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掉下床不能馬上抱起,緊急處理方式應該是……

2020-07-13   太平洋親子網

原標題:寶寶掉下床不能馬上抱起,緊急處理方式應該是……

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磕磕碰碰,從椅子上摔倒、從床上摔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曾經是新手媽媽的我,每次看到孩子摔倒後都心疼得要死,立馬衝上去抱起鬨她。

後來,一位當兒科醫生的長輩告訴我, 即使再心疼,也不能馬上衝過去抱住孩子,因為父母不懂得傷害處理的方式,急匆匆地抱起寶寶,這樣容易造成寶寶的二次傷害。

寶寶掉下床的正確處理方式應該是這樣子的:

1

不要馬上抱起寶寶,確認是否骨折

如果寶寶掉床了,爸爸媽媽不要馬上將寶寶抱起來,一定要先靜觀10秒鐘。

※寶寶的手腳不願動,一碰就疼得哭起來:此時應該仔細檢查是不是 骨折或脫臼。如果是,家長可以先用冷水或冰塊敷於受傷部位,再將寶寶送到醫院進行檢查。(假如你和家人不會固定受傷部分,那就不要移動寶寶,必須等急救人員來操作,以免因為處理不當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跌落後劇烈哭鬧或失去意識,且手腳不能活動:有可能是 頸椎受到傷害或腦震盪及顱內出血的情況,應將寶寶的身體保持平躺不動,撥打急救電話。

2

觀察寶寶是否有出血

一般來說,最簡單有效的止血方式就是直接加壓止血法。媽媽可拿一塊乾淨的紗布放在傷口上直接加壓,直到出血停止。如果寶寶流鼻血,千萬不要把寶寶的頭仰起,以免血液返流到胃部引起刺激性嘔吐,應該用手壓住其鼻子上方(鼻根的地方)以幫助止血。

3

如果沒事,繼續觀察24小時

不能讓寶寶立即睡覺,先逗逗他,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觀察有沒有後續的變化。另外,寶寶掉床後至少觀察24小時,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神志、有無嘔吐,是什麼樣子的嘔吐。在此期間寶寶如果沒有異常表現,方可安心。

另外,如果寶寶有顱內損傷,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 哭鬧、萎靡不振、激惹(一驚一乍)甚至驚厥等症狀,並可能出現噴射性嘔吐。此時,為了安全著想,媽媽應馬上抱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4

持續觀察寶寶

就算一開始寶寶表現得很正常,也不要掉以輕心,最好能密切觀察3天,防止孩子顱內有進行性病變。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