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郭靖,攻克了百座城池,一生少有敗績,終身未娶黃蓉

2020-02-26   殘心佛性

金庸小說中的許多人都是有歷史原型的,郭靖的原型便是郭侃,此人曾經幫助成吉思汗打敗花剌子模,還建議忽必烈攻宋必須先打襄陽,可以說是蒙古軍隊中帳下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郭侃是唐代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幼年之時,被蒙古將領木華黎部下史天澤收養,並悉心教養。1232年,郭侃進入了蒙古的軍隊,並立下了軍功而被升任為千戶長。1253年,郭侃跟隨從宗王旭烈兀西征,其足跡甚至跨過了喀什米爾。1256年,郭侃跟隨部隊跨過了阿姆河,並成功攻下鸞城阿拉莫德,後來,又在西亞多次攻破伊斯蘭軍隊百二十餘座城池,破十字軍百八十餘城,橫掃西亞疆域,甚至被對手驚呼「東天將軍,神人也」。

在郭侃的一生之中,有兩個著名的戰役,一個是蒙古軍隊對陣花剌子模,一個是蒙古軍隊攻打宋朝。在第一個戰役爆發之時,郭侃跟隨蒙古大軍剛剛開始自己的西征生涯。在攻城之前,成吉思汗曾經向他詢問攻城之道,郭侃說道:「撒馬爾罕城堅池深,而蒙古的將士們業已疲敝,不如休整後再戰。」郭侃的建議得到了成吉思汗的認同,成吉思汗依計行事,並且最終取得了勝利,而郭侃也因此獲得了封賞。

第二個戰役是蒙古大軍攻打南宋之戰,此戰之中,蒙古軍隊採用了包抄中原側翼的大戰略,但是依舊久戰不下。後來,忽必烈聽取了郭侃的意見,採取了「先取襄城,直撲長安」的戰略,並最終取得了勝利。

雖然郭侃和郭靖一樣,自小便在蒙古帳下成長,但是在民族立場方面,他們卻有不同的選擇。郭靖選擇為大宋保衛襄陽,而郭侃卻選擇為蒙古大軍效力,消滅大宋。但是無論是什麼樣的選擇,人們不能否認的是他們的能力都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