」的這條路上走的更深。

這個用意在前幾集就能看出來。

都知道,琳達在後來成為了作弊集團的大boss。

她是怎麼走上這條路的?

電影版給出的一個解釋就是窮。

因為沒錢,所以她要靠幫別人作弊來賺錢。

但這不是壓垮她的理由,窮可以靠打零工,做兼職來賺得學費。

而劇版,則更充分的解釋了這個原因。

她的世界其實一直被「作弊」包圍著。

開篇一場受多方關注的競賽,可人家就光明正大的買通工作人員來作弊。

這種小伎倆,當場就被琳達看出來。

所謂的蟬聯冠軍,哼,不過是靠作弊做出來的。

到了期中考,她幫好閨蜜葛瑞絲補習。

可奇怪的是她發現閨蜜補習冊上的那些題,她根本沒見過,老師上課壓根就沒講過。

葛瑞絲什麼都不會,所以什麼都不懂,她只知道做過這套題的學生都可以考高分。

直到試卷髮下來後,琳達傻眼了。

尼瑪,這一模一樣啊!

這一刻,她懂了。

所謂的找老師補習,成績會變好,不過是老師在泄題。

老師也在作弊。

她贏得了比賽,校長說她可以不用繳贊助費進入學校,同時還能得到學校的獎學金。

於是,琳達答應了在這所學校讀書。

可沒多久,她在抽屜里還是發現了這張二十萬的收據單。

校長也在撒謊,也在作弊。

她身邊的同學,老師,校長,所有人……都在作弊。

她腦海中美好世界的形象,一瞬間倒塌了。

世界如此不公,那我為何還要堅守道義。

而這,就是她走向深淵的開端。

在每次幫助別人作弊後,她不光有得到報酬的滿足感,還有那種用自己的方式來對抗這個畸形社會的發泄感。

這是劇版《天才槍手》要表達的另一層。

「有些人之所以會走上歪路,也有可能是被推過去的。」

03

嚴格意義來講,《天才槍手》是青春片。

影版因為要烘托作弊的緊張刺激,所以對青春這一元素的刻畫就有點淡。

而劇版則補齊了這一元素。

但它詮釋的青春和其他很多青春劇不同,它突出的是「競爭感」

班克和琳達的第一次見面,琳達想和他做朋友,但班克直接一口回絕。

給出的理由讓人無法反駁。

「如果我們不是朋友,

傷心的人只有一個,

那就是失去獎學金的人。

要是成為朋友

傷心的就是兩個人,

那就是失去獎學金的人和從對方那裡搶到獎學金的人。」

獎學金對他們來說都非常重要。

可一個年紀只有一個名額,為了得到它,他們就必須把對方比下去。

還有琳達的閨蜜,葛瑞絲。

她不再是那個性格單純的傻白甜,她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她喜歡演出,想當主角。

但劇組裡有一個比她長得漂亮,又比她更會演戲的人。

她永遠只能當女二。

於是她想盡辦法要把對方比下去。

為了讓女一自己退出,她會偷偷把他們作弊來的小抄傳給她。

事情敗露後,她為了讓「備胎」替自己背黑鍋,又不惜出賣肉體。

這是劇版《天才槍手》的殘酷。

即它堅信,校園生活就是成人世界的一次預演。

在這個過程里,會有開心,會有歡樂,

但更多的是經歷一次次割捨後所留下來的淚水。

04

《天才槍手》里有太多令人叫好的名場面。

都說考場如戰場。

那寫字的筆就是作戰的武器。

像這個鏡頭:

裝彈,上膛,發射……整個動作一氣呵成。

考試作弊,驚心動魄。

傳遞答案,要不被老師發現。

想到底下的鞋來傳遞,但這對腳踢力度和準度都有要求。

好在,精準一腳,鞋子穩穩落在後桌的腳上。

這些刺激又略帶熟悉的場面,看的讓人只叫一個爽啊!

前三集裡,殺姐最喜歡的還是這一幕。

琳達扳倒了那位「作弊」的老師。

在離職走下樓梯的一幕,他遇到了琳達,

兩人無言,只是對視。

但仔細看,琳達的眼神有下意思的躲閃。

這一刻,琳達才意識到了自己之前以為的勝利有多可笑。

這位老師也不過只是這罪惡作弊鏈中的一環。

說到底,他們都是一類人。

為了讓自己體面的活下去,不惜放下尊嚴,與自己鄙視的人同流合污。

窮人想要有出路,就得先遵守有錢人制定的規則。

不認,生活總會讓你低下頭。

班克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前三集裡他還相信公平,他相信有錢人和窮人在社會上都一樣。

所以有錢人讓他把摩托車挪開時,他會這樣說:

「這裡時停摩托車的地方,

你要停車去別的地方停。」

可結果,別人用一張錢,就能叫保安把你車給強行拉走。

這也是這部《天才槍手》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階級的差距,是一個無解的命題。

但是即使這樣,殺姐還是要說:

雖然我們喜歡看到劇中主角能夠一黑到底。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定一定不要踏入邪道。

因為一旦踏進去,就很難再回頭。

靠作弊得來的成功終究還是幻夢一場。

劇中有一個比喻很恰當:

小孩子想不藉助別人,靠自己夠到氣球,但即便他再努力跳,也夠不到。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還得踏踏實實爬到別人的肩膀上去。

一步登天,總是妄想。

像考試作弊這種事,還是算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i9tBXQBLq-Ct6CZ0Z-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