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全球將面臨1930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2020-04-10   丁大衛金融

疫情爆發以來,全球金融市場跌跌不休,越來越多的國家經濟陷入停擺或半停擺。毫無疑問,疫情已重創全球經濟。然而,圍繞全球金融市場是否已經進入熊市,金融危機是否已經爆發,經濟危機是否已經發生,全球經濟是否已經進入衰退等問題,全球眾說紛紜,一直沒有官方定論。

比如,在目前疫情最嚴重國家之一——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是這樣表示的,我們正在採取所有措施避免經濟衰退,我們也許會面臨經濟衰退等。相比之下,其它國家的領導人更是嚴謹甚微。大多的表態是盡全力防止疫情擴散,防止經濟衰退。


另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次疫情不會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損失,就像很多歐美國家一開始根本不重視疫情一樣。當然也有人認為全球將面臨經濟大蕭條。然而,有人批評他們是在用出格的語言證明他們的存在感。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明顯區別呢?

我認為領導人這麼說主要是為了安撫國民,不想讓國民恐慌,讓他們對未來抱有希望。真正的經濟學家會憑良心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判斷。有些沒有真才實學或功底不夠的經濟學家可能會藉機炒作博取眼球。


在此問題上,我始終的看法就是非常悲觀的,並多次發表標題文章指出;超級金融風暴即將來臨;當今世界,誰主沉浮?非新冠病毒莫屬;如果疫苗和特效藥不能儘早出來,全球將面臨大蕭條,不僅僅是經濟大蕭條,而且是社會大蕭條,原因很簡單,因為不僅是經濟而且是整個全球社會幾乎都快停擺了。

事實上,早在上次(2008)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我就在《新金融宣言》一書中的一個章節「人類可能面臨比金融海嘯更大的危機」中描寫了人類未來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此外,去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場就是在風雨飄渺中渡過的,險些觸發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當時包括歐洲經濟強國德國等在內的多國已經進入或瀕臨經濟衰退,否則德國就不會歷史上首次發行30年期零利率國債。

面對上述種種不同的聲音,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前任世界銀行執行長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在接受美國財經媒體視頻採訪中,一錘定音:全球已經進入經濟衰退。詳見下面截屏。


這可是最官方的說法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個判斷不僅代表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而且(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世界銀行,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不久前就是世界銀行執行長和代理行長。


她不僅認為世界已經進入經濟衰退,而且強調:「當我們知道這是一次巨大的危機,我們現在不應採取小的措施。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世界經濟靜止不動。現在如何把經濟激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We should not go ... with small measures now when we know that it is a gigantic crisis,」 she said minutes later. 「We』ve never seen the world economy standing still. Now we [do]. How we go about revitalizing it is another important topic.」

近幾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採取了一些非凡措施,減少疫情給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失,阻止疫情蔓延。


3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將隨時動用1萬億美金的貸款能量幫助貧窮國家的人道主義,減少經濟損失。

俗話說,解鈴還需系鈴人。這場上世紀三十年代全球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最嚴重危機是病毒造成的,所以我一直認為,最有效的正解就是疫苗和特效藥。讓我們企盼這一天的早日到來。願天下所有人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