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10枚印章精簡為1枚 經開區這樣帶動區域發展

2019-11-21   中國企業報

【中國園區體制改革創新系列報道22】

園區是改革創新的產物,也是先行先試的試驗田,園區進一步發展更需要改革創新作為動力。作為體制創新的「探路者」,園區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再塑發展新優勢,真正成為承擔國家使命、率先轉型升級、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支撐。

江蘇鹽城經開區:將10枚審批印章精簡為1枚

鹽城經開區成立於1992年,1993年被江蘇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10年底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經開區。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全區初步形成了以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主導,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軟體及服務外包、光電光伏及LED等新興產業為重點,機械裝備、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為基礎的產業體系。今年來,鹽城經開區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放管服」改革和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步伐,推出一系列深受市場主體和群眾歡迎的改革舉措,激活了全區發展。

在行政審批改革方面,該區深化簡政放權,探索集中高效審批,將原來由10個部門承擔的行政審批職責全部劃轉,將10枚審批印章精簡為1枚,讓曾經企業最怕的多部門「圖章旅行」無處遁形、徹底轉變;全面實現不動產登記全業務、全過程「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涵蓋不動產登記所有業務和交易、稅收、登記全部環節,不動產登記辦理環節由4個減少為1個,申請材料由9件精簡到5件,辦理時限由5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壓縮40%;「施工許可證」辦理環節由22個減少為14個,申請材料由75件精簡到52件,辦理時限由76個工作日壓縮到30個工作日。

在項目招引和管理上,積極推行「投招基金、基金招投」招商模式,簽約專項基金7隻、總規模130億元,有效助推重大產業項目落戶。建立重點項目動態管理、跟蹤服務機制,健全服務台帳,全面推行「三個一」工作機制,成立區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對重大項目每天跟蹤問效,每周集中會辦。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67個、同比增加59個,新竣工項目23個、同比增加17個。列入市考核的9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37.7億元、占全年計劃75%,序時全市第一。

藉助機構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該區通過推進2330改革、最大限度利企便民的積極探索和成功實踐,走在了全省全市最前列,也為穩步推進全區機構改革和「三定」工作提供了示範。去年,該區「三定」方案獲得批准,職能機構由15個調整為11個、精簡26.67%,派出園區由7個撤併為4個、精簡42.86%,體制機制重塑創新,機構人員優化組合。通過「大部制」改革,進一步形成了「在一線識幹部、從基層出幹部、憑實績用幹部」的鮮明導向。

吉林長春經開區:93%的事項可實現只跑一次

長春經開區作為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經開區,走過了25年的開發歷程,現如今已成長為長春實體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對外開放的新高地。2018年,經開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92.4億元,增長8%;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938.9億元,增長10.2%,在全國219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投資環境評價位列第25位。2019年,作為開發區唯一代表在吉林省國家級開發區改革創新推進會上進行了典型發言,使「經開經驗」向全省推廣。

近年來,經開區深入推進改革創新,使得辦事效率大大提升。最典型的是「放管服」改革和「只跑一次」改革,在577項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中,93%的事項可實現「只跑一次」:在企業開辦、項目建設方面,建立容缺機制、項目服務「小秘書」制、開通大項目「綠色通道」、推行領辦代辦跟蹤服務和項目調度制度等;在日常服務基礎上,創新設立「企業服務日」,把每月的第一和第三個星期二定為企業服務日,並形成制度化、常態化。目前,經開區工商局70%的登記、變更類審批事項均可實現當天受理、當天發證,經開區這項工作走在了長春全市前列。

同時,經開區通過制定出台的《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十八條」措施》,在提升行政審批便利化、提升企業發展便利化、提升降低成本便利化等方面實現了審批時限再壓縮50%以上。

此外,經開區改革創新招商模式,集聚內外合力。例如:制定符合區情及產業導向的特色招商政策體系,設立由100多人組成的11個專業招商部門,區級領導帶頭承擔招商任務,出台招商激勵辦法,構建了內外聯合的招商大格局;重點強化以商招商、聯合招商和中介招商,即藉助企業對外宣傳經開、推介經開,藉助與海關、商務等上級部門的業務往來,建立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合作機制,引進上下游產業配套項目,以及藉助第三方運營主體,構建「載體+智庫+資本+全程服務」的全產業招商模式。如今,經開區瞄準孵化器、加速器、產業集聚等關鍵環節發力,吸引落位科技型、創新性、稅源型企業近100個,初步實現了「引入一個平台,帶動孵化一批企業」的目標,預計2019年全年可形成產值20億元,稅收近億元。

河北秦皇島經開區:建立精準台帳解決突出問題

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秦皇島經開區成為全國首批、河北省首家國家級經開區。30多年來,秦皇島經開區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巨大跨越,先後獲得「中國創造力開發區」、「最佳投資環境開發區」、「最具發展潛力園區」、「河北省經濟發展先進開發區」、「全國首批民生改善典範開發區」、「國家綠色體系製造園區」等多項榮譽稱號。建區以來,經開區不斷優化服務舉措,創新服務內容,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全力打造優質的投資環境。

首先,經開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構建發展新優勢的戰略任務,進一步做實、做深、做細「政策+資金+服務」的創新模式,建立了全省首家政府引導型企業服務平台——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泰盛企業服務平台,通過建立精準幫扶台帳,為企業解決突出問題。通過建立「服務專員」機制,幫扶創新型、成長型企業,實施「一對一」服務。

同時,經開區圍繞主導特色新興產業,鼓勵開展創新研發和服務,通過走產業高端化之路,打造獨具特色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園區。該區採取「政府引導、企業唱戲」方式,通過制定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專門服務機構、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建立產業協會等有效措施,將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優質資源配置到新興產業,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信息、技術、資金、人才支持,激發企業創新發展內生動力,推動新興產業持續做大做強。

此外,經開區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等先進技術,開發建設「幸福開發區」工程。通過建設1個大數據平台,開發4類終端(個人APP端、企業web端、政府管理端和線下服務端),打通3個群體(個人、法人、公務人員)間的數據互聯,橫向聚合區內相關企業及服務,縱向打通政府部門政務服務通道,實現了政務、民生、產業同步發展、互利共贏。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

《中國企業報》匠心推出:《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每周一期,適合單位全年訂閱。全單位閱讀,園區招商信息全拿到!諮詢電話:68701050。

【周刊介紹】

《中國企業報》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以企業和企業家為報道對象的中央級媒體,是國務院國資委系統最重要的新聞信息平台,是為地方經濟發展、產業園區招商、特色小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專業化智庫型傳媒。《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站在宏觀經濟發展的角度透視微觀經濟與園區發展的關係,通過對「一帶一路」的國內外產業園區及企業的觀察,以產業發展和產業園區規劃、扶持方案、招商引資等為重點,進行調查和持續跟蹤研究。在深入分析園區產業模式的基礎上,對園區信息和企業信息進行分門別類提煉匯總,為園區提供「最新、最重磅、最全面、最有價值」的動態信息。

《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以服務產業園區為核心,提供豐富、深度、針對性的服務信息。每周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提供在周報中可添加單位定製名稱和LOGO的服務,適合以單位名義直接快印成紙質版分發至各科室,也可通過手機閱讀,幫助整個單位全部人員第一時間掌握全國產業園區及企業動態。《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面向全國園區、企業、第三方機構訂閱,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找到合適園區便捷落地,同時讓全球產業園區高效精準地找到優質企業和企業落地需求,以極低成本有效提高園區、企業與第三方機構之間深度業務交流、投資合作!

【內容特點】

《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分為七大板塊:

《重磅/專題》與園區發展相關的重大事件,重點園區發展招商案例介紹及經驗分享。

《政策速遞》業內專家對國家政策、區域政策及行業相關政策進行分析解讀。

《園區必讀》精編國內外產業園區行業發展現狀及盈利模式,提供最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新聞動態》園區最新發展動態及新聞速遞。

《企業與園區》企業點評園區的服務、提出對園區的需求、講述與所在園區的故事。

《產融結合》解決產業園區發展中的融資問題、管理問題、服務問題及產業升級。

《項目信息》企業投資需求、企業投資方向、企業投資項目、企業發展戰略與外遷、擴張計劃等。

《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每年訂閱價格9800元(自訂閱日起,一整年。比如今年7月2日-明年7月1日)。

每周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

聯繫人:梁女士,劉先生

郵箱:zhiku@zqcn.com.cn

【匯款信息】

單位名稱:《中國企業報》股份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車公莊支行

單位帳號:10282000000248270

融媒體周刊訂閱

中企君薦讀

三十年正芳華,青春正好——《中國企業報》成立30周年特別奉獻

兩會特別報道——《中國企業報》採訪報道了近百位部委領導、院士和企業家代表委員,還重點採訪報道了近百位擔任地級市市長書記的代表委員。

聚焦全國兩會——中國企業報2019兩會專題報道

----------------------------------

本文系《中國企業報》綜合報道。編輯:米果。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台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

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