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房子是「鑽石價」還是「大蔥價」?馬雲、李嘉誠早有暗示

2019-10-14     探房杜咔咔

有人經常問我,如果我現在有錢的話,還會買房子嗎?說真的,這還不太好問答,畢竟當下的樓市已經變得撲朔迷離。房價的判斷已經和我們過去的判斷方法變得不一樣了,而且在國外也沒有一個例子可以給我們參考了。

現在我們國內完全就是再走一條獨立特色的房地產道路。你把「美國模式」、「新加坡祖屋模式」、「德國模式」拿來借鑑,會發現真沒一條能夠匹配上。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這和我們的政策與國情分不開。

樓市的漲幅,完全有能力調控,不像國外都由市場經濟自己去調節。根據數據統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2017年250次,2018年405次,2019年前9個月已經達到415次。在限購、限售、限貸的政策的力度下,明顯可以感覺到「房價橫盤」了。

導致一些城市的房價出現了下調,而且去年忙著「搶房」的人,如今也已「銷聲匿跡」。因此在這種環境下,很多購房者要開始犯迷糊了。到底還要不要買房呢?那麼,按目前趨勢來看,十年後,房子會是「鑽石價」還是「大蔥價」呢?

對此,馬雲、李嘉誠一早就有暗示了。

還記得馬雲那句「房價如蔥嗎」?馬雲做為國內的第一電商王,其過人的智慧和對未來的判斷無人能及。當年的做阿里巴巴的時候,就預示過後面10年到20年將會是電商世界。許多人不信,因此,錯過了許多財富。

不過這次,大部分人對於他的「房價如蔥」也是保持懷疑的態度,認為他在做夢。放在8年前,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沒有一個人不吐槽他,但放在當下,似乎也有一些道理。

首先,根據統計,目前我國的房屋存量已經有10億套,足夠30億人居住。其次,其次,加上高層住宅每年還在不斷的建造,未來拆遷的話,成本太高。最後,國家宣布「不再依賴房地產拉動短期經濟」,意味著樓市逐漸進入橫盤期,房價暴漲的日子或許不會再來。

對此,房地產鼻祖的李嘉誠也持類似觀點,曾在一次大會上說過。「不能把買房看得太重要,年輕人要量力而為,並且千萬不要炒樓。」

從李嘉誠的話中,不免聽得出來,李嘉誠對於國內房價的趨勢,也不太看好。其實從李嘉誠最近在國內的動作就可見一斑了。根據報道澎湃新聞報道,李嘉誠以40億甩賣大連地產項目。如果房子還能賺更多的錢,李嘉誠還會這樣做嗎?

聽完馬雲和李嘉誠的話,我們再來結合未來樓市的趨勢,看下是否有道理。

未來10年,影響房價走向的3大因素

一、人口結構。

根據數據統計,我們國家從2013年後,我國的人口已經出現明顯的負增長,尤其是15-60歲人口,每年大約減少200萬以上。有機構判斷,未來10年後,將減少到400萬以上。

而且出生率和結婚率每年都在降低,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近50年,我國的生育率急速下滑。從1960年中國生育率的5.7‰,到2016年已降至1.6‰,不僅遠低於2.45‰的全球平均水平,還低於1.67‰的已開發國家平均水平。

而在結婚率方面,晚婚現象越來越嚴重。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公布的數據,2018年全國結婚率僅7.2‰,創近10年來新低。其中最低的城市為上海,結婚率僅4.35‰。並且當前中國未結婚有1.3億人,結婚年齡從23歲提升到28歲。

這樣下去的話,將會出現一個情況。隨著大量的房子不斷建造,而面臨著未來無人接手。

二、貨幣增速。

過去房價漲,主要是貨幣供應量增加快,從2004年貨幣供應量是20多萬億,到2019年是190多萬億。這15年內,貨幣供應量凈增加3倍,也漲了8倍。那麼多出這麼多錢當然會影響社會經濟,導致房價上漲。

不過這個局面,在未來或許有些改變。隨著經濟增速呈現L型,早在2017年5月開始,M2增速就有了相應調整,開始從兩位數降到一位數,目前一直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從長期來看,在穩步去槓桿和防範金融風險的調控目標下,貨幣增速基本還會延續目前的態勢,而M2增速繼續放緩。

意味著,未來漲的幅度沒之前那麼誇張了,出現五年翻一番、十年翻兩番三番的現象。所以,可以預判,今後十幾年,M2增長率基本上與GDP增長率加物價指數,保持均衡的增長,房價上漲動力不再。

三、房地產定位改變。

過去20年,不可否認,中國經濟起飛和繁榮離不開房地產,它是主要推手,對國家經濟作出巨大貢獻,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飛速發展,是我們的國民支柱。

可是近日,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7:住房,關係國與家》表明:負向效應超過正向效應的臨界房價收入比為9左右。2018年中國房價收入比為9.3,已經超過了臨界點,對經濟凈貢獻出現了由正轉負的拐點。

因此,房地產的定位將有所改變。要知道,房地產在過去是我國的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而未來,就很難說了。畢竟國家已經明確宣布,「不再通過房地產拉動短期經濟」,就算面臨經濟下行,也絕不依賴房地產。而是要通過探尋新經濟增長模式,來助長國家的經濟多方面發展,尤其是「實體經濟」。

基於以上三點來看,未來十年,房地產市場量價齊漲的局面難以再次出現,而「漲跌互現」的局面或將逐步打開。簡而言之,就是個別城市會有所上漲,個別城市有所下跌。「大蔥價」和「鑽石價」同時存在。

人口多的地方,特別是那種大都市圈,例如北上廣深,未來10年的樓市地位應該還不會有所動搖。還有一些比較具有潛力的城市,產業升級,人口吸附力更強,房價也會隨著上漲。

而就業機會少,無產業、人口持續流出,這樣的城市,房價很難有所保證不下跌。慢慢的變成了鶴崗、玉門、乳山這樣的城市。

總而言之,房子10年後,到底會是「大蔥價」還是「鑽石價」,就要看你如何選擇了。買對了城市,買對了板塊,就是鑽石。不過,投資的話,我還是不建議。因為當下樓市大局已定,就算買對城市,房價也只能保持微漲或者穩定。在這樣的環境下,房價不漲就是跌,還貿貿然把錢拿去投資房子,顯得不太理智。

而且國家目前正在大力發展共有產權房、租售同權房、空置稅,並且限售、限購都沒放鬆的情況下,多套房的投資客,未來的日子將會變得很難。


我是探房杜咔咔,專注房產研究,為讀者把握地產漲跌周期,不唯多,不唯空,只唯實。

公眾號:探房杜咔咔——關注我,了解更多不為人知的樓市秘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oogDym0BMH2_cNUgtZ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