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松溪:完善人大工作機制,激活代表履職動能

2019-12-17     閩北日報

近年來,松溪縣人大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深化拓展代表工作方式方法,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經濟「能人」多、產業「大戶」多的優勢,發動各級代表帶頭創業、帶領群眾創業。針對各級人大代表的行業領域、技術技能、崗位職責、社會身份等情況,編組代表小組分別聯繫全縣各種特色產業,切實使代表立足自身從業特點和特長優勢,服務選民群眾,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內生動力。

東厝翻舞稻花魚,領航齊邁致富路

劉尚西,創建松溪縣稻花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縣人大代表,稻田生態綜合養殖的領路人。

「為了稻花魚的健康生長,我們不施用任何化肥、農藥,魚只吃稻穀、雜草和蟲子。」「我們希望構建一個獨立的生態圈,讓生物自然生長。整改好稻田後,只施以生物有機肥,並配置太陽能殺蟲燈,農民只需插秧、投放魚苗、整理稻田,隨後就坐等豐收。」劉尚西在創建稻田生態綜合養殖之初就是這樣的初衷。

隨著多年來努力,他「導演」的一出稻魚翻舞的農業新景觀,不僅讓松溪農業和漁業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也轉變了村民的經營理念,實現了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促進傳統稻魚產業的改造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帶動合作社社員和周邊養殖戶走上了生態致富的道路。

萬前培育百年蔗,三產融合促振興

「百年蔗」是松溪縣萬前村栽種於近300年前的宿根甘蔗,充分顯示了鄭墩勞動人民科學栽培宿根甘蔗的高超技術和悠久歷史,為宿根甘蔗的栽培提供了難得的研究實物,是一筆極其珍貴的遺產。帶著為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的熱情,縣人大代表彭祖鋒走上了以「百年蔗」為鑰匙找開村民致富之門的道路。

最初,製糖技術落後,制出的紅糖質量不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彭祖鋒積極協助引進國有民盛公司創建福建唯一一個駐村的院士工作站,推動合作社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甘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進行合作,推動「百年蔗」產業化發展。由村集體召集村民入股,在全縣率先實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2018年,萬前村僅甘蔗產業的人均收入就達3500元,財政收入達15萬元。

通過代表小組聯繫特色產業發展活動,松溪縣各級人大代表切實發揮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示範帶動作用,當好特色產業的參與者、支持者、推動者,幫助產業發展出謀劃策、解決難題。目前,全縣各代表小組分別聯繫綠色農產品、農業專業合作社、鄉村旅遊等50多個各類特色產業,有力地推動了松溪各類特色產業的發展。(李典利 蔡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KdKFG8BMH2_cNUg4Uy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