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凌晨,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北嶴街道一居民樓發生室內火災。火災造成3人死亡,其中2名為未成年人,相關部門正在調查火災原因。
視頻來源:燃新聞
從起火現場的視頻來看,現場火勢很大,火舌從各個窗戶里噴出來。凌晨4時57分左右,火勢被撲滅。
經初步調查,火災發生時,屋內住有3人,其中,陳某貞(女,49歲,洞頭區北嶴街道人)跳樓,後被送至區人民醫院救治,搶救無效死亡。其女兒陳某心(11歲)在消防人員搜救到時,已無生命體徵;另一名女孩陳某曄(11歲,系其親戚的女兒)後被消防人員發現時,也已沒有生命體徵。
事發的小區是當地的一個老小區,是2004年建成的房子,小區共有300多戶住戶。
事發的陳女士一家住在其中一幢的頂樓6樓,昨晚,陳女士和11歲的女兒以及侄女在家裡,兩個女孩兒都是上小學的年紀。
走進小區,遠遠就能看見這戶被大火燒過的房子,屋頂被濃煙燻得焦黑,走近事發單元樓,地面上全是玻璃碎渣和建築碎渣,現場已經被封鎖。
「半夜裡聽到小區里亂糟糟的,到陽台一看,沒想到是小區里著火了,當時火已經很大,一直從窗戶里外面冒。」小區里的住戶陳先生說,受到驚嚇,還有些鄰居一大早就把帶著小孩回老家了。
「昨晚洞頭風很大,容易助長火勢。」葉大姐說,她家就住在海灣一區附近小區,聽到消防警報聲後,她也接到了火災信息,便急匆匆從家裡出來,趕到現場,身上還穿著家居服。
當時在屋子裡的是兩個11歲女孩,消防人員將她們帶出之後,發現她們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陳女士是在9號樓東側小區後門邊的通道附近被發現的,「她大概是起火後從樓上跳下來的。」
網友@不愁:心痛,願天堂沒有火災。
網友@網絡CC:生命在火災面前真是太脆弱了,尤其是還有兩個孩子。
網友@隨性風飛:火災無情,一路走好,希望查明原因給死者一個交代。
網友@Bakey:很多家庭防火意識還是不到位。
網友@天冰:家庭還是要常備滅火裝備。
網友@精靈1878:家裡應該常備一個滅火器,廚房要備滅火毯,這個絕對不是小題大做。
網友@平台不敗:家裡備個逃生繩看來是很有必要的。
網友@張天波:現在出租房,消防檢查都要求配有滅火器,出事的非常少了。
網友@夜喵神使:家裡常備些消防用品吧,還有住高樓的,對付小型火災還是很有用的。
多數家庭火災的事後調查顯示,很多家庭並沒有配備一些必要的消防器材,這直接導致火災後,悲劇發生。
消防器材是不是越多越好?
很多家庭不僅配備了滅火器,還有滅火毯、防毒面具、逃生索、消防斧等。其實每個消防設備都有獨特的功能,多了反而會在使用時無所適從。
家庭常備的消防「五寶」
1、家用滅火器:任何大火,開始時都是小火。如果在家中備好滅火器,並能熟練地操作它,那麼當星星之火燃起時,就可以將它及時撲滅。
2、逃生索:一旦大火不可控制時,就必須首先考慮逃生。如果你住在3樓以上,樓梯通道被堵塞,這時如果家中有一條又粗又長的繩子,那麼可將繩子分段打結,然後拴在牢固的物體上,沿著繩子攀援而下,就能順利逃生。
3、強光手電筒:夜間失火,電路燒壞以後,屋內一片漆黑。特別是在睡夢中,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家中已是一片火海。這時,就需要一隻手電筒照明,照出一條逃生之路。
4、簡易防煙面具:火場的煙霧是有毒的,許多喪生者都是被煙燻窒息而死的。如果家中備有幾個防煙面具,在危急關頭,套上防毒面具,就能抵禦有毒煙霧的侵襲,從而死裡逃生。
5、獨立式煙感報警器:這一種煙感器一般由9V的電池供電,並且具有聲光報警,極其適合在家中、小區、宿舍等等小型的公共或室內場所使用。
消防器材建議去正規廠家購買。正規消防產品表面及包裝上應有清晰、耐久的標誌,包括產品標誌和質量檢驗標誌。也可以登錄中國消防產品信息網(http://www.cccf.com.cn/getIndex.do)可以輸入消防器材上的證書編號、企業名稱等信息,進行辨別。
消防蜀黍強調
只有消防救援人員準備好救生氣墊並指揮跳樓時或樓層不高(一般4層以下),非跳樓即燒死的情況下,才採取跳樓的方法。即使已沒有任何退路,若生命還未受到嚴重威脅,也要冷靜地處理,等待消防救援人員的救援。若生命受到嚴重威脅,非跳即死的時候,掌握方法,儘可能減少身體傷害!
火災來襲應注意什麼?
1、火災襲來時要迅速逃生,不要貪戀財物;
2、平時就要了解掌握火災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幾條逃生路線;
3、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衝出去;
4、穿過濃煙逃生時,要儘量使身體貼近地面,並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
6、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7、室外著火,門已發燙時,千萬不要開門,以防大火竄入室內。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
8、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9、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單、被套撕成條狀連成繩索,緊栓在窗框、鐵欄杆等固定物上,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
來源:都市快報( dskbdskb)、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