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壇:降低考試難度,推進中考改革

教育論壇:降低考試難度 推進中考改革

【特寫鏡頭一】: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大廳內,幾條長凳上坐滿了拿到排隊等候的家長。十多個窗口內,工作人員正在忙碌著為家長辦理孩子上課外補習班的報名手續。這是記者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一線城市,甚至是一些三四線城市的課外培訓機構目睹的場景,在校中小學生參加校外培訓之火爆由此可見一斑。

【私家評論】:家長們為何熱衷於為孩子報課外補習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考、高考難度偏難。為了讓孩子在考試中能拿到高分,家長們不得不花錢讓孩子上昂貴的課外補習班。

【專家分析】:「考試評價導向不改,只會逼著家長給孩子報補習班,不利於為學生減負,也讓應試教育愈演愈烈。」一位資深教育專家說。特別是中考,這是對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產生實際影響的考試。「當前,初中教育存在窄化的問題。初中教育的內容窄化為考卷內容,評價標準窄化為考試分數。初中教育被窄化為高中教育的預備教育。」

1. 降低考試難度是中考改革大趨勢。

通過降低考試難度,可以讓學校回歸到夯實基礎知識,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來,這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

早在2015年,深圳中考(微博)從標準分改為原始分,同時也取消公辦普高招收擇校生。記者梳理髮現,受新政等因素影響,中考錄取呈現幾大特點,如名校差距變小、競爭更激烈;同分考生多,大量學校在劃定原始總分後,還要加入「末位同分比較條件」作為錄取標準之一。

從表面上看,改革新政誘發了很多新問題,但透過名校招生分數差距縮小,同分考生增多等現象不難發現,改革的核心是考試難度有所降低,而這一改革動向值 得關注。今年年初,北京市教委也明確提出,中考的各學科將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進一步降低難度,側重考查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和基本觀點,考核範圍將更寬泛。在當前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降低中考的考試難度,其寓意究竟是什麼?

降低考試難度是中考改革的自身要求。一方面,隨著高中階段教育的逐步普及,中考的功能定位會發生明顯變化,其甄別選拔功能將漸趨弱化,而科學分流的功 能將得到進一步強化。淡化甄別選拔功能,反映在考試內容上,降低考試難度是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體現。另一方面,從中考改革的方向看,隨著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製 度的建立,原有的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將會逐漸被學業水平考試所代替。在此背景下,降低考試難度會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這也是由水平考試自身的特有屬 性所決定的。

降低考試難度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一直以來,中考以考試分數為唯一依據,為提高區分度,便於選拔學生,考試內容往往超出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 要求,難度過高,而學生則需要通過機械訓練、反覆練習來掌握相應的應試技巧,無形中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此外,考試題目重在考查對知識點的記憶,忽略了 對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測查。而通過降低考試難度,可以讓學校教學從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投入最難試題訓練回歸到夯實基礎知識,注重學 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來,這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

從今後的改革方向看,推進中考改革,就是要探索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基於初中學業水平的考試製度,以及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制度,從根本上扭 轉單純以學科考試成績簡單相加作為招生錄取唯一依據的做法,克服分分計較、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和壓力,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製度保障。順應這一中考改革 方向,降低中考的考試難度勢在必行。

就目前的中考而言,降低考試難度可能會給高中招生帶來一些新的困難和挑戰,需要各地通過細化招生規則,逐步予以化解。從長遠發展看,降低考試難度,客 觀上縮小了學校之間的招生分數差距,有利於營造良好健康的區域高中教育生態。同時,降低考試難度也給中考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在學生考試分數變得相對接近 的情況下,除了分數之外的評價手段可以被引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也有了可施展的空間。綜合素質評價如何真正科學引入招生錄取環節,既是當前高考(微博)改革面臨的 一個新課題,同樣也是中考改革需要認真關注和研究的一個新問題。

2. 降低中考難度,怎麼降? 就是減少以往中考難度係數在0.2以下的題目。不能為了少數尖子生,讓多數孩子成「陪練」。中考命題改革的方向應該是:更加注重考核學生的思維,在「寬」和「廣」上做文章,就是要使孩子不在為了高分而學習,也倒逼學校從重分數轉為重能力培養。

當然,取消難題,並不意味著人人都能拿滿分。降低考試難度也不是唯一的靈丹妙藥。它並不能解決目前基礎教育學科教學中存在的所有問題。比如:語文課程中傳統文化內容不足;英語學習難脫「啞巴英語」的困境,學生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動手能力不足,等等。

應該採取措施:將綜合素質能力評價、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的成績等真正納入中考考試評價體系;要「切實防止教學「搶跑」,不能培養「超學兒童」。中考考試命題上,其導向也明確支持學科改革的發展。命題上,更加注重考察學生的思維和閱歷;錄取規則上,如果考生出現平分,應優先比較語文綜合成績,更加注重自己母語的學習。

(原創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歡迎加關注,求粉,點贊,轉發,謝謝!轉載請註明出處「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