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羅永浩被限制高消費,不得選擇飛機二等以上的倉位#相關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
有意思的是,很多媒體把#羅永浩被限制高消費#解讀成:「羅永浩被列入老賴名單」。
老羅一看,急了,於是在公眾號和微博髮長文(《一個「老賴」CEO的自白》)回應「老賴名單」,文章剛發布不久,就刷爆了朋友圈。
在長文中,老羅稱之前欠下的 6 個億已經還掉了 3 個億,剩下的錢就算「賣藝」也會還掉。
羅永浩髮長文回應·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留言區清一色地支持老羅。看得出來,大家都希望他能挺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理想主義者加油!
才四五十歲,還能重新再來一次
老羅也有自己的狂歡,也有堅韌還有責任心,前事已過,惟願壯士東山再起
……
網友們紛紛表示,老羅有擔當、有情懷。
不得不說,從當年的「叱剎風雲」放狠話收購蘋果、重新定義、改變世界,到現在欠債 6 個億被限制高消費,更是被人指著鼻子說「老賴」,老羅經歷了太多坎坷。
他是如何淪落至此的,還能東山再起嗎?
老羅是如何「淪落至此」的
老羅創業的這十幾年,可以說是歷經風雨了。雖然牛博網、老羅英語培訓學校也不算成功,但是好歹讓老羅成了一個上能拿投資,下能吸粉絲的紅人。
2012 年,老羅創辦錘子科技的時候,智慧型手機確實還是個風口,畢竟 2011 年下半年,小米1 才開始發售,而截止 2012 年 11 月底,小米銷售額已經突破 100 億人民幣。
但是做手機畢竟不是做衣服、做吃的,需要技術、需要時間、需要人才。而老羅堅持用戶體驗的做法,「外行指導內行」,更是讓手機的量產難上加難。
錘子走的是小米模式:先做 ROM,再做手機。然而,原先定在 2012 年年底發布的 ROM 跳票到次年 3 月,又因為工程師嚴重不足導致很多功能無法實現,加上發布會現場拖堂嚴重、網絡癱瘓等原因,第一場發布會堪稱「糟糕」。
2014 年 5 月,錘子 T1 在萬眾期待中發布,被稱為「工匠精神」。然而好評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良品率過低、手機嚴重缺貨,7 月開始發貨的 T1 迎來了大量投訴和逃單。
發布不到半年,迫於銷售壓力,老羅將定價下調了 1000 元左右,降價太快嚴重影響了口碑。
最終, T1 在 2014 年收穫 25 萬多的銷量,而這一年小米的出貨量為 6112 萬台。
2015 年,錘子先後發布了表現平平的堅果手機和 T2 ,最終虧損了 4.62 億。
2016 年,下半年錘子最困難的時候,連工資都發不起。有這樣一組數據形容錘子的這一年:
錘子科技被傳言倒閉 6 次,被傳言收購 5 次,被曝資金鍊困境 3 次,被用戶起訴 1 次。
2017 年,老羅似乎迎來了希望,錘子獲得 10 億融資,其中 6 億來自成都政府。同年,堅果Pro 發布,成為錘子首款銷量突破百萬的產品。
然而進入 2018 年,4 月發布的堅R3 乏善可陳,甚至沒有在網上掀起什麼波瀾。5 月,在鳥巢發布會之前,老羅曾說:
「請備好紙尿褲來看我的發布會,不然尿了褲子我可不管」
結果堅果TNT 工作站卻並沒有滿足大家被釣高的預期。
8 月,老羅發布了社交 App「子彈簡訊」,登頂 App Store 社交榜首,並且在上線七天後,完成第一輪 1.5 億元融資。
可惜這樣的輝煌轉瞬即逝。2019 年 1 月,下載量暴跌、淡出眾人視線的「子彈簡訊」升級為「聊天寶」,想要用金錢補貼來吸引用戶,隨後在 3 月 5 日,聊天寶團隊就宣布了解散。
2018 年的秋季發布會,老羅發布了加濕器、智能音響、拉杆箱,但手機只有堅果R1孔雀藍特別版湊數,坦言 TNT工作站因為代工廠環節導致延期。
之後,行李箱拿下了京東 11.11 箱包全品類排行榜榜首,但是加濕器卻難產跳票,在約定發貨的當天告知消費者將延期發貨一個月。
加濕器難產跳票·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今年 4 月 25 日,今日頭條確認收購錘子,老羅則開始投身電子煙行業。
然而,電子煙行業卻在不斷地被潑冷水。
央視 315 晚會上,電子煙是重點打擊對象;6 月 26 日,深圳的最新控煙條例將電子煙納入了「黑名單」;11 月 1 日,國家相關部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收電子煙侵害的通告》,電子煙不得在網上銷售、打廣告……電子煙幾乎涼涼。
網友戲稱老羅:
羅永浩就像是一個跟風的創業者,干一行垮一行。
老羅還能「東山再起」嗎
從當年揚言要打敗蘋果的「傳奇網紅」,淪落到如今的「老賴」,老羅的創業經歷著實令人感慨。
不過,昨天羅永浩在《一個「老賴」 CEO 的自白》中回應到:創業維艱,過程難免窘迫狼狽。但不管身上是血是汗是屎是尿,只要戰士不下戰場,一切都有可能。
從回應上看,老羅似乎還是鬥志滿滿。那麼,堅持在「戰場」上打拚的他真的還能東山再起嗎?
1)科技創業還有可能性嗎?
老羅在回應中稱,未來的產品也許不能用「smartisan」品牌,不能用「堅果」品牌,但無論怎樣,錘子科技都會繼續做下去。
從英語培訓跨足手機領域、智能硬體領域,到後來涉足網際網路做社交產品,再到今年入局電子煙......這些年來,老羅在科技領域的創業項目可以說是層出不窮。
然而,在科技方面,老羅還能通過這些領域東山再起嗎?
「夢碎」的手機主業
手機作為老羅的主業,好像「邪了門」一樣地不招人待見。老羅自己也曾經在發布會上說過:全世界好像都討厭我們做手機。
錘子的手機業務經歷了輝煌時期、價格跳水,再到出質股權、賣身位元組跳動,老羅的手機夢似乎已經碎了一地。
不過,在今年 5 月,老羅曾表示依然會堅持做手機,只不過需要時間。
但老羅真的能夠憑藉手機東山再起嗎?數據告訴我們,很難。
數據調研機構 Canalys 發布的數據報告稱,目前手機市場的整體出貨量正在持續下滑。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為 9780 萬部,同比下降 3%。
除了華為增長了 66%,其他品牌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由此可見,手機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向頭部品牌傾斜。Canalys 公布的國內第三季度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華為、小米、OV 以及蘋果繼續霸占國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前 5 ,華為更是占據了絕對優勢,獨占市場 41.5% 的份額。
這意味著,原本屬於錘子等小眾品牌的市場空間早已被無限擠壓,錘子手機再想獲得新的市場突破,已經極其困難。
而去年年底以副總裁身份離職的朱蕭木在接受《人物》採訪時也提到:
錘子最大的問題還是商業上和道路選擇的問題。手機這個行業不是這麼小的資金,或者這麼點人能做起來的。
朱蕭木還透露,去年錘子出了很多款手機,但有很多都沒有上市。這也是公司現在欠款這麼多的重要原因。
「陌生」的智能硬體市場
在手機上賺不到錢的老羅,曾於 2017 年推出了空氣凈化器。
這本來是一個不錯的方向。這幾年來,物聯網市場剛剛興起,智能硬體又是物聯網市場的重要環節,發展前景是可觀的。
然而,市場環境好也並不代表能夠占有市場。本身智能硬體領域就不是老羅的主業,從過去的表現來看,他是否能夠走好這條路,目前還是存疑的。
就拿空氣凈化器來說,2016 年,北方的空氣品質非常差,空氣凈化器的市場需求很大,許多電商的空氣凈化器都賣斷貨了。
而等到 2017 年老羅投入空氣凈化器行業時,北方的空氣品質卻達到了近幾年的最佳水平。老羅失去了天時,空氣凈化器業務失去了「天時」。
另一方面,在所有網際網路企業和傳統企業紛紛湧入這個市場的情況下,老羅並沒有什麼核心競爭力。
去年年底老羅提出的產品,如智能加濕器、智能旅行箱、智能音箱等問題,也因為各種問題遲遲沒有推出。
反觀其他企業,網易進入智能硬體市場有「嚴選"作為電商支持,美的這樣的傳統企業,則有製造業領域的資源積累。
不斷滑鐵盧的社交領域
從去年到今年,老羅先後做了兩款社交產品,分別是子彈簡訊和聊天寶,前者打的是商務聊天,後者走的是「趣頭條」模式,打下沉市場的聊天。
然而,這兩款社交產品,沒有一個逃得過「出生即巔峰」的宿命。
去年 8 月發布的子彈簡訊,一上線就攀升至 App Store 免費榜和社交榜首位,10 天內總激活用戶超過 400 萬。
然而,由於產品基礎功能不完善,子彈簡訊在經歷過一小段飛速增長後,數據就不斷往下掉。到 去年 11 月,產品的數據已經極其低迷,日活只有 10 多萬。
圖源:鋅財經
而團隊另闢蹊徑、疊代推出的聊天寶,雖然上線之後產品數據得到了短暫的回升,但燒錢拉新的模式也只是招來了羊毛黨,留存仍然很差。
從社交領域來說,微信自 2011 年 1 月上線以來,經過 8 年的「擴張" ,當前月活已經超過 11 億,占領了絕對的優勢地位。想要在微信的地盤分一杯羹,真的太難了。
而產品的失敗,其實也與老羅的戰略判斷息息相關。
產品開發團隊在接受媒體@鋅財經 採訪時曾表示,「整個團隊不是對用戶負責,而是對老羅負責,我覺得這是最大的問題。老羅說什麼我們一定要馬上做到,我們根本不去想用戶在想什麼,想要什麼,其實老羅很多想法和用戶脫節了。」
被政策管制的電子煙產業
在電子煙行業,流傳著這一一個說法:電子煙利潤率高達 30% 以上,創業門檻低,500 萬就能拿下品牌,5000 萬就能進入決賽圈。
而作為擁有全球 1/3 煙民的中國,電子煙消費量卻不足全球的 10%,可見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巨大的。
從去年年末開始,就有不下 10 個電子煙新品牌進入市場,其中就包括羅永浩的電子煙品牌「小野」。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電子煙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國家先後多次進行政策管制。
最尷尬的是,前幾天老羅剛在微博轉發小野電子煙雙 11 在電商平台正式開售的消息,國家緊跟著就發布了通告,矛頭直指網際網路平台,嚴令禁止通過網際網路宣傳和銷售電子煙。
除了政策壓力之外,其實電子煙行業的競爭壓力也很大。畢竟,這個行業基本不需要核心技術,創業門檻低,當眾多巨頭入局,沒有品牌忠誠度的創業品牌其實很難立足。
「電子煙」這根救命稻草,或許變成了壓死羅永浩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得不說,老羅的科技創業之路真的太坎坷了,難怪有網友調侃到:老羅真的太難了,做啥都沒趕上好時候。
2)老本行做教育培訓
老羅早期之所以能夠走紅,就是憑藉著新東方上課時的「老羅語錄」。而他在 2008 年也曾效仿新東方,做過教育培訓——創辦「羅永浩英語培訓學校」。
那麼羅永浩能夠憑藉老本行做教育來東山再起麼?個人認為基本不可能。
老羅早年的「英語培訓」創業經歷其實並不成功。
因為「老羅英語」主打北美英語考試課程,而面對的對手則是這塊業務的巨無霸「新東方」。「老羅英語」總投資 600 萬,第一年就虧損了 300 萬,第二年又虧損了 100 萬。
而如今,教育行業早就成為一片紅海,當初的老大哥新東方也開始虧損。在今年 8 月份的財務報表中顯示,新東方 2019 財年(2018年5月~2019年5月)年內虧損 6410 萬元。
在這種環境下,老羅如果還想依靠老本行教育來翻身,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事。
3)「賣經驗」做知識付費
雖然老羅做教育培訓連年虧損,但卻有很大的機會在知識付費領域翻身。
在過去這些年,老羅可以說在這個領域大施拳腳。
2010 年,老羅在北京海淀區舉行了一次演講,題目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演講視頻在網上引起了熱烈迴響,網絡點擊率超過 1000 萬,同年出版的自傳《我的奮鬥》也被粉絲大量搶購。
2017 年 4 月,老羅入駐得到 App ,正式成為一名付費訂閱專欄作者。
在僅僅三天的預售中,羅永浩專欄的銷售額就突破 200 萬!到了 8 月,訂閱人數就已經達到了 54675 人。
也就是說,這門售價為 199 元的課程,在短短 4 個月銷售額就超過了 1000 萬!這樣的成績,放在現在也是很難達到的。
儘管老羅最終沒有堅持授完這門課(所有的銷售額也盡數退還給訂閱用戶),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老羅本身的網紅屬性,獨特而張揚的個性,極富煽動性的語言表達能力,都讓他在知識付費領域有著極強的變現能力。
所以,老羅有很大機會在知識付費領域取得突破,並藉此翻身。
4)利用粉絲基數打造媒體矩陣
對比羅振宇微博粉絲 164 萬,吳曉波 453 萬,老羅的微博粉絲高達 1631 萬,可以算是超級網紅了。
同時,在知乎上老羅的粉絲高達 5 萬,今日頭條上有 115 萬的粉絲。至於公眾號,老羅昨天的《一個老賴「CEO」的自白》輕輕鬆鬆閱讀量 10w+,在看更是高達 1.1 萬,估計粉絲也少不到哪兒去。
可以說,老羅已經幫自己打造了一個超級強的媒體矩陣。
通過自媒體賺錢,行業內有不少先例。比如 GQ,去年一年通過公眾號就賺了 2 個億。
不過,一般來說媒體賺錢,要麼是給自己打廣告,要麼是接廣告。而老羅估計不會做後者,至於前者,還是得有能過關的產品,才能讓粉絲買單啊。
5)「賣藝」賺錢
昨天老羅發布的《一個「老賴」CEO的自白》一文中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最後實在不行,該戰士還可以「賣藝」還債。
對於老羅來說,「賣藝」並非是第一次。早在 2017 年,錘子就宣布了和陌陌「合作」,老羅親自在陌陌直播平台上進行直播問答,最終直播獲得 2.6 億打賞。
老羅陌陌直播
從這個打賞成績來看,老羅「賣藝」的潛力還真的不小。
畢竟,他因為口才成為了國內知名度排行第 2 的英語教師,通過幽默風趣的金句吸引到眾多追隨者。
2016 年,錘子新品發布會的票價甚至堪比王菲演唱會門票的價格。很難說購買錘子手機的人都是因為喜歡老羅的口才而購買的,但至少錘子依靠老羅的口才賣出去不少。
2017 年在一次和羅振宇訪談對話中,羅永浩曾透露,對其個人而言,賺錢最快的方式是做脫口秀,一簽就是年約,一年就能賺七千萬到一個億。
所以老羅如果真能踏踏實實「賣藝」,做做直播或講一講脫口秀,還清債務還真的不算是難事。
結語
說實話,老羅的創業真的可以算是命途多舛了,但總的來說,他現階段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由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至於未來他能否東山再起,以老羅的人脈和影響力,還清 3 億的債務還是不難的。畢竟在創業這件事情上,他的基礎已經比普通的創業者好上太多了,除了硬核科技產品,他還有知識付費和賣藝、做網紅,這些來錢錢快的方式。
據說老羅在 12 月份還將開一場發布會,他又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呢,我們拭目以待。
運營研究社雙11年度鉅惠
強勢重磅來襲!
明星同款《知識日曆2020》(原價 129 元)領券立享超值滿減!多買多減!
買1本,單價79元!
買2本,單價74元!
買3本,單價66元!
買5本,單價59元!
你覺得羅永浩能東山再起嗎?
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oFjFO24BMH2_cNUgFf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