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名警力,109個抓捕小組,海陸空全方位,這並非打擊境外勢力,僅僅是針對我國境內一個名為博社村的村莊。
14名涉案黨政幹部、182名網絡成員、77個制毒工場、1個炸藥製造窩點,繳獲冰毒2.9噸,制毒原料23噸,冰毒產量接近全國的三分之一。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被稱為亞洲特大制販毒,而博社村也是第一制毒村。
犯罪分子擁有槍枝彈藥,村莊結構複雜小道頗多,整個掃毒行動儘管艱難,但仍取得勝利。2018年這起歷史性的事件被改編,並在2019年開播,它就是《破冰行動》。
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覺得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緝毒警察就是那負重前行的人。作為肩負社會責任的一員,緝毒警察在工作乃至生活中,多少都受到了生命威脅。
犯罪分子林勝文企圖以金錢收買緝毒警察李飛,這是人民警察受到的誘惑;用PS合成的裸照敲詐宋楊和宋楊之死,這是人民警察本身及親屬受到的威脅;到了後來,各路媒體聽風就是雨,或者根本就是願意做牆頭草,哪裡熱鬧往哪裡去,在犯罪分子的煽動下對秉公執法的李維民進行人身攻擊,這是外部因素,愚昧的人們嚴重干擾案件調查。
電視劇第一集便是緝毒警察李飛宋楊等人在制毒人贓俱獲的情況下仍被村民圍困在宅子內,眾村民怒吼放人,隱隱有著迫害勢頭。你說這些村民不知道沾毒品就是犯罪?我不相信,如此在常人看來反常的行為並非誇大,而是真實的故事。
這部劇在我看來最大的優點就是兩個字:真實。
就像2013年12月29日電視劇原型的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在這些制販毒犯罪分子中,老弱婦孺皆有參與,對人民警察展開工作帶來極大困難。更別說村民多持有仿製槍枝、土製手雷、弓弩等殺傷性武器,稍不留神就會被人海吞沒,再出來,已沒了生氣。
在艱苦偵查兩年後,廣東省五市公安及邊防武警聯合出擊,此次行動公安幹警處於極大危險當中,但這危險,不僅僅來源於制毒村村民。在暗處,頭頂「保護傘」盤根錯節,「地頭文化」極為嚴重,他們就像一個熔爐,能進來,但很有可能燒死自己。
馬克思曾說過: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巨大的利益鏈使得部分基層人員裡應外合充當保護傘,又有宗族勢力操控村務,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危險、這些誘惑,更能體現出緝毒警察的大公無私,不畏強權。
我了解到的緝毒警察,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張慶功宴照片,警察們聚在一起吃飯,氣氛能看出輕鬆愉快,菜式一應俱全,可他們的臉,全都打上了馬賽克。
這是一種保護,也是一種無奈。
他們不能將臉展現在世人面前,在外工作也大多都用化名、外號,聯繫家人也要極其小心,事後立即刪除,幹著偉大的工作,卻活得像只鼴鼠。
我曾聽聞一個故事,一名緝毒警察的女兒問父親:「爸爸,花是什麼顏色呀?」他的女兒從出生到說出這話,沒有任何娛樂活動,每天在學校和家之間兩點一線,她的父親只有以這種方式保護女兒。
從這部劇來說,團隊真實地還原了「三甲」地區的塔寨村、祠堂等地方,並得到了公安部宣傳局及廣東省公安廳的大力支持,有真實警力協助拍攝,在豆瓣上擁有8.5的極高評分。
黃景瑜、吳剛、王勁松、任達華,青年偶像,搭配實力派老戲骨,選角上製作組就為本劇打下基礎,人物之間的對白也頗具內涵。從林勝文對李飛說放了自己,他就可以得到八十萬,而後李飛開著牧馬人出場,看出李飛家境頗豐。到李維民放走香港人,而後知道香港商人是其線人,種種一切都為劇集畫上精彩一筆。
緝毒大隊大隊長蔡永強,在我看來應該同李飛一樣,都是劇中為數不多的好人。
有人想問了,蔡永強行為反常,從不正面回答就代表他是好人?
我就說蔡永強和李維民,李維民三問蔡永強,而蔡永強支支吾吾迴避問題,說出的話牛頭不對馬嘴,都是因為他害怕。
他不敢確認李維民到底是哪邊的人,若承認制毒村有問題,李維民是反派,那蔡永強很有可能遇害,若稱制毒村毫無問題,那麼自己又可能被上級徹查,兩邊選擇都不對,只有站在正義一方的人才會迴避兩邊,選擇「被對牛彈琴」。不得不說這在我所看到的前六集上是極其精彩的一筆。
這部劇說穿了,就是往深了拍,常人只看見緝毒警察表面,卻看不見他們身上的衝動、迷茫、絕望,也看不見他們的血性、堅強、剛毅。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很多人在替我們背負黑暗,這些緝毒警察,僅僅是冰山一角,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