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治理的薄弱環節入手,好撲科技區塊鏈實驗室的探索之路

2020-02-24     678科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考驗著國家的社會治理機制、公共衛生防控體系以及民生經濟基礎,也考驗著我們每一位國人的心力與韌勁,每天被海量的疫情信息所轟炸,或悲傷、或無奈、或感動。疫情防治工作往往需要多方的參與和協同,而疫情相關信息的共享效率是實現疫情精準、高效、協同防控的基礎。區塊鏈作為一個多方參與記帳的總帳系統將是構建疫情信息共享體系的最優選擇。

區塊鏈可實現病患信息的跨醫院實時共享

醫院是當前戰「疫」的主戰場,每個確診病人的病例信息、臨床數據、診療方案、使用藥品及藥效、流程進展等信息的跨醫院共享,可為醫院提供更多的病例樣本和診療參考,醫生可基於豐富的資料庫選擇出更優的治療方案。通過區塊鏈實現分布式部署是構建醫院信息共享平台的最佳選擇,由於鏈上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可保障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每個醫院可作為鏈上的一個獨立節點進行信息的輸入和獲取,這樣將大大延升醫院的觸角,提升醫療信息交互效率。

同時可向衛計委、醫學實驗室、科研院所等機構開放節點,以對全部數據信息進行匯總分析,以對疫情防控和疫病研究提供真實數據支持,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戰勝疫情,有效提升全社會相關醫療機構的協作能力,實現協同作戰,實現對疫情的全局把控。由於病患信息等數據屬於隱私數據,不適用於全網公開,而相關數據信息通過區塊鏈可實現加密處理,通過私鑰授權等方式來控制數據信息的獲取和使用,避免相關數據被商業化利用的風險。

區塊鏈可實現社區防疫信息實時共享

基層社區是當前疫情防控攻堅階段不可獲取的中堅力量,不僅需要對社區每家每戶、復工返程人員等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測追蹤,同時還需保障社區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工作量的艱巨性不言而喻。區塊鏈在社區居民及返程人員信息登記、口罩預約、健康打卡、防控統籌等方面可實現落地應用。社區居民可通過二維碼實現區塊鏈平台登錄,基於區塊鏈平台填寫個人基礎信息、行程信息,或是預約購買口罩,實現全程非接觸管理,避免排隊觸紙登記或是購買口罩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

另外,區塊鏈平台可通過給衛生部門或就近醫療機構開放節點,這樣鏈上用戶可實時分享到最新疫情信息,避免謠言可能造成的恐慌。同時,通過對鏈上零散數據的「大數據」整合可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社區防控方案。例:將社區居民或返程人員交通信息與衛生部門發布的確診病人或是密切接觸人員行程軌跡進行比對,劃定社區重點監控人員,提高社區防控的精準度。基於區塊鏈技術可實現對數據採集、存儲、使用等環節的權限設置、加密傳輸、角色訪問控制,可最大程度實現對社區居民的隱私保護。

區塊鏈可實現復工企業信息實時共享

為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講到最低,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在確保做好疫情工作的前提下,政府正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以區塊鏈技術為依託,搭建電子政務服務平台,復工復產企業基於鏈上平台申請報備復工復產信息,相關部門可基於民生經濟發展需求實現轄區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同時為落實企業防控主體責任,企業在生產期間可通過鏈上平台實時將防控物資儲備、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復工人員健康狀況等信息進行報備,由於鏈上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及行為級存證,監管部門可及時追蹤到企業的疫情防控情況,而不必擔心可能存在的偽造、篡改、隱瞞真實數據。

政府職能部門通過對所轄區域企業疫情防控數據、物資供需信息、復工企業生產情況等相關數據的整合分析來對經濟民生進行全局把控、綜合調度。同時通過對復工企業疫情防控情況來調整恢復經濟社會正常秩序的節奏,確保疫情在控制之中。通過給不同職能部門開放共享、審核、監督、管理提供有效技術手段和管理機制,實現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的智能化「非接觸式」行政審批與監管,確保復工復產企業行政審批效率和正常運行秩序,實現科學有序復工。

天津大學-好撲科技區塊鏈實驗室期待從社會治理的薄弱環節入手,以區塊鏈技術解決現實問題,堅持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發展思路,將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可以帶動經濟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的生產力,為疫情防控體系和社會治理機制的完善貢獻一份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區塊鏈技術豐富了我們數字化防控的手段,但是數字防控不可能在孤島情形下實現,共享才能發揮其威力。依託區塊鏈技術在不同領域建立真實可信的信息共享體系,對於提升疫情防控多個參與方的協同效率、堅定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具有可見的意義。在此時此刻防疫抗災過程當中,基於區塊鏈的防疫物資信息系統、善款溯源追蹤系統等應用實例讓我們切身體驗到區塊鏈之於社會治理的應用價值。戰鼓擂動,區塊鏈在行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o97RdnAB3uTiws8K48sb.html