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鄧中翰:積極制定核心技術標準 大力培養高端科技人才

2023-03-06   中國企業報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鄧中翰:積極制定核心技術標準 大力培養高端科技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科技創新是國家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新時期新形勢下,高質量創新驅動更是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創新強則國運昌,結合研究領域和產業發展,今年他準備的建議內容是:後摩爾時代,要持續高質量創新,打造自立自強的生態系統。

積極制定核心技術標準 占領科技創新的制高點

科技創新離不開標準創新,核心技術標準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的制高點。鄧中翰委員呼籲政府和科技企業重視研究核心技術標準,也希望得到全社會的支持。他說,標準是科技創新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技術規則和基礎制度的重要載體,事關國家競爭力、國際話語權和全球產業鏈的戰略全局。

技術是標準的內核,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信息時代」,重要技術標準都凝聚了重大科技突破和先進技術成果,成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數字經濟時代,具有核心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技術標準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開路先鋒。隨著科技創新向深層次推進,技術標準、系統架構、特殊材料、設計工具、生產工藝等這些「硬科技」都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這是產業鏈的基石,也是實現原始創新、產業持續發展的依靠。

據介紹,鄧中翰團隊從2007年開始聯合有關單位牽頭研究制定SVAC智能物聯國家標準,經過數年努力,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瓶頸,該標準2010年底正式發布,它從基礎信源層面解決了視頻圖像採集和數據安全等關鍵問題。此後,我國又先後出台GB/T25724、GB35114、GB37300和GB/T28181等國家標準,形成該領域標準體系,部分內容進一步被國際電聯ITU吸收為國際標準H.627。十多年來,SVAC智能物聯國家標準技術成果產業化已得到持續發展,並在全國上百項重點工程中推廣應用。一個標準帶動了多個核心技術,並形成產業鏈條。以標準帶動應用,以應用催生市場,從市場創造需求,再由需求引導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整個行業進入到持續高質量創新業態模式,進而打造出我國自立自強的生態系統。

鄧中翰指出,在後摩爾時代,要加強核心標準體系的建設,努力實現標準自主化,建立自主IP智慧財產權,建立自主應用軟體生態,建設自主材料和設備的生產工藝,形成我國自主標準引領下的生態系統。「打造自立自強生態系統的同時,也要堅持國際合作,廣交朋友,擴大開放,堅定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鄧中翰說。

完善科創人才成長體系 培養集成電路高端人才

鄧中翰在接受採訪時介紹說,我國集成電路人才一直存在不足。有數據顯示,2022年前後,人才缺口為74.45萬人,其中高端人才缺口超過4萬人左右。目前,不僅缺乏領軍人才和骨幹人才,也缺乏通用的工程技術人才。他說,後摩爾時代,打造穩定的高水平人才隊伍是當務之需。

2023年2月,科創板完成了上市公司破500家,全部來自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產業等募資規模居前,共占比79%。隨著精準資金的注入,科創板公司的研發投入逐步增大,2022年前三季度,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3%,研發人員總數也逐年攀升,研發人員總數已超過15萬人,平均每家科創板公司擁有發明專利120項。可以看到,近年來科創板為科技創新企業尋求社會融資、吸引高端人才開闢了一片新天地。

鄧中翰說,近幾年來,國家和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專門設立了相關的產業投資基金,以及在資本市場開通了科創板這個科技人才的「吸金石」,但人才培養需要時間,以及全社會的通力合作。鄧中翰認為,除了高校加大力度培養人才,科技企業等也肩負為國家發展、為產業升級培養人才的責任,因此,需要政府給到企業和人才更多的吸引政策、保障力度,以及全社會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保證有源源不斷的全方位高水平人才。

1999年,鄧中翰從海外留學歸國,啟動並實施了「星光中國芯工程」,帶領團隊承建了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了中星微電子公司。他帶領團隊多年來堅持自主創新,先後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大規模打入國際市場,多年來不斷探索我國晶片領域的技術升級和應用。他說,如今正值人工智慧大發展的時代,國家對科技創新非常重視,我們科技工作者更要積極創業勇於創新,有信心有擔當,堅定腳步走出中國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