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河南腫瘤君。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腫瘤康復期患者踩過的那些坑兒」。
我收到過很多康復期患者的私信,大多數問題都圍繞以下 這幾點:
總是擔心復發,時刻擔心腫瘤捲土重來?
手術後要不要吃中藥調養?聽說人參靈芝就很不錯???
以後還能享受「魚水之歡」嗎?會不會傳染給配偶?
生病前後工作心理有落差咋辦?
……
從大家的私信中,我們不難看出,康復期患者在飲食、生活、心理方面存在很多疑問。腫瘤患者在康復期不能太大意,也不能太過小心,以下四種錯誤千萬不能犯。
01
怕復發,生活在「保鮮盒」里
腫瘤患者康復出院後,最容易出現患得患失心理, 時刻擔心腫瘤捲土重來。有些人對日常飲食、生活作息的要求極其嚴格, 仿佛生活在「保鮮盒」里,有人懷疑有些食物致癌一點也不碰,有人稍不舒服便要臥床休息,有人出現身體不適便憂心忡忡。
腫瘤的發生與免疫例低下有密切關係,而長期處於抑鬱、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中,會降低免疫功能。時刻擔心病情復發,反而會「怕什麼來什麼」。
復發機率和腫瘤的性質、種類有關,也與前期治療有一定關係。血液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尹青松說,「腫瘤的初次治療非常重要。以淋巴瘤為例,目前50%以上的患者可以實現臨床治癒(即五年以上不復發),但有40%會出現復發,復發患者有一半以上可能發生耐藥,造成療效不佳。
患者如不遵從醫囑,也會增高復發風險。「有些淋巴瘤患者以為化療做到腫塊消失就可以結束了,實際上是錯誤的。」腫塊消失後,仍需接受兩個療程的化療,進一步鞏固。」 尹青松說。
02
猛進補,人參靈芝當菜吃
腫瘤患者出院後,家人往往會買來人參靈芝等補品,天天煲湯進補。「合理運用中醫藥,有助於調理身心,改善食慾,提高免疫力,但也要當心『過猶不及』。過度進補會令身體吃不消。用人參靈芝這些中藥之前,最好諮詢一下中醫師的建議。」腫瘤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高啟龍表示。
中醫藥方案是抗癌治療的有益輔助方法,但要注意,如採用中醫藥調理身體,不要相信所謂的「祖傳秘方」,而應到正規的腫瘤專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就診,根據病人的體質選用不同的中藥。
03
怕過勞,性生活都不敢過
腫瘤患者能行魚水之歡嗎?大部分人對於性知識了解甚少,且羞於公開討論,腫瘤患者對此更是緘默不言。
有些人擔心和腫瘤患者進行性生活會「傳染癌症」。免疫治療科副主任醫師張勇表示,性生活不會造成配偶「傳染」上腫瘤。雖然絕大多惡性腫瘤的發生機制尚未明確,但是腫瘤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物理或者化學因素甚至電離輻射造成基因突變,使正常細胞變異,導致以破壞性侵襲性為主要特徵的無序生長蔓延,從而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但這也是一個相對漫長,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目前沒有任何研究和證據證明性生活會直接「傳染」腫瘤。
還有些人擔心腫瘤患者進行性生活後影響免疫力,導致腫瘤復發轉移。張勇表示,適度的性生活不但不會減低患者的抵抗力,相反還會舒緩壓力與心情,使得機體分泌一些有利於身體健康的細胞因子,改善身體的微環境,調節增強免疫力。對於腫瘤患者來講,正常的性生活可以恢復自信、舒緩心情,調節身體神經內分泌,平衡免疫系統。所以,適度性生活不但不會造成身體的損傷,反而能夠幫助腫瘤患者更好的康復。
04
勤「補課」,工作調整心失衡
有些年輕腫瘤患者出院後,往往會出現「補課」心理。他們大多是職場中堅、骨幹,處於事業的上升期,不想因為生病耽誤工作和晉升,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他們往往在康復後用加倍的努力和熱情,來證明自己不比其他同事差。
河南省腫瘤醫院心靈關懷師、中西醫結合科科護士長焦妙蕊表示,從某種意義上,生病意味著以往的工作生活模式出現差錯,讓身體無法負荷。抗癌治療為患者提供了一個審視自我、重新出發的機會。康復期的首要任務是養好身體,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這比急於在工作中「上位」要重要得多。
有些腫瘤病人出院後,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和幸福的意義,找到了生活的樂趣,性格發生了改變。例如,原來的職場「忙人」變成旅遊「達人」,有些人揮毫潑墨,養花種草,做義工助人等,保持心態樂觀,心胸開闊才是永恆道理。
尹青松,血液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博士,碩士生導師,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博士後,省衛健委科技創新人才和「51282工程」領軍人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省部共建項目等多項課題;以第一完成人獲省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和省衛生廳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發表論文40餘篇,SCI論文9篇,中華論文11篇。擔任省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委會副主委、中國抗癌協會血液病轉化專委會青委、河南省醫學會感染學組副組長等。擅長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的診斷、治療和特異性分子靶向治療。
高啟龍,腫瘤 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委會委員,中國老年學會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委會委員,河南省腫瘤整合治療與姑息療法專委會常委。擅長肺、胃、食管、肝、腸、乳腺、淋巴等全身各部位原發癌、轉移癌、復發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尤其擅長肺肝骨腦淋巴結轉移癌、胸腹腔積液及心包積液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張勇,免疫治療科副主任醫師,腫瘤學博士,河南省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委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光動力治療專委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肉瘤專委會委員,河南省中西醫結合老年分會委員。第一作者身份發表6篇被SCI收錄的英文文章。主持一項省級醫學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獲得河南省醫學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項。
焦妙蕊,心靈關懷師、中西醫結合科科護士長兼三病區護士長。副主任護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臨床心靈關懷師,河南省腫瘤醫院心理學組組長。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專委會委員,中國醫促會腫瘤姑息治療及人文關懷專委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康復部副部長,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專委會副主委,河南省心理學會護理心理學專委會副主委,河南省護理學會腫瘤護理專委會臨床心靈關懷學組組長,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護理專委會常委,河南省生命關懷協會疼痛康復委員會常委,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
責編:龐紅衛
編輯:常 榕
作者:常 榕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刪
覺得不錯你就贊贊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