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需警惕強直性脊柱炎

2019-07-04   燕趙晚報健康七日

腰痛後背僵原來是強

「我這次來住院主要是來做進一步調理,評估一下病情,為我要二胎做準備。」陳先生笑著說。今年34歲的他已經有十四年的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史了,他回憶說,十幾年前毫無原因的,他夜半翻身或早晨起床時就出現了腰骶部的疼痛,起床後一活動,疼痛反而消失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疼痛越來越重,後背發僵,都影響到他的正常活動了,蹲下或彎腰等看起來很容易的動作,對於他來說那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由於症狀越來越嚴重,陳先生當時便去醫院檢查,通過骶髂關節CT等檢查,最終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確診後,他聽從醫生建議,採取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很快便控制了病情並緩解了症狀。在那之後,陳先生幾乎每年都要來定期複查、住院調理,平時在家也一直遵醫囑堅持用藥,且進行腰背髖部位功能鍛鍊,多年來病情一直控制良好,生活基本不受影響。

青少年男性久臥久坐後腰痛需警惕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風濕類疾病,可能與感染、免疫、環境、遺傳等多個因素相關,發展到晚期會出現脊柱強直,似竹竿一樣筆直,彎腰、側彎、後仰等活動均受限,一旦到了此期(骨性強直),功能難以恢復,生活質量進行性下降,甚至不能參加正常社會工作。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風濕類疾病的河北以嶺醫院風濕免疫一科主任蔣富斌指出,強直性脊柱炎起病緩慢隱匿,早期症狀輕微,極易被忽視,延誤治療,而且該病進行性發展可以累及全身多個系統和器官,如不能早期控制,具有較高致殘率。因此,了解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特點,早期發現、及早干預、及時治療就是十分必要的了。蔣富斌主任表示,強直性脊柱炎有如下發病特點:

首先,強直性脊柱炎好發於13-30歲孩子,且以男性居多;第二,可表現為腰臀部靜息時(久坐、晨起或夜間翻身)疼痛,活動後緩解;第三,起病隱匿,時輕時重,有時連續疼痛幾天後緩解,長時間不疼,有的幾個月疼一次。因此,蔣富斌主任提醒,若是初高中年齡段的孩子出現早晨起床時腰臀部疼痛不適,起床後緩解,千萬不要誤認為孩子偷懶不想上學等,而應重視起來,不要拖延,以免延誤了診治。

除了根據好發人群、症狀來做初步判斷,必要的檢查也是幫助強直性脊柱炎確診所不可或缺的。通常來說,骶髂關節CT或MRI、HLA-B27是兩個必須要查的項目。

中西醫結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可控制病情減少復發

強直性脊柱炎如果能早期發現,規範診治,並中西醫結合,早期系統綜合足療程序貫強化治療還是可以達到臨床緩解,阻止病情發展的。

早期:即儘早干預,對於強直性脊柱炎來說,就是在窗口期(骨質尚未破壞關節、尚未發生畸形前期即疾病尚未發生不可逆,且規範干預可以控制的時間)及時治療。

系統綜合:此類疾病常累及和損害全身多個系統器官,因此治療也要系統綜合,在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在中西醫理論指導下,可中西醫藥並用,整體與局部,心理與功能康復,內治與外治,藥物與飲食,心理與藥物等整體全面考慮,綜合干預。

足療程:是指足劑量和長療程。患者體質各異,病種不同,病情輕重不一,以及疾病的異質性,故病程不同、療程也不一樣。風濕免疫類疾病以病情臨床完全緩解為準來確定療程,一般在三個月至一年為一療程,根據具體情況維持干預或治療數年甚至終身,使病情得到長久的緩解。風濕免疫類疾病復發一次治療難度增加一些,治療方案往往需要修改或更換。因此,提醒患者不要在症狀控制後擅自停藥,復發後重新再治療的話,病情控制將較以前困難。

序貫:即動態調整診治方案,在診治指導原則下施行的最優化、個體化動態診治方案。

定期強化治療:對於風濕類疾病,病種不同,病情輕重和各人的身體狀況不同,病人對藥物反應也不一樣,所以針對不同個體在疾病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藥物組合是必要的,爭取用最佳的藥物組合方案達到最好的療效,承擔最小的副作用,在疾病不同階段對其進行臨床全面評估後決定是否強化治療,這正是中醫的辨證論治思想,即診治動態化、方案個體化;因此醫患配合,建立患者回訪制度,定期複診或隨診顯得非常重要。

此外,蔣富斌主任提醒,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還要避免強力負重,避免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不動,睡覺時最好是平躺保持背部直立,局部疼痛時可用熱敷來緩解。另外,本病有一定的遺傳傾向,患者親屬也應注意自己有無強直性脊柱炎的相關症狀,如果出現下背酸痛,晨間僵硬等症狀,則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